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期待的生活並沒有藏在你以為的世界之中,而在那些你特看不上的瑣碎之中,反而藏著生活最美好的樣子。
一、就拿“平凡”這個事情來說,對於每一個年少輕狂的心來說,平凡都是他們嗤之以鼻的狀態,他們追求的是與眾不同,是自己心中的嚮往,總之,踏實平凡的生活就是他們不願接受的狀態。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所期待的生活,往往就藏在平凡的外衣之下,當你能夠容納平凡,接受平凡之後,認認真真的做事,踏踏實實的生活,你會發現你想要的東西在這裡都可以找到。
《小窗幽記》之中有一句話,叫:苦惱世上,意氣須溫;嗜慾場中,肝腸欲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充滿苦惱的世間,心境要平和;在喜好與慾望之中,內心要強硬。
生活中的大多數時候,都是我們不想面對的境遇,就好像有一句俗話叫: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著這些不如意的時候,都在拼命的抗拒,因為在自己心裡有一個自己心之所想的生活狀態。
但是當我們真正走過一段路之後,就會發現,我們對於人生,應該承認有些東西得不到,根本不屬於我們,只有放下這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真正從自己身邊開始著手,看到自己能夠擁有的平凡生活。
也就是手上能夠抓得住的事情,從其中找尋條件,慢慢積累,慢慢改變,你反而能夠抓住生命之中你想追求的那些幸福,這一切都來自於返璞歸真的態度。
《毛選》第三卷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沒有滿腔的熱枕,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在《毛選》之中的智慧觀點與方法非常多,但是貫穿這些方法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叫做:實事求是。
所謂“實事求是”,在文中也有精準的定義:
“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絡,及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而“實事求是”就是放下自己好高騖遠的要求,踏踏實實的深入平凡的生活,從一切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找到內部規律以及適用方法。
在小說《天幕紅塵》中有一句話叫:“見路不走”,意思就是讓自己回到平凡,從根本處實事求是的著手。
對於世俗之人來說,他們看見的路非常多,但是看見的路未必適合自己去走,因為這些路都是肉眼看到的,只有用慧眼去看到的,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
我們用肉眼看到的是什麼呢?就是別人的成功,別人高高在上的地位,以及我們能看得見世俗之中的慾望和誘惑,這些東西都成了擺在自己面前的“路”,於是就想奔著這個慾望去,但是這些路卻完全走不通,所以很多智慧都一直在強調,慾望就是人生的陷阱,就是這個道理。
生活中總有許多人在忽略自身條件的過程中,總去貪求自己內心的慾望,最終讓自己墜入深淵之中,所謂見路不走,就是不以自己的“肉眼”判斷自己要走的路,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二、
別人的成功的經驗、方法叫“路”,有人透過這條路走成了,說明這條路就是管用的,但是這條路只管別人的用,我們可以借鑑、模仿、參照,但不能照搬,所以一個人在慾望的驅使下,唯經驗、教條的路都是死路,生活中有多少人都在這個上面吃了虧。
只有唯因果、論本質,才能用慧眼看到自己真正應該走的這條路,這樣路才能走得通,所以說做人實事求,走自己能夠走得通的路,而不是走你自己想走的那路。
那個能走得通的路,就是自己擁有的條件,而條件就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所以能夠返璞歸真,放下慾望,從手中抓得住的事情開始,這條路就走得通了。
偉人當初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非常厲害,而當時偉人之所以提出這個方案,就是透過洞察時代本質,根據相應條件而得到的準確方案。
《道德經》有一句話叫: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合抱的大樹也生於微小的根芽,九層的高臺也開始於一筐一筐的土,千里的遠行也要從腳下開始,主觀的妄為註定要失敗,強行的把持一定會失去。所以聖人不妄為,最後才不會失敗,不強行把持才不會失去。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企圖強行“把持”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己主觀妄念之中存在的那個“路”,甚至在不瞭解自身客觀條件的基礎上,一味去貪求自己得不到的心之所想。
而不符合規律的事情必然不能實現,即便透過自己的主觀手段實現了,要麼會違背道德底線,要麼也需要自己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而生活的意義就是為自己帶來好的人生狀態,如果為了這個目標而讓自己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那麼這個事物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所以當自己不考慮客觀因素而去追求一個好高騖遠的事情時,不會有好的過程以及結果,只有放下自己的妄念,從手中抓得住的事情開始,從腳下一步步走出去,在平凡中尋找可以利用的客觀規律,這樣才能創造不凡。
所以在實事求是的平凡背後,才蘊藏著深層次的規律和道理。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