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周圍總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活得清醒而認真,無論別人說什麼、給什麼建議,他們總能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哪怕偶爾會有修正的時候,但從來沒有轉換過賽道。

但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的本事。

我們就像那隻被蝴蝶迷下山的小猴子,看到桃子就摘桃子,看到玉米就掰玉米,看到小兔子就想和兔子玩,最後兩手空空地回了家。之所以會以三心二意的態度對待生活,無非是我們認為總有更好的東西在前面等著我們。可是前面的真的更好嗎?我們真的能得到嗎?我們對自己的能力總有迷之自信。

歸根到底,這和人的認知有關——它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如何審視自己的目標。

周嶺的《認知覺醒》一書裡,他這麼剖析:

“年輕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會覺得自己的將來能有多差,認定美好的生活會自然到來……然而現實並不總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在這份十足的信心陪伴多年之後,大多數人發現自己並沒有變得特別,而是在不斷地服從社會規則和應對生活的煩惱,開始隨波逐流……”

想讓自己從渾渾噩噩的狀態中覺悟,並堅定地朝著自己期望的目標前進,不妨看看周嶺的《認知覺醒》。

在這本書裡,周嶺講述了:大腦構造、潛意識、元認知、刻意練習、深度學習、關聯、反饋這7大底層概念。在他看來,一個人想要認清自己,可以透過大腦構造、潛意識、元認知三個方法;想了解和認知這個世界,可以用練習、深度學習、關聯、反饋四個方法。人能夠做出改變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在看清自己、認識世界、洞悉底層內在規律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力、專注力、自控力、行動力和情緒。

一、能自我控制的人,更能掌控自己人生的方向

在“奇葩說7”裡,劉擎教授說,我們人天生就是認知不對等的生物,我們常常知道自己不要的是什麼,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意識到自己當下在做什麼,將來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人,但現代社會卻也給了我們許多試錯的機會,我們可以逐步確定自己想要什麼。

可為什麼大多數人確定了自己要什麼,還是沒辦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呢?

大學畢業,同學小A選擇在廣州工作,在他看來,大城市、高薪資、好福利,這些都是“未來可期”。可半年後,他選擇離職。他說,一天從早忙到晚,工作又瑣碎,每天回到家就“葛優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第二份工作,他選擇了工資沒那麼高,但能讓他有更多可支配時間的活兒。他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晚上回家看一部電影或者讀書,每週3次健身房……他說,這些安排一週兩週還可以,到了第三週,他就堅持不下去了。

無論是整天渾渾噩噩地忙碌,還是立flag最終卻實現不了的無奈,其實都是自我控制力不強的表現。

周嶺在書中說,我們天然會被潛意識控制,凡事都會下意識選擇“easy模式”。可是,那些能夠根據環境選擇更有意義行為、賦予目標更強烈價值、擁有更強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往往才是取得更高成就的人。

那麼,我們該如何成為控制自己人生的舵手呢?

周嶺提出了一個應對策略:“在選擇的節點審視自己的第一反應,併產生清晰明確的主張。”

一件事情、一個階段或一天開始或結束的時候,都是“選擇的節點”,它決定了我們能否掌握自我控制的主動權——如果任由本能左右自己的行為,我們自然會選擇娛樂。在這個節點上,我們把自己接下來想做的事現在腦子裡過兩遍——第一遍往往是本能,過兩遍是為了讓理智佔主導,讓自己“想清楚”。清楚之後,我們需要產生“明確的主張”,例如接下來打算看書,那就必須具體到哪一本書、書中的哪一個章節、看多長時間 。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迷失在這“花花世界。”

在書裡,周嶺將這個過程總結為3種方法:

1、針對當下的時間,保持覺知,審視第一反應,產生明確的主張;

2、針對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時刻明確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3、針對長遠的目標,保持思考,想清楚長遠意義和內在動機。

每一次的自我剋制,都是對自己的一次審視和自我控制。行走在人生的大海上,我們只有控制住自己,不被海妖的歌聲迷惑、不被跳躍的海豚誤導,掌控好人生的舵,才能到達自己想要去的“新大陸”。

二、深度學習,才能找到人生好出路

在讀周國平先生的《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時,有一位共讀的小夥伴說,在讀書的時候,聯想到了婆媳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整個人豁然開朗,而每次在她困惑的時候,重讀這本書總能找到答案。

