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可見有錢是多麼重要,缺錢甚至比缺愛還要可怕,因為一個人有錢還是沒錢,不僅過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而且對自己人格的塑造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古人云:“寧生窮命,不生窮相”。出生貧窮不要緊,只要心不窮,就可以透過努力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但如果心窮,不懂得改變,那就真的無藥可救了。
“窮慣了”的人,通常會變成以下這四種樣子,日子註定過不好,中一個都要警惕。
一、過度節儉,貪圖便宜勤儉節約是美德,但是過度節儉就不好了。有的人為了省錢,經常吃剩飯剩菜,或者捨不得花錢買肉吃,這樣雖然省錢了,但是對身體不好,損害了身體健康,從長遠來看,得不償失。
也有的人為了省錢貪圖便宜,無論買什麼都挑便宜的買。但結果往往是“便宜沒好貨”,一味貪圖便宜,買了很多廉價貨,質量不好不經用,反而是浪費錢。
過度節儉和貪圖便宜,不僅會損害身體健康、降低生活質量,也會讓自己變得很“廉價”,讓人看不起。
所以這種消費觀是不正確的,應該把錢花在刀刃上,重視質量而不是便宜,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二、十分摳門,斤斤計較“窮慣了”的人,因為沒錢,會變得十分摳門,不僅對自己摳,也會對別人摳。
比如在與朋友聚餐的時候,一到買單的時候就躲在後面,總是不肯主動買單,或者很少主動買單。這樣的人與人相處總是斤斤計較,想要佔別人的便宜,不肯吃一點虧。
長此以往,會給人留下摳門、不好相處的印象,從而使人緣越來越差,路也會越走越窄。從長遠來看,百害而無一利。
三、愛慕虛榮,喜歡炫耀有句話說“一個人越是缺什麼,就越是喜歡炫耀什麼。”
一點也沒錯,很多“窮慣了”的人,因為長期過著窮日子,會把錢看得非常重要,一旦賺到了一筆錢,或是得到了什麼好東西,就會忍不住炫耀。
但是真正的有錢人並不會炫耀,因為他們早就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習慣了有錢,看多了高價值的東西,就會覺得這些沒什麼好炫耀的。
四、過度自卑,自暴自棄一個人“窮慣了”會容易變得自卑,會認為自己沒錢就沒有尊嚴,凡事都低人一等,在朋友親戚面前都會抬不起頭來。
這種過度自卑的性格,會讓人自暴自棄,認為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沒有能力再改變,於是破罐子破摔,便認命了。
在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中,作者認為越是自卑的人,就會越容易自暴自棄,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會變得優秀。
這樣的人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即使有翻身的機會擺在面前,也會毫不猶豫地放棄。而消極墮落的結果就是,一輩子窮,而且被人看不起。
其實只要改變一下觀念,生活就會有大不同。因為人生根本沒有真正的絕境,只要不放棄自己,困境遲早都能走出來。
總結心窮的人,即使以後有錢了,也依然會“心窮”,比如有錢捨不得花、對別人摳門等等。因為他已經形成了錯誤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如果不能改變這樣的觀念,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所以,一個人身窮不要緊,千萬不能“心窮”。沒錢的時候,就好好思考如何能掙錢,並且腳踏實地地努力,從而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要人窮志短,怨天尤人,而是要相信自己,只要肯努力,日子就能越過越好。
“窮慣了”的人,很容易變成以上這四種樣子,很沒出息,希望你不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