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今年已經65歲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父親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變化,一直是那樣的高大英俊,依然保留著原來他那倔強、認真、不服輸、熱心腸的性格,只是皺紋越來越多了,腿腳各個方面也越來越不靈便,唯一慶幸的是,父親與母親一樣,身體康健,沒有大病,這也是在我心頭一直祈禱的事情。
在自己成長的路上,父親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也給了我最大的支援。雖然他沒能指點我學業與事業的發展方向,但這已經是在他能力範圍內的最大付出了,夫復何求?!
一、父愛,在背上
現在回想起父親揹著上下學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不慎得了支氣管炎,從此就開始了無休止的打針,以至於走路屁股都疼得不行。雖然學校就在本村,距離也就五六百米,但走到學校都很困難。為了不影響學習,從此父親就開始有了揹著我上下學的任務,每天接送兩次,從不間斷。到後來,病好得差不多而且不影響走路了,由於年少無知,也由於習慣了父親揹著接送,還傻傻地要求父親接送。
父親揹著我上下學,這是我小時候父親給我留下的最深刻記憶。現在想想,父親的背,是多麼的寬厚,是多麼的安全,又是多麼的舒服,他承載著我兒時的夢,裝載著父親的愛,也詮釋了濃濃的父愛。
二、父愛,在無聲中
轉眼間,到了中學。中學是在縣城上學,所以就在縣城找了個地方自己住,自己做飯,基本上是每個月回家見一次父母。從此也就不在父母身邊了,自己課後的學習就要完全靠自己了,沒有人監督,也沒有人嘮叨,還好那是的自制力比較強,學習一直沒有落下。
在這期間,父親隔段時間就會來縣城一次,然後等中午放學了就會帶我去飯館吃“好吃”的。父親話也不太多,也不會因為我的成績退步而訓我,或者讓我怎麼怎麼做,只會說:“管好自己,照顧好自己,該吃就吃,不要擔心錢的問題,爸爸會想辦法!”因為小時候家裡窮,父親這麼說完全就是為了解決我的後顧之憂。現在想想,父親那時候什麼也不干預我,無形中鍛鍊了我獨立自主的性格,於我來講,這種性格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於父親來將,他那時候也沒有想那麼多。
就這樣,我自由自在的度過了初中和高中。而在中考和高考前,父親更會到縣城讓我到飯館吃“好吃”的。吃飯的時候,父親從來不說學習上的事情,其實他也知道中考,尤其高考重要,雖然嘴上不說,但在這個時候來也是在表明一種立場,就是不需要過多言語的支援,一種無聲的父愛!
三、父愛,在回家的路上
上大學後,就離開了家鄉。有時暑假不回家在外面兼職,但春節我一定會回家的,因為不是看重這個節日,而是我覺得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裡陪伴父母更重要。每次回家前父母總是準備好好吃的等我回來。在回家的的當天,父親總是會不停的問到哪裡了,生怕我到站了接不到我。雖然他這樣問我到哪裡了吧,其實他早就到我下車的地方等我了,冬天那麼冷,總是勸他不要那麼早,而他總是不聽。這就是父愛,不會讓你有過多的等待!在回家的路上,父親會講一下村裡的事情,我也順便了解一下村裡的情況。
工作後,其實自己完全可以打車回家,但是父親已經習慣了接站,每次要說打車的回去的時候,明顯能聽出電話那頭父親微微的失落感。所以,現在也不敢說了,每次回家還是讓父親接。還是同樣的地方,還是那麼早的等待,只不過現在多了一個人而已。
父愛是一縷陽光,讓自己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父愛,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只會陪著我們慢慢變老。父愛。。。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