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你都無法體會真正的滿足。”
你是否有想將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或者已經這麼做過的經歷,即便深刻意識到那是不對的行為,也不受控制地進行下去?
那種伴隨罪惡感而來的快感是否讓你欲罷不能,甚至想繼續體驗?
這裡我得先說明,我這裡說的是一種偷竊慾望,並非職業行為,職業偷竊行為更多的是一種喜歡不勞而獲的生存方式;而偷竊的慾望它一般不是為了滿足物質上的需求,而是為了填補精神上的空洞。
據很多自述自己有盜竊行為的人說道,他們最早產生偷東西的慾望是在青春期,這一點也許並不奇怪,正是處在敏感但又無知的青春期,才容易讓人做出些自己都沒辦法解釋的事情。
我在少年時期其實也有過偷竊的行為,而且不止一次,這事我從未和其他人談過,畢竟知道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當了解到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困擾後,我想還是很有必要分享一下,讓更多人能以此為鑑,好好認識自己。
01
—
這種偷盜的慾望從何而起?
說來奇怪,小時候很多事都忘了,唯獨那兩次盜竊行為讓我記憶尤深,連周圍環境的細節都彷彿歷歷在目。
第一次是在上學的路上,那時候我是在讀小學二年級,在路過常去的玩具店門口時,突然看到掛在門口一個機器人玩具,那是一個可以在直升機和人形之間切換的“高階”玩具,可能是店家關店時漏了吧,當時看到之後,我就上前把它拿了下來,然後發現周圍沒有人,我自然而然的就把它拿走了,並且帶到了學校。後來受到了同學的圍觀,我也玩得很開心,只是當天的下午,玩具就被我弄壞了,然後我也沒帶回家,就扔在了學校的的附近。
第二次是在五年級的時候了,大概是因為那時候一部叫做《火力少年王》的動畫片,同齡人開始流行玩溜溜球,下課之後就會在走廊互秀“球技”。我家家境那時算是溫飽不憂,但也沒有富餘,所以我和我姐基本上是沒有零花錢這種東西的,想買又不好直接和家裡人說,畢竟從小就被教導不能亂花錢。只是同學們都在玩,你翹著手在旁邊傻站著,是融不進人群的。
出於害怕被同學排斥的心理,結合一次去便利店買東西的時機,我被貨架上隨意擺放著的溜溜球徹底吸引住了,滿腦子的想法就是把它帶走,而我也正是那麼做的,乘著店家不注意,把溜溜球塞衣服底下便假裝很自然的走了出去。
這次也沒被人發現,出來後有點後怕的負罪感,有點僥倖成功後的快感,到最後剩下的是佔有的滿足感。
然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可以算是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轉角了。
當我興高采烈的回家玩我的新溜溜球時,我姐問我這溜溜球哪來的?那時的我沒有多想,張口就是同學送給我的,這也是我在回家路上想到的理由。當時她很奇怪地看著我,但沒有多問,我也樂得自在。但不知道是不是溜溜球太劣質了,很快又壞了,那時我還挺懊惱的,看到這樣的我,我姐拿出不知從哪掏出來的五塊錢,對我說:“去買個新的吧,這次別再偷了。”我這才意識到我姐知道我在說謊,並且知道我都幹了什麼。當時的我感覺好像整個人燒了起來,遲來的羞恥感把我包裹了起來,後來我還是拿著錢去買了個新的溜溜球,因為我真的太想要個溜溜球。這事之後,我沒再偷過東西,成長過程中雖還是時常會有想將別人東西佔為己有的慾望,但都能正面面對這種慾望,不會順從也沒有逃避。我不知道如果沒有我姐的存在,我會變成什麼樣,但我對現在的自己還是頗為滿意。那時候開始我迫切渴望瞭解人這種生物,到後面開始接觸專門以研究人為主的心理學,就是為了認清自己到底是什麼。
後來再次回想起這段記憶,我給自己的行為總結了一些外因和內因:
外因:
1、父母的關愛只停留在物質層面,沒深入瞭解孩子的內心。(可能父母有去了解,但孩子意識不到)
2、因生活的不易,父母勸阻你去壓抑自己的愛好。(需求無法被滿足)
3、生活環境對你的諸多限制。(依舊是一種對自我的壓抑)
內因:
1、幼稚的虛榮心。(總是會和身邊的人進行比較,想成為好的那一邊,認為自己不夠好就不會有人喜歡自己)
2、不敢訴諸於口的需求。(會叫的孩子有奶喝,但會叫得多會被打)
3、害怕出錯的自我壓抑。(不敢面對錯誤,出錯意味著要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盯著)
4、認為錯誤不被發現就不算錯誤的僥倖心理。(這就是人性的其中一個弱點了)
5、沒有自控能力。(缺乏足以控制自我的能力,順著潛意識行動)
6、報復性心理。(雖然接受了壓抑的事實,但內心總在問憑什麼我要被壓抑)
簡而言之,這種偷竊慾望源自於未能被滿足的內在需求的自我滿足傾向。只是這種自我滿足的方式往往帶有一種報復性心理,也就會變得扭曲了起來。
02
—
如何做出改變?
首先是要接納有著“缺陷”的自己。一味想著靠時間來淡忘,而不去解決根源問題,在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畢竟有些事或許可以隨著時間淡去,有些則是隨著時間越刻越深。所以,即便眼前的自己多麼不堪,你都得看著Ta,看清楚Ta是因為什麼呈現這個模樣,然後你才知道要怎麼去改變自己。
接著,放棄所有的僥倖心理,僥倖心理是人做蠢事的第一步。
不管你多聰明,只要你開始心存僥倖,愚蠢就緊隨你身後了。
拿偷盜這件事來說,你以為沒有人發現就沒事了,然而,只有當真相無人所知的時候,你的選擇才是道德的真正表現。
你每偷一次,就意味著你在自尊上削了一劍,可能不痛,但還是有了口子,等到口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你才猛然發現自尊已破爛不堪。
再接著,認清自己真正的需求,然後設法滿足它。
這裡的需求包括精神層面的,也包括物質層面的,不管是哪種,不要怯於表述自己的需求,因為那就是真實的自己,如果過分壓抑自己的需求,最終只會表現出更扭曲的形態。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需求,有個笨方法挺好用的,回憶一下那些讓你生氣的事情,在心中去質問、責怪那個讓你生氣的人,這時候你也許會認識到:哦,原來我想要的是這個。
當然,如果你的需求是些會破壞社會安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東西,那我建議你提前自首。(但凡你能有正常點的需求,我都不會這麼勸你好吧)
人的終極需求其實還是尋求一種認同感,如果暫時沒人認同你,你就先學會認同自己。這點與上面一點的接納自己不一樣,認同自己是欣賞自己進而喜歡自己,喜歡自己的人都是自信的,而自信的人總是會讓人心生嚮往。
最後呢,我希望你不要太責怪自己。
做錯事還能挽回那就不晚,真心認錯就好;
有人討厭你也無妨,總會有人喜歡你,做自己就好;
不能迴應別人的期望,你可以遺憾愧疚,但別就此迷失了自己。
願各位都能認識到真實的自我,做個能自由思考的人。
我是貓魑,想得多做得少的無能寫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