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讀書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因為讀書所得,都在自己的內心裡,那是個體內部語言的對話,個體內宇宙的建構過程。如果要與他人分享,也許更多的時候,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雖然難以言傳,但今天也試著說一說吧。我為什麼要去讀書呢?我想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更豐富,生命更豐盈。我不能說,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好、更幸福的生活,或者是讓生活更快樂,更自在。因為生命是一個過程,喜怒哀懼、悲歡離合、酸甜苦辣,都是生命的滋味,猶如春夏秋冬,不應偏愛,不應拒絕。再說,讀很多書,就能夠讓一個人生活幸福嗎?我認為這是緣木求魚,古今中外歷代文豪,他們讀的書應該不少,但是真正在現世生活裡獲得幸福人生的,鮮有。人生有諸多侷限,時間、經歷,等等。但是走進書裡面,就可以走出這種侷限。我只能經歷一次人生,但是在書中,我可以歷經各種人生無數次。這,應該是讀書的最大獲益。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除在現實生活中激情投入自己的人生歷程之外,他一定也喜歡閱讀他人的人生。
《沉思錄》是一本能夠為哪些尋求生命更深層境界的人鋪設靈魂階梯的好書。作者在書中沉思個人倫理、社會倫理、精神信仰、國家與公民、靈魂與死亡。今天,我只就書中作者沉思“死亡”這一個內容來說一說自己的感悟,未免太過於膚淺。但是膚淺,也是走向深沉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不懼怕膚淺。猶如蹣跚學步的孩童,如果我從不邁出跌跌撞撞的第一步,我將永遠無法穩健地行走。我一直認為,沒有哪一本書可以改變一個人。如果說讀書會使人有所變化,那也是長年累月讀了很多的書後,讀書之人從各類書籍中關注自己本能想要關注的東西,然後汲取一切所得,積澱在一起,猶如微塵,年深日久,便形成了厚度,形成了高度,形成了信念,形成了內宇宙的間架結構。
我為何更多地關注了《沉思錄》裡相關“死亡”的思考呢?因為長久以來,我一直懼怕死亡。面對我所懼怕的東西,我只能直面它,瞭解它,才有勇氣與之伴生、相隨,讓心靈的自由度更高。我想借以瞭解“死亡”的意義,來洞悉我的生命、生活的意義所在。“生活”兩個字,與“死亡”形成了無情對,也是正對。知道有一日,你我終歸塵土,僅此一念,難道不足以讓我們能夠重新冷靜地審視眼前的一切嗎?
《沉思錄》裡說:看一看在你之後的無限時間,再看一看在你之前的無限時間,在這種無限面前,活三天和活三代,有什麼差別呢?差別也許真沒有,相對於永恆來說。差別一定有,相對於個人而言。我來過這個世界與我不曾來過這個世界,豈止是天壤之別?!季羨林說,據我觀察,很多人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還有一位著名學者說: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我研究了很久,最後的結論就是,沒有意義。為什麼他們會如此認為,因為他們設定的前提是“死亡”。人終將死亡,死亡意味著“我”的一切徹底消失,不管是我的肉體還是靈魂,不管是名利還是任何其他的一切。身後留存於這個人間的,全依賴於他人的內心活動,與我無關。而他人也終將死亡。
《沉思錄》裡說:柳西那看見維勒斯死了,然後柳西那死了;西孔德看見馬克西默斯死了,然後西孔德死了;埃皮梯恩查努斯看見戴奧梯莫斯死了,然後埃皮梯恩查怒斯死了;安東尼看見福斯蒂娜死了,然後安東尼死了。這就是一切。塞勒爾看見赫德里安死了,然後塞勒爾死了。那些機智穎悟的人,或者預言家或者趾高氣揚的人,他們現在到哪裡去了呢?比方說這些機敏的人:查拉克斯、柏拉圖主義者、迪米特里厄斯,還有尤德蒙及別的類似於他們的人。所有的人都是朝生幕死,早已辭世。有一些人的確甚至被人馬上忘記,還有一些人變成了傳說中的英雄,再一些人甚至從傳說中也消失了。那麼記住這一點:你,這一小小的混合物,也必定要或者是爭解,或者是停止呼吸,或者被移到其他地方。 在死亡面前來思考人生的意義,的確有些艱難。
但是,在不斷地學習思考中,我依然找到了兩點人生意義: 第一點,對於個體而言,其意義要放置到“類”的延續之中。個體的人是可以不斷死亡、新生的,但是宗族在延續,社會在發展,人類在走向進化。我們生命的個體價值就在於為宗族、社會、人類做出積極貢獻。曾讀過日本作家山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書裡有一個信念,我覺得很有道理:“人類容易毀滅的形象,反而浮現出永生的幻想,而金閣堅固的美,卻反而露出了毀滅的可能性。像人類那樣有能力致死的東西,是不會根絕的,而像金閣那樣不滅的東西,卻是可能消滅的。”因此,我可以死,而人類,永遠不死。第二點,人生歷程就是靈魂成長的過程。且先不管這個靈魂是不是存在,我們先假想它在。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我們茫然無知,在人間歷經幾十年的滄桑,我們的靈魂變得豐富和堅強,然後帶著這個成熟了的靈魂離開,就是價值。
在楊絳的《走在人生的邊緣》一書裡,提到“人生就是一個運動場,命運就是一個苛刻的教練,我們就是那日夜繞跑道奔跑的運動員。其間我們礪煉的不是身體,而是靈魂。”稻盛和夫在《活法》中也如此說。人生的意義不管是其一還是其二,都要求我們忍受苦難,超越自我,積極作為,不虛度人生。因為生命不可逆,人生只有一次,一旦逝去,永不再來。這時,我們再來思考生存的價值,便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珍惜這構成生命的分分秒秒。
反觀我從出生至今的生活歷程,毋庸置疑,是一個十分幸運的生命歷程。按宿命論的觀點,我的父母給我取了一個沒有折筆的名字,讓我的人生如此一帆風順,沒有苦難。如果曾經有過一些坎坷的經歷,那也是所有不幸中最為幸運的一種。正因為我熱愛生活,所以我要了解死亡,讓自己更加清醒真實地活著,活得明白,活得坦蕩,活得無怨無悔。當我大限來臨時,我不後悔自己從沒有活過,那時我一定坦然赴死,心安理得。但我將盡可能地活得長久,儘可能地為宗族、社會、人類做出我的些微貢獻,儘可能地讓我的靈魂豐盈,再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