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像我一樣的80後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了。大學畢業以後,從事技術工作十幾年,也經歷了很多事情,無論是家庭、社會、單位、還有自我的認識,每一年或者每個階段都會不同。經歷過快樂,痛苦,心酸,甚至看多了死亡,慢慢地,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人生的階段,總是波瀾不驚,你會覺得像一場戲,有時從跑龍套變成主演。這些場景會在你的夢中不斷上演,寫好了劇本,又會在你的現實中呈現出來。這就是人生的酸甜苦辣,五味雜陳。
從我個人對書籍的涉獵範圍就可以看到自己心智的變化,在高中階段,我們廢寢忘食地攻讀金庸的武俠,從他的俠肝義膽中尋找那份世間的美好,那種虛幻的世界帶來的無限遐想。無論是華山論劍,還是隻識彎弓射大雕,到大理的段王爺,又輪迴到天龍八部,都會給我的精神上帶來愉悅。文字間流露出來的那種美感,那種對惡的深惡痛疾,想透過高超的武功平定天下的思想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到現在為止,也是一樣。就這樣,憑藉對武俠的執著,在某一年裸辭後,毅然到了大理,體會了風花雪月般的美好,洱海的靜謐,想尋找到段公子的凌波微步的影子,卻把自己深陷在現實的殘酷中。突然覺得,自己,還是抵抗不住社會的發展,小說畢竟是小說,如果真的和生活掛鉤,那你會輸的體無完膚。
大理三塔
後來,經歷了很多失敗之後,我開始對虛幻的世界持質疑的態度,畢竟人不能靠浪漫去生活下去。不知道大家對三國演義瞭解多少,當我再一次把自己的興趣點放到這部經典之作上時,品讀的內涵,人生哲理和金庸的小說截然不同。從三國中,我可以透過人性看本質,把那些阿諛奉承的無名之輩或卑鄙之人看的淋漓盡致,在利益和抉擇面前,人性的醜惡凸顯出來。同時,人對時局的把握,對每個人的心理活動的揣摩,對待事情時的邏輯思維的安排與實施,都要經過大腦去運算,最後得出結論。這個過程是燒腦的,也是享受的。當你看到人性,也就看到了自己。
諸葛亮出兵
有一個階段,我對孫子兵法,孫臏兵法頗有興趣,開始涉獵這方面的書籍。兵法,看似用在打仗上面,實則放在當今的職場也非常適用。在你運籌帷幄之際,你會想到很多方面。看兵書絕不能紙上談兵,一定要親力親為,有一句話叫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你想取得戰略上的成功,一定要在戰術上優於別人,這樣你才會立於不敗之地。另外呢,孫臏兵法中,你可以悟出來,不僅僅是打仗,也要講究人性的弱點。孫臏和龐涓都是鬼谷子的門徒,為什麼兩個人最終的結局不一樣呢,為什麼龐涓的心胸狹窄,總是想致孫臏於死地,甚至挖了孫臏的髕骨,這些實際上都是醜惡的人性,嫉妒,陰謀無處不在。在現實的生活和工作中,難道“龐涓”之人還少嗎?所以,你要保持自己的高度警惕,學會自保,學會化解矛盾,才是研讀這些兵書之道。兵者,詐也。
孫臏與龐涓
看多了以上的書籍,會讓你慢慢變得沉默,鬱鬱寡歡,你會覺得這個世界上到處充滿奸詐,充滿惡勢力,所以,一定要從這種陰霾中脫離出來。
本人是那種沒有多少快樂的人,在自己想不開的時候,越是看一些磨鍊心智的書籍。有一個階段涉獵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甚至日本作家,大家如果關注雪國,就會知道川端康成,這兩個人對我那個階段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當你看透了人性的醜惡,你的心理變化不是一點一點的,而是突然變得惆悵,變得喜怒無常,變得琢磨不透,深沉變成了我那個時期的代名詞。我越來越不願意交流,本身在現實生活中,我也不喜歡和別人交流,但在工作中,我是滔滔不絕的,這就是人的多面性導致的。人性的弱點是教你怎麼看透人的醜惡,怎麼去和人相處,化解你的矛盾,看透別人的心思,這一系列的書籍對思想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不建議網友們涉獵。
卡耐基
至於川端康成,他寫的大都是社會陰暗,無論是日本浪人也好,窮酸的,富有的日本人都會暴露出人性。因為他本人就是孤兒,一切都是灰暗的,最後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第二年,採取了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所以,在那個階段,看了一系列的他的書籍,真的使我更壓抑,憂鬱,更加鬱鬱寡歡,整個人就像一具屍體,冰冷的讓自己都害怕,甚至想到了自殺的念頭。後來,還是懸崖勒馬,把自己從虛幻中拉了回來。
川端康成
如果想把自己折磨成我這個精神狀態,那真的是自虐。這些年都是這種狀態,可想而知,你自己也不會原諒自己吧。經過自我的調整,我還是回到了正軌。期間,又閱讀了很多書籍,包括官場現行記,文化局長等書籍。因為工作的原因,和政府官員接觸的機會非常多,也會體味到這個群體的人性特點,讓自己心裡的容量不斷擴大。
官場現形記
大家一定想知道,我現在在閱讀哪些書籍,可以坦誠的和大家說,目前呢,在看一些近代史,包括亂世梟雄張作霖,民國十大往事等等吧,感覺自己又回到了那個戰火喧囂的時代,亂世出梟雄這是至理名言。
亂世梟雄張作霖
又在看一些戰國時期的歷史,主要是看到伍子胥是如何幫助闔閭刺殺君王及其後代,在我的影片中也講述了一些典故。包括雙雄不併立,這是椒邱樹與刺客要離之間的恩怨糾葛,可以運用在現實的職場上,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還有戰國刺客專諸刺王僚,刺客要離刺慶忌,這都是環環相扣的典故。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荊軻刺秦王等等。當然,時代已經發展,那些往事已經逝去,留給我們的,只能是向前看,才能把握時局。
專諸刺王僚
‘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