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呢,整體上是為了讓自己緩緩,不只是身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因為,我發現,如果僅僅是寫國企內那些好的、壞的事情,把自己寫小了,特別是思維和格局寫小了。大家看到的,也僅僅是術,格局、視野、心情也會越來越小。
短期來看,好似有用,就類似新掌握excel的一個技能似的。長期來看,我們都會陷入一種迷失。對自我、對未來的迷失。
我想,大家最關注的,和我自己一直在經歷、一直在覆盤的應該差不多。
那就是,作為一個從小縣城出來的小鎮青年,到大城市上學、工作、生活,一步步是怎麼走過來的,有哪些得與失,在我們迷茫到深夜不能入睡、在我們焦慮到點燃一根又一根香菸時候,哪些東西能從我們腦海裡一閃而過,給我們提供解決困惑的思路。
本質上,為大家,也是為自己,梳理一下,覆盤一下,高質量輸出,我想,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所有人,再次讀到時候也會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有時候,我會跟我物件開玩笑,在某個“黃埔軍校”的國企中埋頭苦幹7年,抬頭看周邊同學,公務員的升官了,做生意的發財了,炒茅臺的牛逼了,做微商的財務自由了,甚至開菸酒店的同學也車釐子自由了。
那我收穫了什麼?在“黃埔軍校”從一名學生成長為了“教務處長”(中層領導),然後在離正處崗位最接近的時候,放棄了積累,從新開始。
是因為累、是因為出差、是因為由於空降了幾個領導不適應環境了等等,都是原因。
我要離職的時候,婉言謝絕了一把手的挽留,帶著很多人的不理解,甚至類似單位開出了更高的價碼,也沒有接受。
可能內心深處,是累了。
更是不甘心一輩子這樣。
人,總要經歷一些不同,人生才有滋味。
總待著一個圈子裡,集體無意識,會溫水煮青蛙,會逐步被精彩繽紛的世界甩在背後。
今天聊個工作中的小心得:
我之前給局級領導當過三年的秘書。
從剛開始在秘書處裡偶爾給領導寫寫邊邊角角的文字;到後面逐步寫一些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的大稿;再到最後欽點給領導寫大會會議、重要彙報的個人講話或發言。
一步步走來,其實秘書處裡,學歷比我好的、文采比我好的、做事兒比我靈活的,比比皆是。
但為什麼到最後,領導總是選擇我。
結合領導的片語之語、同事的看法和自己的總結,主要還是我的文字比較有思想,同時能把握好度。
有些時候,恰到好處地提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觀點,但措施很務實、可執行;
有些時候,看似標題不新,但涉及敏感問題時,文字是準確的,處理的方法是有高度的;
有些時候,議而不決的長久問題,再提出來,放的位置比較準、語氣比較恰當。
以上,無意中符合了國有企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參會者聽來,也覺得領導講話有高度、有措施還接地氣、很真誠。
當然,我也是很真誠寫的。
所以,能屢屢得到領導首肯。
這個寫作能力,在我仕途發展上給了我一臂之力,也在領導圈、秘書圈、宣傳圈樹立了個人品牌。
再到後來,兼職了領導的生活秘書。
說是生活秘書,其實就是大秘,經常跟著領導去出差。
跟領匯出差注意什麼等,以後有空再聊。
今天想表達的是,上文我已經說了,我不是最靈活的,那為什麼領導喜歡帶我走。
說出來不好意思。
因為靈活的同事,總是把發生的問題、犯的錯誤提前處理的乾乾淨淨,不讓領導看出來。
而我,由於出身小鎮,總覺得要對領導“掏心窩子”,不能“瞞著領導”,我犯錯誤之後,如果這個事情可能影響後續工作,我會馬上主動承認錯誤,並將自己的解決方案彙報,請領導指示;如果不影響後續工作,我會先自己權衡解決,找最近時間裡領導方便聽此類彙報時候,主動溝通。
頭兩次,領導可能覺得我有點傻,還有異樣甚至不滿意的眼光;時間長了,領導發現我很可靠,用心做事,但不多事兒不多話,而且有突發情況能及時溝通,關鍵時候不會擅作主張,對我便更加倚重。
後面,在認真工作幾年之後,在領導大力推動下,我也有幸晉升。
其實,最後關鍵就是想跟大家說:在領導身邊,不妨做個傻子。
傻傻的工作,傻傻的奉獻,不爭不搶。
因為我自己在領導崗位上幹過,其實每個人的能力、狀態、性格,從上看看得很清楚。
我自己最關心的,不是那種跳來跳去、邀功請賞的人,是那種坐的住能幹活、穩得住不爭功的人,這樣的人,培養起來,才能立得住。
也很懂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