都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在這本書裡,看到的不是人際關係,而是自己對生命的態度、對信仰的看法、對人生目標的抉擇。

從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到選擇回老家996,再到後來自己創業的007,我也很困惑,每次在自己人生關鍵的節點上,都有人推著自己前進,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固然有了“走一步算一步”的輕鬆,可我似乎又是在走著別人幫我安排的路上,這是我想要的嗎?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給了我第一個答案:關鍵節點上的選擇,要看和自己未來的規劃是否一致。

周嶺的《認知覺醒》給了我第二個答案:假如每一個的人生階段目標都很輕鬆就達到,那就該警惕:成長打破惰性,每一次的進步都是和本能作鬥爭的結果,假如每每都輕鬆,那很可能是自己潛意識裡就選擇待在舒適區,放棄可以做出改變的拉伸區。

假如我們想要磨練自己的理智,給未來更多的可能性,就需要主動走出讓人頹廢的舒適區,暫別得隴望蜀的困難區,先在中間過渡的拉伸區走一遭。而打磨自己、培養新知識技能的最好方法,莫過於在拉伸區進行深度學習。

周嶺在書中提出了深度學習的三個步驟:

1、獲取高質量的知識:高質量知識意味著放棄快餐式的學習,將快學、多學帶來的安全感轉化為接受挑戰、直面困難——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選擇直面而不退縮,才是一個人進步的開始。

2、深度縫接新知識:將學到的知識記錄下來對個人的提升沒有太大的幫助,真正起作用的,是將新知識和舊知識進行聯結,把學到的東西轉換成已有認知體系中的一部分。

3、輸出成果去教授:心裡想得明白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觀點。教授和縫接能互相作用,進而鞏固“學”——“教”是最好的“學”,如果一個人能用簡潔的語言告訴別人自己學到的東西,說明這樣東西已經被消化了十之八九。

一個人只有在某個領域積累到足夠多的知識,掌握到足夠多的技能,才能有底氣衝刺自己期望的目標,而這,就是深度學習的最終目的。

三、行動當然重要,但行動方法更重要

你有哪個堅定不移的flag是最終被實現的嗎?我有。在某一個英語學習平臺上,我做了99元打卡100天的承諾,在這100天裡,我看完了3本英文小說。但是100天過後,我就再也沒有拿起過英語書。而這段強制時間的後遺症,就是我在好長一段時間裡,一看到英語單詞就煩躁。

我們誰都知道,“期待”、“盼望”都只是空想,想要做自己時間的主人,讓自己獲得改變,最終的落腳點在“行動”。可大概我們都沒想到,一旦“行動”過了頭,我們很容易就選擇放棄。

周嶺在《認知覺醒》裡,提出了一個悖論:

“當自己從來沒有主動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以為做成一件事很容易,於是生出許多不切實際的慾望和想法,而慾望越多,就越做不成事。”

這就好比每年年初,我們立一籮筐的新年flag,可到年末一清點,真正實現的寥寥無幾。凡事都要適量,行動也如此,因為我們能做到的,真的很少。

要讓自己每一次行動都落在實處,讓每一次定下的目標最終都能完美達成,我們需要先審視自己的行動量——只有確定自己的某種努力,足以讓事情做出改變的時候,我們的行動才算是有效的。而要做到這點,我們需要對自己抱有更大的寬容和耐性:如果什麼事情都能一蹴而就,那人為什麼要努力,躺贏不是更好嗎?有這樣的態度,我們就能用更成熟的心態包容自己的笨拙。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將“改變”看成衡量自己行為是否落到實處的標準,我們的視線也將更聚焦,甚至能打破“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做不到”的魔咒。畢竟,在這個“魔咒”裡,衡量我們行為效果的是“做到”,而不是“改變”——這正如周嶺說的“真正的成長不在於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於自己改變了多少。”凡事以改變為標準,我們的成長路線也就更加清晰,這才是用行動改變人生的好方法。

996或007的時候,我們會抱怨時間不由自己安排,可是一旦有大片的空白時間,我們也依然安排不好自己的時間。與其說渾渾噩噩的狀態由環境決定,不如說是內在認知不足引起的。在周嶺的《認知覺醒》裡,大腦構造、潛意識、元認知、刻意練習、深度學習、關聯、反饋這7大系統互相作用,它們構成了我們改變自己人生的可能。

5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