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有書君比較認同這句話。

因為人跟人脾氣秉性、工作生活環境、認知水平和思想意識都有不同,人既然成熟了,不爭論、不抱怨、不解釋。

說到底,有的人是不能、有的人是不願、還的人是不必解釋、抱怨、解釋。

1.沒辦法的“不爭論、不抱怨、不解釋”

生活中會有好多事情,可能存在誤解。有的東西你越描越黑,越解釋越解釋不清楚,懂你的人無需要解釋,不懂你的人解釋也沒有用,有些事真的不必解釋,不懂你的人不聽你的解釋,所以乾脆不解釋。

有人認為遇到問題,有不同意見必須要爭論,其實看你處於什麼位置,如果是老闆跟你提的要求,為表現自己很有見解而爭論沒有意義,遵照執行既可。

《史記》裡記載,劉邦給人沒什麼本事的印象,遇到事情總是問別人“如之奈何?”(這該怎麼辦?)張良及其他人就會告訴他要怎麼辦?他就說“善”(好!)

給人能征善戰、力能扛鼎的項羽卻只聽過別人的一次意見,那個人告訴他:你總是屠城,那些投降了的人不想死,就只有奮起抵抗。”而平時都是他做主,別人只有聽從他的安排。

最終,看似沒有本事的劉邦戰勝了能力超強大的項羽,建立了漢政權,而項羽則“無顏見江東父老”烏江自吻。

只因劉邦從來不輕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爭論,別人有被尊重的感覺,願意為他賣命出力,而項羽身邊的人誰都不敢反對他,不願意誰爭論,因為心胸狹隘剛愎自用項羽失敗了。

2.被迫放棄“不爭論、不抱怨、不解釋”

如果是平等的關係,所處的環境不同,爭論也沒有什麼用。比如“夏蟲不語冰”,沒見過的事情你再跟他說也沒有意義。

記得有書君小時候去姨媽家看到籃球場邊出雞樅菌,回去後跟小夥伴們說了這事,可沒有誰相信,反而認為是說謊,這件事情曾經令自己心中非常難過。

確實大家都沒見過,大家只見過長在野外山裡的,而姨媽家是因為住在新建成的單位球場邊,符合野生環境的條件,問題是有書君自己也解釋不清楚。

因為大家都沒見過,你再說也只能是雞同鴨講。成熟之後才知道遇上這樣的事情時,用不著爭論,因為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一笑而過就行。

認識限制了人的想象,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往往成為產生矛盾的源頭。

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方式。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源於“認知模型”的不同,一個人的認知層次,決定了他看世界的高度,這個時代,認知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壁壘。

認知上的突圍,才是一個人立於不敗的根本,是走向更大成功的途徑,不要對爭論能出結果抱過高的期望。

在不同認知水平下,人們在有些事上爭論是毫無意義的行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3.達到境界“不爭論、不抱怨、不解釋”

一個已經能夠洞悉世事的人是絕對不會輕易跟別人計較而爭論不休的。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是你想象的那麼順利,抱怨不解決問題。

你抱怨,別人沒辦法幫你解決問題,抱怨多了,人們慢慢都離你遠去。在親人面前抱怨只會給親人增加心理負擔。

遇見任何事,而是想去如何解決而不是去抱怨,因為抱怨沒有用,只會影響自己和旁人的心情。

抱怨得越多,想拒絕接受你負面情緒的人會越遠離你。

爭論是非要看場合和必要性。

解釋真的可以解除誤會嗎?不一定。與世無爭的心態和對待非原則事件,最好求大同存小異,利於團結和睦。

如果雙方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小事就不會成為人們爭論的事,有時候無關緊要的事,自己肚量大就不必計較。

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是據理力爭,而是該出手時就出手,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擔當。

遇到不涉及原則的事情,可以表述自己的觀點,但沒必要去爭論,為誰對誰錯爭個你死我活也是讓人無語的事。

尤其是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家人爭吵不休,為了工作上的事傷了和氣,爭輸了心情不好,爭贏了也沒有什麼意義,在外面,為點小事跟八杆子打不著的人面紅耳赤不值得。

要懂得“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人心寬用不著抱怨,更不必爭論。

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愛抱怨?是不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還是自己總會遇到一些令自己不滿意的人和事,總是氣憤得要想說清楚?

不爭論、不抱怨、不解釋是心有主見,面對不值得爭論、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看法,爭論沒有意義,不如保持沉默。

不爭論不抱怨、不解釋,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就沒必要抱怨,抱怨也毫無意義。

不抱怨,不爭論,不解釋,既是一個人的境界,也是一個人成熟的體現。不抱怨,不爭論,不解釋,也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境界,是一種超塵脫俗後的成熟。

所以有書君覺得人生最大的成熟就是和光同塵,“人成熟了不爭論、不抱怨、不解釋”這句話是比較對。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34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人的一生要去世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