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鄰夢
俗話說:“財物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命在世猶自然界的搬運工而,生命本體為物質、生命活動過程中亦在不斷的搬運物質。自然世界中,億萬生靈都輕輕的來,離別時迴歸自然亦不帶走任何一片雲彩。然而,生命體系卻因每種生命個體總是將自己生命之中最好的“積蓄”留給子孫後代而變得神聖、偉岸,讓自然生命體系“萬世長青”、“綿延不絕”,譬如植物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時節開花結果、動物在壯年之時繁育子嗣等等。人類在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具智慧,同樣人類嬰兒長大成年需要被照料時間也最長,植物種子只要成長飽滿即可脫離母體“落地生根”、除人類之外其他動物幼崽出生之後最長不過數月就能獨立生存,而人類嬰兒到成年則需要經歷導師【包括父母和學校老師】數十年甚至被終身教導方可。
家庭教育助力孩子邁出人生成才的第一步
養育子女是人類生命歷程中最偉大的事業李嘉誠先生講:“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無法彌補子女教育失敗的缺乏。”養育子女是人類社會最偉大的事業,否則人類社會中也不會出生你和我。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個孩子都優秀、成才社會發展才能長治久安,才能不斷創造出新的、更大的盛世繁榮。然而,這一切都必須依靠一種力量,那就是每個家庭都生兒育女並且將個人畢生中最引以為傲的“積蓄”遺傳給他們。
1、養育孩子是生命體系延續的保障
生命總是在種子/童年、壯年、暮年之間輪迴,人類的童年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暮年行動能力逐步歸零。因此,人類誕生的同時也就產生一個終不得解的難題——每個人都無法獨立走完人生全程。所以,人類祖先很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必須在壯年期間養育孩子、等孩子成年之後照料自己的暮年生活,也即人們常說的:“養兒防老”。
2、養育孩子實現生命自我昇華
“養兒方知父母心。”一個未為人父母的人無論年歲多大,它始終都只是個孩子。養育孩子讓一個人知道如何無私的去愛護另一個人,養育孩子讓一個人看清成長之不易,養育孩子讓一個人明白這個世界上真的不止有我、更需要有我們......
3、養育孩子是單向成長
自然賦予生命的成長時間是最公平的,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平等的一次,而且是不可逆的。成長是一張通往不確定終點的單程旅行票,每個人都能且只能在屬於自己的那段人生旅程上不斷“勇往直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夠做到因對昨天的生活不滿意而反悔或者要求重新來過。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中,人們時常將孩子比作白紙,後天的成長環境即將為他們染上不同的顏色、描繪出不同的畫卷,父母就是每個人生命之中那個最重要的畫師。人生的顏色多種多樣,有的積極陽光、有的陰沉灰暗、有的風趣幽默......這些人生的顏色被統稱為性格,每個人的成長性格多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教育重在“言傳身教”行為示範,CCTV那則感人的公益廣告“媽媽,洗腳!”媽媽給奶奶洗腳,小小的兒子就能學著打盆水要給媽媽洗腳!這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影響,父母是孩子成長生活中最好的老師!父母是當今社會中唯一沒有機構頒發職業資格證的職業,但它確實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職業,自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作為父母,好壞並不以學歷的高低、擁有財富的多寡來界定,界定父母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他們透過自己的言行示範培養的孩子是否能夠超越他們自身、成為為社會建設作出積極貢獻的人。
知識智慧是助力個人成長、成才的階梯
智慧是留給孩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遺產“積蓄”常言道:“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為人父母,總是期望留給自家孩子最好的遺產“積蓄”。然而,究竟什麼才是最好卻無法衡量、也沒有統一答案,有人認為是萬貫家資、有人認為是權貴爵位、有人認為是一系列適應社會生活的基本技能。禮物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三個大戶人家的父親經常到廟裡為兒子祈福,天長日久他們感動了菩薩。某一天,他們同時被菩薩請去,菩薩允許他們從眾多的寶物中每人挑一樣回去送給自家兒子。
第一位父親挑了一隻鑲嵌著寶石的銀碗
第二位父親挑了一輛包滿黃金的馬車
第三位父親挑了一付鐵鑄的弓箭。
得到銀碗的兒子每天熱衷於吃喝
得到金馬車的兒子喜歡在街市上招搖
得到弓箭的兒子整天在山間狩獵。
多年後,三位父親相繼去世。
愛吃喝的兒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寶石摳下來變賣,最後不得不手端銀碗討飯吃;
愛招搖的兒子每天從金馬車上剝點金子,換回糧食辛苦度日;
會打獵的兒子練就了一身狩獵好功夫,經常扛著獵物回來,一家人有吃有穿、過的越來越富足。
的確,人生在世錢財皆為身外之物,它們很容易從A流轉到B、又從B流轉到D,如果經營不善即便是已經擁有的財物也很容易從指間溜走;同樣,權貴爵位亦然不能永世相傳,譬如秦朝並未像嬴政設想的那般千秋萬代相傳,中國曆代帝王如漢、唐、宋、元、明、清皆未能實現萬歲只目標。現實生活中有且僅有歷代關於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實現幸福生活的智慧得以“流芳百世”,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呂氏春秋》、《史記》、《孫子兵法》、《永樂大典》等中華文明智慧成果卻時時刻刻促進每個華夏兒女“站在巨人智慧的肩上成為巨人”。
小學一年級課文《收白菜》
老山羊在地裡收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都來幫忙。
收完白菜,老山羊送給小灰兔一車白菜,小灰兔表示感謝後,推著一車白菜回家去。
老山羊也送給小白兔一車白菜,但是小白兔沒要,只要了一包白菜種子。
回到家裡,小白兔把白菜種子種在土裡,辛勤地澆水,施肥,拔草,捉蟲,付出換來了回報,它的白菜豐收了。
小灰兔回到家不幹活,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沒多久,白菜就吃完了。小灰兔只好又去老山羊家裡要白菜。
這時候,小白兔來給老山羊送白菜,小灰兔奇怪地問:“小白兔,你的白菜哪裡來的?”小白兔自豪地回答:“這是我自己種的!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
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多麼樸實的話語,多麼淺顯易懂的道理。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永遠不計回報的幫助你,父母養育兒女為的是將來有一天自己行動不便之時兒女能夠搭把手,親人、朋友、鄰居幫助你那是情分,不幫卻是實實在在的本份。然而,幾乎天下所有父母都期望能夠“一勞永逸”解除孩子生命旅程的生存後顧之憂。那麼,這專案標有沒有達成的可能呢?
答:父母能夠透過教育賦予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綜合智慧,“一勞永逸”解除孩子生命旅程中可能遇到的生存後顧之憂!
人性充滿惰性和貪慾,很多人時常兜裡有一元錢卻要花兩元【這也是所謂信用金融的源泉】;有了權位就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然而,知識智慧卻如同甘甜的山泉水,它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甚至每個人的頭腦還會越用越活脫、越用智慧越多。所以,把適應社會生存的智慧留給後世子孫是真正聰慧父母的必然選擇。
智慧讓成長變得陽光、自信
人類是自然物質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自然物質世界中最重要且唯一能夠透過自身智慧改造自然物質的生命體。一個人在生命的盡頭總會有諸多最好的“積蓄”將要留給子孫後代,它們包括房產、錢財、食物......然而,有且僅有智慧知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能夠蔭及萬世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