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被一種苦悶的情緒纏繞著。總是對現狀不滿意,沒有成就感,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自己問自己,這五年來你失去最多的是什麼?想了半天,最後得出結論:對工作的熱情和對婚姻的期望。
工作了這麼久,好像越來越有職業倦怠,越來越覺得工作沒有意義,失去了工作的熱情,整天做著毫無興趣的事情,簡直是一種痛苦。現在覺得這樣是不行的。我怎樣才能找回工作的熱情呢?沒事的時候,我看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發現:哦,原來教育是這樣,它沒有轟轟烈烈的行為壯舉,只不過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平淡無奇的日子中做最平凡的事情,將每件瑣碎的事情都做到極致,盡心盡力地去完成一個教師應盡的天職。沒有抱怨,只有努力;沒有虛偽的花招,只有細緻周到;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不斷學習進取;沒有華麗的光環,只有默默的耕耘……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這樣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我們教師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這是需要一種超凡脫俗的睿智的。
都說婚姻有七年之癢,現在這個快餐似的的時代,哪裡還等得到七年,最多三年就平淡了。婚姻裡有磕磕碰碰,慢慢消磨掉你當初衝進圍城的激情。某天突然發現,真的是這樣,城外的想衝進去,城內的想衝出來。太經典了。只是這隻有過來人才能體會。當我們激情不在,如何保持婚姻的溫度、溼度,讓自己不至於那麼心煩意亂,這恐怕又是睿智之人能拿捏得好的了。有時都驚異怎麼現在的人見面都問:“離了嗎?”,呵呵,敢情這都跟問“吃了嗎”一樣平常了啊。真的不明白,離了,就真的不想再進圍城裡了嗎?也許一個人的日子有種自在和輕鬆,但所謂的“孤苦一生,形影相弔”難道是我們想要的嗎?太複雜,這也只有當事人能體會吧。但是,我們對待婚姻,除了激情,更重要的是堅守那份責任。
所以,當我們無力改變現狀的時候,就只有平和心態,少說空話,多幹實事。生命是一場不停的旅程,在這場旅程中,我們都不要錯過任何一個值得觀看的風景。用這樣幾句話來勉勵自己吧:
幸福是一個旅程,不是終點站。所以:
投入的工作吧,正如你根本不需要錢;
盡情地去愛吧,正如你從未被傷害過;
縱情地起舞吧,正如根本無人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