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小時候家境貧寒,有零食吃有零錢花,那是很炫耀的事情,孩童時期也沒有玩具這概念,幾乎所有的樂趣都從大自然和小玩伴們裡面去獲取。長大後經濟充裕,反倒羨慕孩童時期的無憂無慮。

1.人生各階段有不同的煩惱

有人說男人二十歲是半成品,三十歲是成品,四十歲是精品,五十歲是極品。很多人青年時期努力奮鬥,憧憬到中年時,便到達自己的人生巔峰,坐享富足生活的無限風光!

然而風光沒有,險峰卻舉目盡是!

這時你會懷念起年輕時的無畏無懼、意氣風發!假如在這個時候撞上失業或轉行,上有老下有少,猛然發現你是所有人的依靠,唯獨自己沒有依靠!

到了晚年,退休本該是安享清福的時候,然而舊病未去新病又來,恍然明白,原來無病無痛、健康正常的身體才是最大的財富!

到了人生的盡頭,回眸審視一生,看穿人生真相,原來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的嬰孩時期,才是人生苦苦尋覓的美好時光!人甫一降生,就進入了下行通道,從此一年不如一年!

事實上,無論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抑或康乾盛世,貴為九五之尊的皇帝,都不及當今的一介草民,我們正處於以往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富足當中,豐富的物質,前所未有的便利,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樣化,為何人心還是不足?和隨之而來伴隨一生的苦悶和虛空?

2.人生在痛苦和無聊間擺盪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說:

“人生就是一團慾望,當慾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當慾望得到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擺盪。”

人的一生:從0歲-22歲是消費者;23-59歲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

60歲+是消費者。你看,消費是貫穿一個人整整的一生,在某些時期,作為消費者的程度還要劇烈得多,比如新婚生育期、中年期。因此,我們要不停的勞作(23-59歲),或者為即將的勞作競爭而拼搏(學生時期),或者為失去勞作能力而節制(60歲+)

在我們的觀念裡,對幸福生活的憧憬一直作為一種驅動力在作祟,這就是慾望。而無視能在各個階段保持風平浪靜的難能可貴。

叔本華為我們揭示了這個真相,人生對幸福的追求其實是個虛幻的假象,他做了兩個比喻:

一個是以我們的身體整體健康,但有一小處傷痛為例,整體的健康並不會進入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注意力始終只集中在那疼痛處,生活中的總體舒適感會因為這一小處傷痛而煙消雲散。

同樣,儘管各樣事情都按照我們的想法進行和發展,但只要有一件事情違反了我們的意願――儘管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這一併不如意的事情就會進入我們的頭腦,我們就會總是惦記著這一件事情。

在這兩個例子裡面,我們的意欲都受到了傷害,因此意欲的滿足都是否定的,意欲受到的抵制卻是肯定的,意欲被滿足所產生的快感其實是意欲所受到的抵制得到了消除,意欲獲得解放,所以,每一種快感都持續相當短暫的時間。

換句通俗的話來理解,滿意的事件總是很稀少,比如升職,比如加薪,但這些高興的事情持續的時間很短,我們不會每天都高興,有時是三天,有時只有一天,很快我們又回覆到了平靜狀態。

很多小夥伴追求蘋果手機,努力工作省吃儉用想要得到它,在沒得到的追求過程中,他是痛苦的,一旦到手了,沒多久發現也不過如此,就變得無聊,幸福感在剛滿足的那一陣,維持了短暫的時間消失了,需要下一個更高的目標來刺激他,進入下一個迴圈。

更高的例子如車子、房子、金錢、名譽、地位無不如出一轍!如果沒有長期不斷地刺激,人不但無法幸福,反而陷入痛苦和無聊之中。

不作深思的年輕人以為這個世界就是特別為人們尋歡作樂而設,形成這一觀點以後,人的一生從此就是一場對幸福的狩獵,在這場“幸福獵物”的追逐中,人們必須冒許多的風險,過程會帶來實在、肯定的痛苦,各種痛苦體現為煩惱、憂患、苦痛、疾病、損失、貧困、恥辱等等,而真相卻總是姍姍來遲。

因此,叔本華認為:

“幸福論”只是個委婉的名稱,所謂“幸福的生活”,實應被理解為“減少了許多不幸的生活”,亦即還能勉強忍受的生活。

確實,生活並不是讓我們享受的,我們每天都要勞作,享受勞作的成果也是有限和短暫的,有時未必有之,但勞作過程的痛苦是肯定的。

叔本華一針見血的下結論:引致人生勞苦愁煩的原因是――慾望

是的,在我們生活經驗裡面,人生是個有苦有樂,苦多於樂,本質上是苦的過程

4.真理隱藏在表象下面

叔本華的哲學聽起來似乎有點悲觀,但他揭示了許多表象下面的真相,人們往往不願面對沉重的教誨,但在不經意的時候,我們都會經歷叔本華所揭示這些弊害!

叔本華家境優渥乃至家族顯赫,父親是個富商,母親是個小有名氣的作家,按現在的說法,他是個不差錢的富二代,但他對物質一無所求。他不必為生計發愁,不必為了討好高階知識分子而媚雅,也不必為了討好廣大民眾而媚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哲學不被人理解,著作毫無出版量,但他從不懷疑自己的思想,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真理,踐行他的哲學。正如偉大的真理均不被大眾所理解一樣,他的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問世後,一直沉寂了將近四十年之久,才被髮掘是閃耀光芒的金子,這期間叔本華對自己的哲學從來沒有動搖過, 他忠於真理而不是世俗的眼光。正如他所說的:“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叔本華的思想影響了尼采、莫泊桑、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一大批人,

托爾斯泰對叔本華做出過這樣的結論:“叔本華的哲學已把我們帶至哲學所能把我們帶至的極端”

想用填補慾望來得到幸福,無異於飲鴆止渴!正如叔本華所說:財富就像喝海水,喝得越多就越渴!

#人是什麼#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人到中年,少貪三福,餘生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