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傻傻的以為,要想變得優秀,需要許多外在物質的支撐。
其實不然,一個能夠把人生過得精彩的人,往往是具備某種能力的人。
想成為優秀的人,這幾種能力少不了,人生才會更精彩。
一、自律堅持的能力我覺得人和人之間產生最大的差距,在於自律堅持的能力,而不是金錢,不是地位。
人的一生,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你想要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就要付出多少的汗水與努力,你想活得出眾,就必須比別人更努力,你想要變得優秀,就必須比別人更自律、更堅持。
一個人的天賦也許是他成功的加持,但是自律和堅持才是他成功的保障。
很多時候,其實,不是你優秀了才會自律堅持,而是你自律堅持了才會變得優秀。
真正自律堅持的人,都對自己有著一定的要求,他們無論面對的是小事還是大事,都能認真對待,把自律堅持當做生活的常態,變成日常中的習慣。
說實話,自律堅持非常難,能做到的人,大都成了優秀的人。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明代,有一位名叫徐溥的大學士,此人天資聰穎,學習十分刻苦。
在私塾讀書時,一日,徐溥從口袋中拿出一小本讀物觀看。
塾師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走進一看,卻發現本子上面摘抄著密密麻麻的儒家經典語錄,不禁對他刮目相看。
徐溥還有一個習慣,他在桌子上兩個瓶子,一個裝黃豆,一個裝黑豆,兩個分別代表進取與退步。
做好事,完成任務便會投入一顆黃豆,拖延,有過失,便會投入一顆黑豆。
在他的不斷自省與嚴格自律中,黑豆逐漸變少,黃豆越來越多。
直到後來,他成為眾人仰慕的大學士,還一直儲存著這個習慣。
自律和堅持,正是通往成功路上的敲門磚,想要有所成就,首先從自律堅持開始。
一時自律堅持不難,難在長久堅持。
一時的自律堅持可能不會使生活有太大的改變,但長期自律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穫。
當自律堅持成為一種習慣,你的生活就會發光。
二、不怕困難的能力看到周圍有些人總愛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外因,把失敗原因完全歸結為客觀因素,其實,這是在逃避困難。
我相信這個世界是守恆的,根本沒有逃離一說,逃離一種苦難不過是交換了另一種困難。
遇到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困難。事實上,很多的困難,是逃避不了的。逃避困難,只會越逃避,越困難,甚至更多的困難,堆積成山,終有一天也會崩盤的,那就更加麻煩了。
既然無法逃避,那麼就勇敢地面對它。
在美國,有位叫艾麗的女人,在結婚二十多年以後,丈夫與她離婚了。
艾麗是一位家庭主婦,她既沒有受過任何職業的教育,又沒有自力更生的信心,按一般的常理,她會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棄。
然而,面對挫折,艾麗並未倒下,而是透過積極的心理暗示戰勝了挫折,勇敢地振作了起來。“我要跨越創傷,替自己爭一口氣”,她在心裡不斷地對自己說,“於是,我去學習房地產中介的課程,取得經紀執照,然後開設自己的事務所。
我相信,不用多久,我就會成為這個城市中數一數二的獨立經營房地產的經紀人。”艾麗的新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每個人之所以是他自己而不是別人,是因為佔據他內心的觀念是他自己的,是得到他自己贊同的。
每個人頭腦中經過深思熟慮和受到熱情鼓勵的觀念,一旦同現實結合在一起,就會構成強大的動力,就會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戰勝挫折的道理同樣如此!
人的一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挫折構成的。
這些困難和挫折的出現,並不是壞事,反而是我們改變、成長的契機。
人生彷彿一場遊戲,每個人生來就是要升級打怪的,每一個小怪、大怪就如同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和苦難阻擋著我們前進的步伐。
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被灰暗的塵埃所覆蓋,就會讓我們失去了鬥志,喪失了信心。
如果不夠堅強,不夠勇敢,遇到困難就退縮,遇到挫折就放棄,那麼最終很難以變得優秀。
三、控制情緒的能力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家庭,都需要保持情緒的穩定。
拿破崙曾說過: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控制一座城池的將軍還歷害。
當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就會客觀冷靜的考慮問題,把生活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
人受到外界影響產生情緒,本來也無可厚非。
可如果激動之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
生活中,因為控制不住情緒而發生矛盾和爭執的事有很多。
一個人頂級的修養,不是做事周全,而是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在一期綜藝節目中,沈騰帶著林志玲去郵寄他買的“大猩猩”。
天氣炎熱,猩猩經過手拉車、麵包車,好不容易才運到郵局,由於超重,郵局拒絕收件。
頂著太陽、接連受阻,還要同伴跟著折騰,沈騰的情緒開始焦躁。
此時的林志玲淡然處之,出面安撫沈騰的情緒,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懂得控制情緒的人,即使身處困境,也能理智的尋求解決辦法。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著名法則: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在生活中,誰都會有不如意時,但真正修養好的人,控得住自己的脾氣。
你用什麼情緒去面對生活,生活就會以同樣的情緒回報你。
好的情緒,讓人積極向上;不好的情緒,讓人意志消沉。
厲害的人,都有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發脾氣誰都會,收得住情緒才是一個人的真本事。
人不該失去控制情緒的能力。
如果你失去了控制情緒的能力,情緒就會吞噬你的生活,控制了你的思想和身體,讓你失去控制人生的能力。
厲害的人並不是沒有情緒,他們只是不被情緒所左右,有穩定的情緒,喜怒不形於色。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更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脾氣人人有,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卻是本事。
發脾氣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越不優秀的人,越喜歡發脾氣,而真正優秀的人反而沒脾氣,切記。
4、人際交往的能力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遭遇困境的時候,總想自己默默扛過去。
因為不給別人添麻煩,是我們從小到大聽過最多的教誨。
然而,凡事只依靠我們自己,相當於在無形之中,拒絕了所有人的靠近。
久而久之,我們的世界會變得很狹窄,自己也會活得很累。
因為我們在麻煩別人的過程中,能夠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需要”,實現自我價值。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我們總以為,麻煩別人只會給他們帶來困擾。
可是不麻煩別人,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人與人之間,原本就像是兩條平行的直線。
一次簡單的求助,或許就是交集的開端,一次勇敢的開口,或許能夠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看過一段話說:“做人的來往,無非是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彼此之間有拖有欠,關係上的緣分才不會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才會越來越深厚。”
這世間任何一種感情,都需要雙向流動。
從來不相互麻煩的關係,終究會變成一潭死水。
只有彼此麻煩,感情才能逐漸升溫。
觀察了下身邊過的比較優秀的人,其實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懂人際交往的能力。
所以,我們應該把半成以上的精力用到人際交往上。
共勉。
看完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