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無論歲月怎樣更迭,時光總不能帶走一切,至少還有回憶。

風將往事吹起,從眼前落到心底。一九六四年,新學期開始之際,擁擠的人潮人海中,我們五十四名新生在鞍山市第二十四中學匯聚。

一起走過的半個多世紀,那麼深刻,那麼清淅,從不曾忘記。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八個大字規規矩矩站在黑板上方。做共產主義接班人是紅領巾風雨不改的理想。刻苦專研,認真學習,託著下巴思考問題。背不下來的文言文,弄不會的數學題,讀不成句的俄語,杄在那尷尬的樣子刻在成長的記憶裡。

二十七套桌椅記得我們如何淘氣,課桌中間劃上深深的痕跡,“過去往那邊點,你過界了……”, 女生氣得掉淚,男生暗自得意。涼亭山下不大的一塊場地,我們曾在那裡帶著夢想吶喊,飛奔,爭奪冠亞軍,也曾在那裡文藝匯演,載歌載舞慶祝自己的節日。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場面常浮現在夢裡。

不堪回首的那段往事長在肉裡。教室、課桌被糟蹋的不成樣子,撒野、造反、著了魔一樣把老師弄成批鬥物件;走南闖北大串聯,“我們要見毛主席……”,天安門前金水橋邊擠丟了鞋子。心在流浪,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生活真是最好的編劇,我們就是最劣等的演員,一場滑稽的惡作劇結束在我們未成熟的青春期。

回憶的分分秒秒眼眶都是溼潤的,上山下鄉第一時間把自己裝進知青的名單裡,剛剛十七歲的我們獨自面對風雨。在沒水、沒電、沒路的山溝裡真實的體驗原始公社的田間勞作。苦、累、想家,山谷裡的風陪我們哭泣,風啊!帶我們回家吧,我們想爸爸媽媽。

生活逼我們一夜間長大,煤油燈下縫補衣裳,灶臺邊劈柴做飯。山腳下扶犁鏟地、播種收割、養蠶圍獵;走家串戶說服動員,把無知的山裡娃拽出家門,在山洞裡教他們唱歌識字;背上藥包拿起銀針,翻山越嶺上門給老鄉送藥打針……漸行漸遠的曾經歷歷猶新。

映山紅花開了,山泉畫下一條條小河,早晨、露水、花兒,靜靜地拔動心絃。蝴蝶跳著動情的舞蹈,火熱般地傳遞滾燙有力,兩對同學相愛了。還有一對幼稚鬼,大家公認的帥男靚女,走了二十里山路默默無語,美好本該繼續,天不做美,風水大師不給力,遺憾!“家庭出身”終止了愛的旋律,曾經燃燒的青春歲月寫在了日記裡。

坎坷中練筋骨,蹉跎中寫青春,企盼中同學們先後離開小山村去求學就業。有的去了盤錦油田,有的去了攀枝花鋼廠,有的去當兵,有的去上學,有的回到故鄉進了鞍鋼。告別了!大山小河訴說著記憶的斑駁。再見了!老同學,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寫過的名字永遠不會忘記。

相信後會有期!

推開人生下一扇門,在祖國最需要的時間、節點、崗位上擔起重任,不忘初心,向時間示威,向貧窮挑戰,成為祖國發展建設的白領、骨幹、精英。從三小一道走上辦事處黨委書記崗位,從普通戰士成長為軍醫,發明創新收錄鞍鋼名人名錄……從沒想過,五十四名同學中有大學老師、藥劑師、高階工程師、註冊會計師、園藝師、國家一級廚師、優秀技工、還有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人,活的透徹,足夠出色,時代成就了我們一代人。

這代人創造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奇蹟,讓不可能成為可能,每一次閃光,令世人驚歎。我們親歷了祖國經濟鉅變,見證了國家從“一五計劃”到“十三五計劃”的每一筆濃墨重彩。父輩們沒經歷過的,以後再也不會有的經歷,是我們最珍貴的履歷。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皺紋已爬上額頭。遺憾的是,走著走著十一張熟悉的面孔悄然離去,有時會老淚縱橫。欣慰的是,純真的同學情在時間色彩中品味出濃濃親情。興奮的是,今天的祖國如東方巨人,站在高階遙遙領先,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甜蜜,我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閉上眼睛找個座位,梳理我們走過的大半個人生,曾經來過,曾經年輕,曾經執著,曾經感動。翻開自己書寫的一頁頁、一章章、一段段、一行行無法忘懷的往事早已成為皺紋裡的記憶。

3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20個1分鐘就能完成的生活好習慣,你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