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一、平庸無能的人身邊的人一般也都是毫無作為的人。

《一家子》裡的主要人物之一卡拉望先生是個極度平庸又自私膽小的人,三十年裡,他絲毫沒有反感自己一成不變的生活過。每天走相同的路去上相同的班,同一時間遇到每天都會遇到的相同的人,唯一的變化就是他們都在逐漸衰老。

他做的工作根本不能給他帶來成就感,他就等於在那混吃等退休。他每天在走進部裡大樓時,那副姿態就像一個即將被審訊、拷問、束縛起來的犯人,一副膽戰心驚的懦弱身姿。

他對自己的上司怕得要死,靠近他們就渾身打哆嗦。由於長期處於這種惶恐不安的狀態,他就形成了一種笨拙的舉止,見人低聲下氣,說話也神經似的口吃。

他的愚蠢腦袋除了應付他的機關工作,已經無法再對其它美好的東西心懷夢想了,即使這樣全身心投入到機關工作中,他也沒在這份工作上展現出什麼傲人成績,只能對比自己優秀的人心生嫉恨。

他對自己長久以來生活的城市都像個剛來旅遊的人一樣知道的不多,他傍晚在自己的城市散步,那神態彷彿一位遊客在異鄉里穿梭。他每天都會看報紙,但在報紙上看到一些事件和傷風敗俗的社會新聞都認為是胡編的,是拿來給人消遣的。正因為他會這樣想,是他自己腦袋淺薄對人性、對社會都不瞭解。他在工作上只聽差遣,自己是個保守派沒有任何明確地見解。

總得說來卡拉望先生就是一個折斷了翅膀半殘的人,而又在苟延殘喘努力生活,被人像畜生一樣對待的卻又不值得憐憫的可憐蟲。

這樣的卡拉望先生遇到的人也是和他一樣翅膀斷了。

他的母親———卡拉望老太太,一位九十歲的老太太。她是出了名的小氣,並且天天要和人吵架,還總像瘋子一樣地去罵人。罵站在門口的鄰居、罵蔬菜小販、清潔工和孩子。一天鄰居來向她媳婦借包澱粉,媳婦不在,她就罵鄰居是‘要飯的’,還把人家趕走了。

他的老婆———卡拉望太太,長得醜陋還不打扮,不認識她的人初看她都不知道她是個女的。極度地沒有人情味,上一秒得知卡拉望的母親死掉了,下一秒就把早已惦記著的死人生前的東西往自己屋裡搬。她每天的時間就是打掃屋子,腦子裡也是空空如也,卻是丈夫很多事情的嚮導。

他的朋友———舍奈先生,不知羞恥地用著知道僅一點的醫學知識,就讓人稱他“大夫”,並對自己特別自信,為比別人胡亂地診治著。卡拉老太太暈倒卡拉望先生請他過來診治。他左診治右診治後拍著胸脯保證人已經死掉了,人家老太太其實只是昏迷。當卡拉望一家已經給老太太準備好葬禮時,老太太卻又醒來了。他還不知羞恥地在卡拉望家大吃大喝,等到卡拉望因為真的以為母親死掉了想從他那裡得到一點安慰時,他反而不耐煩地找了藉口離開了。

二、人遇到傷心痛苦的事情除了不要直接對人訴說,其它什麼表述方式都可以。

卡拉望非常傷心母親的死去,他想尋得別人的同情和關心,於是哭喪著臉來到了自己經常光顧的咖啡店,那裡的老闆和客人都和自己互相熟悉。他原本以為別人看到他傷心的樣子會注意起他,會問候他:“咦,您這是怎麼啦?”可沒人在意他,咖啡店老闆得知他的情況後,依舊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熱情至極地做著自己的工作。

他來到了三個熟識的打牌的人身邊,對他們說:“我的母親去世了。”第一個用著一副漠不關心的人假傷悲的神氣,說了句:“唔,真糟糕。”第二個事不關己地搖搖頭。第三個的表情似乎在說:哎呀,就這點小事呀。”

咖啡店老闆是人追求物慾的代表,三個打牌人是人只有享樂而沒有感情的私慾代表,他們當然反應的是人的墮落,在只有慾望而沒有感情的人面前訴說感情不是自找屈辱嗎?

一個人有了想要訴說的感情,別把個個都當人似的跑去傾訴,你的感情有情的人若是能感受到自己就會試探性地來詢問了。主動地去和別人傾訴,沒搞清要傾訴的人本身是否慾望泯滅感情時,簡直是在冒險。一般來說人肯定是慾望大於感情的,這樣的話自己的感情反而弄得不值錢了。

三、慾望的確可以泯滅人性。

卡拉望老太太去世,她的媳婦是一點也不傷心,倍有精神的盤算著遺產的事。腦袋異常清醒地為喪事做準備,指示著卡拉望要做的每一件事。然後,就和卡拉望難商量著要去搬老太太屋裡的東西。那媳婦似乎早已在盼望著老太太死了,而卡拉望先生卻一直聽從著卡拉望太太的指示。沒有任何不憤表達出來,他大概也認可老婆的做法。在人追逐利益的資本主義社會里,人怎麼就可以把感情忘掉了呢?難道感情不是人的一部分?

人在追逐利益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如果因為追逐利益讓人變得不像人了,給了再多利益也不會有精神上得快樂了,自己只是活成了裝著利益而沒有生命的麻袋。

這樣的人生會是怎樣的?只會馬不停蹄地忙著往麻袋裡裝利益直到死,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誰擋自己裝利益就害誰,具體要那麼多利益幹什麼他們也不知道,跟同樣和自己只知裝利益的人比勝負吧。他們有失去什麼嗎?他們失去的是人的人生該有的幸福和樂趣,只有慾望沒有感情的人當然不會在乎這些。

最後的感慨:

人沒有慾望就不會前進,人沒有感情就不會有精神上的快樂,但慾望和感情控制不住時人就像禽獸和瘋子。還好,人還能有天生的理性,和隨著慾望和感情的變化而不斷學習得來的理性,讓人能夠區別於禽獸進步著而又能享受到精神上的快樂。

4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封存於記憶深處的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