首頁>美文>

俗話說:“聰明的人,藉助經驗說話;而更聰明的人,根據經驗不說話。”

還一句著名的話說:“雄辯是銀,傾聽是金。”

可見,在學會說話之前,要先學會“聽話”。

認真傾聽是最好的回答

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當別人發表與自己意見相左的言論時,就急著打斷別人的講話,導致別人也不能將注意力放在你的觀點上。結果就是各執一詞,誰也不服誰。

要想達到完美的傾聽效果,要注意這麼幾點:

1.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既是禮貌的需要,也是為了後續更好闡述我們自己的觀點。

2.保持專注。不管對方是什麼身份,傾聽時都要注視對方的眼睛,表示你正在認真聽他講話。

3.適當中斷。運用“乒乓效應”,即在傾聽時適時提出一些切中要害的問題或發表個人觀點看法,可以表明你的思路一直在跟隨對方的講述,讓對方獲得心理上的慰藉。

4.不要做其他事。例如玩手機、看資料等等,這類做法是很沒有禮貌的,會傳遞出一個不專注、不尊重對方的訊號。

多聽少說是一種智慧

著名推銷員喬吉拉德說:“上帝為何給我們兩個耳朵一張嘴?我想,意思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傾聽,你傾聽得越長久,對方就會越接近你。”

多聽少說,善於傾聽別人講話是一種很高雅的素養。

通常我們聽別人講話時,要想更好理解對方,首先要聽別人把話說完,不能只聽一半;其次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題上,要等對方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再次是要設身處地傾聽對方的言談,瞭解對方的內心世界,耳到、眼到、心到;最後是要面對對方,全神貫注去聽,感興趣、不分心。

一個善於溝通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良好的傾聽者。

只有傾聽,才能贏得對方的心

富蘭克林曾說:“當你對一個人說話時,看著他的眼睛,當他對你說話時,看著他的嘴。”

學會傾聽是突破交際障礙的一個有效行動。你是個善於傾聽的人嗎?如果在和別人溝通交流時,你的行為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你需要注意自己的傾聽習慣了:

1.打斷別人的講話,自顧表達個人觀點。

2.和對方講話時沒有眼神接觸。

3.頻繁催促對方。

4.接打電話、寫字,或同時做其他與談話無關的事情。

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技巧。傾聽是一種修養,更是一門學問。

要想贏在職場,就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是邁向成功的捷徑。用心傾聽他人的心聲,就是對對方最好的關懷與體貼。人難以改變別人的想法,但可以贏得對方的心。

按照影響傾聽效率的行為特徵,傾聽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1.心不在焉的聽。傾聽者心思沒在上面,在思考自己的事情或者對對方所講極不認同,蓄意辯駁。這是很危險的一種傾聽方式,容易導致溝通不暢甚至人際關係破裂。

2.消極被動地聽。傾聽者只理解表面詞句意思,容易誤解對方的真實意圖。

3.主動積極地聽。傾聽者有很高的注意力在對方的講話上面,能夠充分理解講話者的深層意圖,但缺乏互動,很難引起對方的注意與共鳴。

4.同理心地聽。即用心去聽,是一個優秀的傾聽者。能夠設身處地看待事物,有充分的感情注入,並與講話者透過表情、神態、動作、語言等多種形式進行積極互動。這種傾聽方式在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事實上,大約50%的人只能做到第一層次的傾聽,30%的人做到第二層次的傾聽,15%的人可以做到第三層次的傾聽,而僅僅只有5%的人能夠達到第四層次的傾聽。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傾聽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應該是一種主動行為。

好的傾聽者不應只是“豎起耳朵”,而是在聽得過程中腦子要轉,不但要跟上傾訴者的節奏、思想內容,還要跟得上對方的情感起伏,在適當的機會提問交流,使談話能夠一步步延伸下去。

寫在最後

不管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免不了溝通交流這件事。會說很重要,能夠顯示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但會聽則更為關鍵,它能彰顯一個人的道德涵養和情商高低。

5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40歲之後,女人最好的活法,無非六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