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在影片號上看見鍾南山院士。他穿著背心馳騁在籃球場上,打球的樣子生龍活虎,八十多歲的老人卻不輸給二十多歲的小青年。心裡暗自發問,還敢說自己老嗎?還敢說生活不給你機會嗎?還敢說沒希望了嗎?
一切的藉口,一切的急流勇退,在他面前只能自慚形愧。突然意識到,一個有夢想的人,完全生活在一個不為人所知的世界裡。那個世界沒有清晰的年齡邊界,也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更不在乎世俗的評判,按照自己的心性,盡情放飛夢想。雖然當初看,大多數夢想不切實際。
其實厲害的人,原來也是普通人。坊間傳說鍾南山院士四十歲以前也並非學有所成,四十歲以後才才突然頓悟,開始學醫。至於為什麼學醫?最終成為人人敬仰的院士、病毒的剋星,沒有人知道。
大致每個人心中都裝著一個夢想,有的人走著走著擱置了,放棄了,或者遺忘了,而有人一直揣著夢想,最終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顯然鍾南山院士屬於後者,也稱為“晚熟的人”。
有夢想和沒夢想的人究竟有什麼區別?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有夢想的活在未來,不管他身處什麼環境,在什麼年齡頓悟,他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當然這種精彩不是裝給別人看的,完全是發自內心的嚮往、投入,不管不顧朝著既定的目標邁進,生命的精彩也在這個過程中顯現出來。
沒有夢想的人活在現在,有可能活在過去。因為太過匆忙,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無盡的痛苦麻煩,絲毫沒有樂趣可言,一切行事只是現實鞭打的結果。就像在泥漿中行走,被生活拖拽著,驅趕著,裹挾著,只剩下抱怨和麻木。
所以羅曼.羅蘭說過:“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就已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只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沒有夢想的人,剩下的只有脾氣和世故。他們無論是做事還是說話,裝腔作勢,用少的可憐的經驗,教訓別人。就像古代女人小腳上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實在無趣的很。很可能就這樣被困在永恆的當下,不知道還有未來。
有夢想的人也許幹不成什麼事業,但因為夢想,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對生命充滿激情,對生活充滿期待,每天早晨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想到什麼就會去做什麼,他們才不在乎結果如何,而更在乎過程中的美好體驗。
高爾基七十二歲生日那天,賓客滿堂,開席後老婆四處找不見他。最後人們發現他在樹上,老婆罵他:“天殺的,你跑到樹頂做什麼?”他卻笑著說:“這個樹枝擋住了我屋子裡的光線,我要折斷他。”
無論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都不受周圍環境和客觀條件的束縛,從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他們就像那些出生的牛犢,總是在嘗試、探索和創造新的東西,試錯是他們的天性。和同齡人比他們更顯年輕,因為夢想沒有止境,可以任意塑造,未來充滿各種變數,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網上流傳一個“最帥大爺王德順”的短影片。他自我介紹:44歲開始學英語;49歲,創造了造型啞劇,到北京成了一名老北漂,沒房沒車,一切從頭開始;50歲他進了健身房,開始健身;57歲,他再次走上舞臺,創造了世界上唯一的藝術形式“活雕塑”;70歲,開始有意識練腹肌;79歲,他走上T臺;他“火”了。80歲時他說,他還有夢,有追求。他說。當你說太晚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它可能是你退卻的藉口。沒有誰能阻止你前進的腳步,除了你自己。”
這個短影片相當勵志,一個有夢想的人,有一種內在的“精氣神”。他的氣質、格局和狀態與現狀無關,即使生活在社會底層,也依然能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切期望。瑞.達利歐在《原則》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能從木工中得到內心滿足的木匠,能輕鬆擁有和美國總統一樣美好,甚至比美國總統更好的生活。”
所以精神的高貴與身份無關,是一種內在的滿足與豐碩。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除了擁有和普通人一樣的世俗生活,你還有自己的“副業”,用來補全現實中的短板。也許你是現實中的乞丐,卻是精神的富翁。
周國平《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中寫到:今天我建議你們讀尼采,是懷著一個70歲青年的心願,希望你們不做20歲、30歲、40歲的老人。尼采屬於青年人的,我說的青年,不只是指年齡,更是指品格。青年的特點,一是強健的生命,二是高貴的靈魂,尼采是這樣的人,也祝願你們成為這樣的人。”
你看,鍾先生70多歲還自稱青年,我們有多少青年早早看破紅塵,望斷秋水,以老邁自居,未老先衰,未老裝老,未老賣老。做個有夢想的人,他們哪裡是老,不過是精神的早衰。說服自己乾點有趣的事情,未必會有回報,但你早活在別人的想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