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有個人問我,為什麼人年紀越大越愛罵人?
原因很簡單,當你還小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世界是有解的,問題大多在自己身上。
當你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你會發現問題是存在的,但是解法不一定是存在的。
你或許啥都做不了,當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至少還能罵一句TMD,這就是TMD生活。
罵人雖然可恥,但真的有用。
罵人是成年人生活裡,把痛苦轉化成快樂最便宜的手段,是精神勝利法。
罵人很爽,爽的事情大家都想做。
但是架不住現實和道德的約束,大多數時候我們不能罵人。
這時候就誕生了我們需要看別人罵人的需求。
潛意識裡,我們喜歡看別人罵人,覺得終於有人替嘴笨的我們發聲,替我們戰鬥,替我們痛斥命運不公、人生無常,怒罵對手菜得摳腳。
實際上,他們這種聲張,不過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爽劇”表演。
所有流行的觀點或者論調,本質上都是利益的體現,要麼是物質利益,要麼是精神利益。
包括我嗎?
當然包括我!
前段時間,大家在罵男人和罵女人的事情上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的結果應該是罵男人和罵女人,大家五五開才對,但現實的社交場中,罵男人顯然比罵女人更有市場。
在罵男人和罵女人這件事上,除了鬥士,還有叛徒。但是更多的是,有人在騎牆。
有人把罵男人做成了生意。
這些人,甚至大部分就是男人。
2
為什麼罵男人可以是生意,但罵女人卻不是?
是不是生意,先看利益驅動大小。
無論是花錢支援,還是網路聲援貢獻流量,這種原始的利益驅動,才是流行趨勢的風向標。
我這麼辛苦的罵人了,起碼得有人買單吧。
第一,相比男人的扣扣索索,女人的錢更好騙。
就習慣而言,絕大多數男性不會追著看一個人罵女人,這與我們幾千年文明的教化相悖,如果這樣做很可能會被認為有問題。
並且,眾所周知,男性處在消費鏈的最底層,連狗都不如。
無論是罵哪一方,都別指望他們會為此付費。
白嫖文化才是永遠滴神。
這時候你要做生意,你覺得你會罵誰?
大家用腳投票作出了選擇,罵男人自然變成了一種流行。
看似是價值觀,其實只是金錢觀。
現實中,性別是一個二元選項,罵男人和罵女人,有且只能選一樣。
討好一個群體的行為,意味著會得罪另外一個群體。
對於得罪另一個參與度低、消費力差的群體,罵男人一方對罵女人一方几乎是碾壓式的。
在聲量和消費都佔據了優勢之後,罵男人更是從流行變成了一種財富密碼。
罵人還能賺錢,豈不美哉。
3
第二,比起罵男人,罵女人的路徑更加複雜。
整個男權社會和約定俗成的文化,都將女性長期放在一個弱者的位置上。
因而女人罵男人,具有天生的反抗性,甚至可以被看作是社會進步的象徵。
在罵男人的路徑上,女性更是可以直接進行無差別的機關槍掃射,並獲得其他女性的快速響應和擁躉支援。
但是反過來,男人罵女人就沒那麼簡單了。
首先是師出無名。
長久以來,傳統文化中對男人的教育是“好男不跟女鬥”。
倡導的是“男子漢頂天立地,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我不知道別的地方咋樣,我反正從小受到的教育是,欺負女孩子不算個男人。
其次,男女天生體力上的差別懸殊。
即便男人被女人罵幾句,打幾下,也造不成多大的傷害。
有很多男人甚至會把這種小拳拳錘你胸口,當成是一種情趣。
