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相信對於平凡而普通的世間絕大多數人而言,都認為人生每個階段確保自己安全與幸福的幾大元素為:年幼時期的父母、年輕時期的自己、晚年階段的老伴或兒女。

但是事實證明:父母陪不了你一生、老伴與兒女未必能如你所想象的那樣無微不至。

人生最終真正能完全指望得上的,只有自己。

請聽一位老人說出的真心話:“一次裝病,終於看清人心:晚年的依靠,不會是老伴和子女。”聽完之後,相信大家會生出許多的感悟出來。

01

我姓遊,今年65歲了。其實我年齡雖然有點大了,但是身體一直以來都還不錯。

雖然找的男人從年輕的時候起,就是不太懂得體貼關心、有點大男子主義還不是太有能力的那種,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也吵吵鬧鬧過到了老。

在我看來,年齡大了,不管男女,還是身邊有個老伴安穩得多了。

男人自然不必說,生活方面有人照料,能解決很多現實的問題。

女人呢,雖然幹家務這種事情在所難免,但是如果有個三病兩痛,老頭子也能端個茶、遞個藥、陪著說說話什麼的,總比自己孤獨無靠感覺要強出太多。

再來,我們還有兒女,這也是老了之後的另外一重保險。

有了雙保險,自己的晚年應該過得安全無虞了!

但是事實證明,希望美好沒有用,現實可是很冷酷的。

啃老這種東西,不分年齡,職業,貧富……能啃則啃,不啃白不啃,我就是家裡被啃的物件。

02

與我老公結婚43年,從年輕時期開始,家務我全包,自己還得上班賺錢貼補家庭開銷。

他能力有限,如果只靠他一個人的那點工資,我跟孩子們估計得喝西北風。

這就樣還不懂得遷就與體貼我,得我一味讓著才行。

孩子呢,小時候就不必說了,養育他們是責任。大了之後,也是沒少打我的秋風。

結婚得給準備房子、車子、彩禮、嫁妝;兒媳婦懷孕、女兒懷孕,我得伺候著。生了孩子,得照顧她們月子,得幫著帶孩子……

等孩子終於大了,力氣方面不必過多依靠了,又盯上了你包裡的票子。

那時候我覺得,這也是為人父母在修子女緣、積兒孫福。將來自己老了,他們記得你曾經的付出、所有的好,自然就會善待你幾分。

可是現在我卻已經明白:為了晚年的安穩生活,需要為自己做一些準備。無論是老伴,還是子女,真的全都指望不上。

03

為什麼我會生出這樣一種悲觀至極的想法呢?自然是有事實為根據的。

前不久在跟自己的老姐妹聊天之間,發現她們其中有人對自己生病之後家人表現出來的態度褒貶不一。

有人覺得自己被關心跟溫暖包圍,感動得不得了;有人卻因為老伴跟子女的漠不關心而傷心氣惱不已,一直埋怨個不停。

直言“不到關鍵時刻,看不透人心。”

我因此產生了想要試探一下自己家人的想法,回家之後花了幾天時間,裝成身體不舒服的樣子。

以前老伴生病或住院,我都是關心體貼,全程相陪的,可是我病了,他對我的態度,居然只是說幾句“多喝熱水”、“記得吃藥”就完了。

別說陪著我、給我做做飯,連家裡都難得呆得住,還是照常去外面下棋、打牌、釣魚……

子女離得遠就更不要提了,反正錢捨不得,人過不來……

哎!剩我一個人孤零零呆在家裡,心酸沮喪又淒涼。

你說,從今往後我不對自己好一點,不為自己餘生多做一點準備怎麼行呢?指望他們,老了會如何?還不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結語:

人與人是沒辦法相比的,你自己找的什麼樣的伴侶,如何養育的兒女,這些都將直接反應在自己的人生與日常生活當中。

如果確實像這位女士一樣,生活當中家人早已養成只習慣索取、根本懶得付出的這種自私與冷漠的性格的話。

那麼與其指望晚年能依靠老伴、兒女,還不如指望依靠金錢與自己更加安全可靠。

嚴格來講,這個世界上,也真的沒有比自己更安全可靠的個體存在了,只是人們誤以為親情與愛情比自己更具有保護力罷了。

但是最終或多或少會在人生某個階段、在發生了一些具體而關鍵的事情之後才恍然大悟:求人不如求己。

晚年代表衰弱與無助,需要有更多的東西當成保障。比如健康的身體、清醒的頭腦、足夠的金錢與物質,還有樂觀積極的態度……

當然,有幸福溫暖的家庭更可靠,但不能把所有指望全都寄託在這方面,自己能做到確保晚年幸福,才更關鍵。

-END-

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勇敢堅強是船,勤奮刻苦是帆,持之以恆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