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的人們是不幸的,他們即將要面臨的不僅僅是制度的天壤之別,還有可能要面臨自己精神世界的分崩離析,或者說人生的重大動盪。這一點對於飽經滄桑的老人來說無所謂,因為自己的價值觀早已經形成,而自己的人生也已步入暮年,生活的改變並不會徹底的擊垮他們,他們早已經看淡。
同樣的情景在孩童身上也是不會有太多的痕跡的,原因在於他們少不更事。而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樣的社會動盪卻會促使他們對於生活絕望,對於中年人也是如此。
安定的社會可以讓思想一點點的成長,而動盪不安則會讓原本承載一種有規律發展的思想的腦袋,因此而接受四面八荒的洗禮,對於一個成熟的可以獨立思考的體系來說是有益的,然而對於那些尚未形成獨立判斷能力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剝奪與混亂。沒有人知道他們該怎麼選擇,他們最終淪為薪火。
說了這麼多,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說的就是一個處於社會變遷時代的東歐國家發生的一件不怎麼小的小事。本片名叫《四月三週兩天》,又名《悲觀主義的花朵》。前者具有很深的文藝氣息,後者直接洞穿了主題。
蘇聯解體前夕的1987年,羅馬尼亞仍有明確法律禁止墮胎。地處東歐的羅馬尼亞在蘇聯還未解體的前夕,社會失去了活力,人們日漸增長的物質需要與現實社會中的各項禁令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而此時此刻,羅馬尼亞一所大學的學生中這種潮流尤為洶湧。
他們一方面接受著社會主義的教育,與此同時卻對於資本主義國家心生無限的嚮往,這種嚮往包括但不限於對於美國產的箭牌口香糖的需求,以及本國對於男女平等地位的不滿。
在蘇聯時代,墮胎是違法的,因此,在羅馬尼亞這個小國家也是深刻的奉行這一舉措。然而就在這個關口上,兩個同宿舍的女生中一個意外懷孕了。她的舍友,一個熱心的姑娘決心幫助朋友找私人醫生墮胎。但是沒想到,此次墮胎之行卻衍生出來了太多的矛盾。
在懷孕女生的謊言中,熱心腸的姑娘被迫用自己的身體作為交換條件來促成墮胎這件事情,然而事後,自己卻在心頭壓了一塊石頭。這段痛楚的經歷使得這個女生對於未來更加的迷茫,同時作為本片的主題核心。一個國家本該燦爛的花朵卻被冰霜侵襲,再也不復往日的榮光。
本片全程很壓抑,這種壓抑並不僅僅是因為悲觀的氛圍,而更是這種積蓄已久的隱痛在一瞬間爆發後,卻沒有能改變任何事情的無奈。這種無奈是建立在真善美,建立在熱心腸,建立在勇敢和挺身而出上面的。然而當這種美好的情感被無情的踐踏之後,死水依舊沒有波瀾,人們也因此失去了希望。
如果僅僅用墮胎來衡量這個故事中的女性權利的話,女性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的權力的,他們沒有自由生育的權力,沒有可以決定自己去向的權力,即使是勇敢的做出了選擇,然而在整個社會中,所有人的意識依舊是女性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選擇權對於新生代的年輕人來說依舊是不能作為破除傳統的利刃,只不過平添了今後絞死自己的繩索上的一條罪惡。
冰冷堅硬的外界環境並不會因為女性的溫柔而有絲毫的融化,年輕的學生即使有著純潔的心靈,然而在現實的摧殘下,它看上去是那麼的脆弱不堪。當自己遭受責難的時候,男友卻一直關心另一件事情。
悲傷無法共通,喜悅從來都是單方面的。此時的快樂並不能化解彼時的傷痛,一切都在朝前走著,但是卻是漫無目的的遊走。希望從來都是可貴的,然而絕望卻常伴左右。
上述,本片的基調,本片的主旨核心,然而這一切僅僅是建立在事後的角度上去對於歷史進行全方位的總結以及審視。這種審視在當時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人能預料到時間的走向以及社會的變革。
多年以後的我們再回首某一段歷史的時候,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脫離這段歷史而站在上帝視角去俯瞰。然而這種俯瞰在當時是不容易發生的,沒有誰能預料歷史的走向。
羅馬尼亞曾經參與過社會主義建設的人們自然對於已經形成的社會理念心生懷念,因為這一切畢竟是自己手中成長起來的,而新生的群體自然會對於被禁止的一切產生好奇,未嘗試過的總會勾人嚮往,已有的一切卻又不能引發自己的共鳴。於是,矛盾因此產生了。
此時此刻,我們站在歷史的旁觀者角度去看待一些歷史事件下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原來是早有預示,然而即使這樣,那些人的生活究竟是改變了多少?沒有人能確切的知道。
我們收穫了一種展現出來的情感,他們則留下了太多迷茫的時間。動盪產生後一切就都會大變樣嗎?不盡然,站在歷史的長河中,所有一切都在迴圈,然而沉默的真相從來不會處在發聲的邊緣。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