當然,蛋蛋除外。
但是反過來,變成男人打女人,這就是大事兒。
還有,在罵女人的路徑上,如果不涉及具體的情境和特例,男人罵女人通常意味著欺凌弱小,要被集體唾罵圍剿。
罵贏了,你算什麼男人。
罵輸了,你算什麼男人。
即便有了明確的指責女人的理由,也應該先透過罵男人,再去指責女人看男人的眼光有問題,用這樣的方式達到批判的效果。
譬如潘金蓮,即便面對這樣一個虛構的特例,大家也不能一上來就指責她“大郎,起來喝藥”的過失,而應該先把迫害她的那一堆男性挨個數落一遍之後,強調她也是受害者,然後再去陳述她遇人不淑,指責她走上了失足婦女的不歸路。
一句話,從技術含量上。
罵女人需要講因果,但是罵男人只要講報應。
罵男人確實是不需要太多技術含量。
4
第三,罵男人其實都是罵給女人聽的,並不會真的得罪男人。
現在所謂流行的“罵男人”,無非是說了女人們想聽的話,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對男性的攻擊和傷害。
我們常說男女是平等的,這話沒錯。
但是男女從生理到心理上的機制,是完全不一樣的。
換句話說,男女雙方所享有的權利和被要求的標準完全不同。
這就好比,一個男人無法指責一個女人沒有風度,一個女人也根本罵不到一個男人不純潔,這種責罵只會讓人覺得很奇怪,而不是感到被羞辱。
你這個沒有風度的女人,你這個不檢點的男孩。
是不是聽起來不僅不狠毒,甚至還很可愛?
現在比較流行的罵男人話術,無非集中在男人好色,自戀,自我感覺良好,油膩這幾方面。
這種就屬於玄學攻擊,而且攻擊的還是男人的臉皮。
作為男人,我想說,這東西根本戳不破我的臉皮。
從進化角度來說,出於繁殖本能,男人需要廣泛播撒DNA,留下後代。所以男人就是天生好色,喜歡年輕有生命力的肉體。
可以說,天性上,男人就更加自我。
對整個男性群體來說,他們看重的也從來不是面子,而是裡子。
面子丟了,完全可以用裡子掙回來。
就跟朱元璋一樣,當了皇帝,哪怕是剩菜剩湯也是珍珠翡翠白玉湯。
男人一旦有了裡子,根本愁別人不給面子。
真正對男人構成羞辱的,是批評他們的裡子,批評他們事業無成,沒錢,貢獻的社會利益的不達標,連家人都照顧不好。
這才是羞辱。
但現在,其實這種都未必構成羞辱了,因為廢物文化已經很流行了,你說的都對,我就是廢物。
很多人對社交網路上這種“罵男人”生氣,很多都是裝的。
目的很明確,就是反炒,蹭流量。
真讓人氣的,根本不是那幾句無關痛癢的批評,而是帶頭罵男人的意見領袖們表現出來的那種姿態——一副“我看透你們這幫男人了”的樣子。
更讓人氣的,是“完全沒有說到點子上,我其實還可以更壞”的叛逆之魂在熊熊燃燒。
5
第四,傳媒語境中的罵男人,並沒有真的搞性別對立,只是興趣消費。
很多人批評這種論調的流行,是在大眾中間搞性別對立。
這就屬於庸人自擾了。
流行這種東西,就是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
整個社會其實並不存在真正的性別對立,只有在網上大家拳頭打不到的地方,才有性別對立。
現實中,只有歧視。
所有的對立的終極,都是一種利益對抗。
所謂的性別對立,無非就是大家都想佔便宜。
無論是罵男人還是罵女人,大家不過是想透過種這種貶損一方的方式,好提高自己在兩性關係中的地位。
講真,罵,真的有用嗎?
卵用沒有。
即便天天跟唸經一樣的罵,對當前社會的男女問題也沒啥影響。
男女問題的癥結在整個社會問題,而社會問題的背後又是龐大的利益問題,這更是跟性別無關了。
因為核心根本不在兩性關係上,而是在財富自由上。
從這個角度講,不管是罵人的,還是反駁的,都沒病。
但都想要治病。
這個世界從來只有一種病。
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