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什麼興趣愛好,也沒什麼特長,不明白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有時候真的很痛苦,可能有時候會因為一些事情,時間久了,堆積到一起了,突然因為某一件事就爆發了,會特別特別地難過,有時候也會焦慮、甚至有些暴躁……“
當我們在思考【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時,說明我們的人生就已經有意義了。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探索它的意義。
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接納自己不知道什麼。
然後就出現了成長的自由,和無限的可能性。
人不是先想明白再去活的。
而是活著活著才(相對)想明白的。
想明白人活著的意義,會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看山是山
這個階段你能感受到快樂,你不會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我們小的時候吃好吃的有什麼意義呢?跟小朋友一起玩有什麼意義呢?
穿好看的衣服有什麼意義呢?動畫片有什麼意義呢?
但是我們能全然的感覺到滿足。
第二個階段:看山不是山
我們漸漸的接受了各種各樣的思想、情感、想法、意識形態、哲學和偏見。
我們懂得了思考,或者自以為的思考。
這個世界告訴我們,該要什麼。
或者我們以為自己決定,該要什麼。
我們在強迫性得追求:房子、車子、財富、愛、地位。
可是又隱約覺得:似乎這些並不能真正帶給我們滿足感。
眾生皆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第三個階段:看山還是山
當我們真正看穿了“凡有所想,皆是虛妄”以後。
我們會跟自己和解,放下執著;
會跟這個世界和解,放下恐懼。
然後我們的人生就會發生改變。
我們不會再強迫自己得到什麼,也不會逼著自己抓住什麼。
我們會越來越自然而然的活著。
人生不再求而不得的“應該”,而是輕鬆自在的“活著”。
不是活在自己編織出來的幻象裡,而是全然的接納生命本身。
僅僅是活著,就足夠讓人滿足了。
呼吸是喜悅的,吃飯睡覺是喜悅的,萬事萬物都是喜悅的。
外在不變的情況下,內在的感受和體驗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個時候我們還是會想要愛與財富、豐盛與美好。
但是是帶著喜悅和感恩的頻率去得到,而不是帶著恐懼去抓住。
人活著不是沒有意義,人活著本身就是意義。要感受到這一點
我們需要放下自己的強迫性
需要放下自己的恐懼和執著
需要去向這個世界臣服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猶太諺語
“人們愈思索,真理離他愈遠”
“生活總是充滿了起因和後果,成功與失敗。人類焦慮地看著這連鎖反應,急劇地奔向死亡的終點。”
——米蘭·昆德拉
承認自己的無知,放過自己。
去感受這個世界。
不強迫自己活著,才能“自覺”活著。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砂一極樂,一笑一塵埃。
萬事萬物,皆是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