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這是《成年人通透法則》系列的第三篇,這個系列重在個人成長,自我提升,人性博弈方面。

一,人生再難,不要讓自己活成了笑話。
有人總是說,為什麼道理都懂,可就是過不好這一生?答案是道理都懂,但明知道那是錯誤,卻明知故犯,做不到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
明知道不能說的秘密不能隨便說,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和別人說了,說錯話受過苦頭才會剋制。明知道有家庭有孩子出軌是錯誤的,但有些人就是要等到一地雞毛,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笑話才明白代價何其大。
是錯的話就不要說,明白是錯的事就不要做。大多數人的試錯成本太大了,很多事真的不能以“我沒做也太吃虧了”“我就想試試”這樣的說辭試圖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
明知道是錯誤的就應該把想法扼殺在萌芽中,學會剋制,學會遠離。因為很多事是不可控的,哪怕是規劃的再好,也會有意外發生的可能。

二,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兩件事:讀書和健身。
年紀越大,你會發現長期讀書閱讀和健身帶來的效果是顯著的。當你發現你身邊的人總是貶低你,沒有人支援你,當讀書會發現你的經歷書裡都有,彷彿你透過讀書遇到另一個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哪怕現在工資很低,工作不怎麼樣,有好的身體好的體力就有熬出頭的可能。放平心態,鍛鍊好身體。
三,成熟的人:不對他人抱有過多的期望和幻想,懂得自我拯救和自我承擔。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他人抱過太多的期望,收穫到的是更多的失望甚至是絕望。戒掉對他人的期望和依賴,是一個成年人人格獨立的第一步。
越長大越懂得權衡利弊,理智思考不是壞事,這會讓我們少走彎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選物件,選配偶,做決定,什麼時候結婚生子等都是要謹慎,而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四,做人可以有點心機,但不能陰毒,做違背法律,底線的事。
防人之心不可無,心機不是為了對付他人,而是為了自保。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時,可以使用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不能做惡意傷害他人,違背法律和底線的事。
分手見人品,離婚見人性,人在利益面前沒有性別區分。
人要有基本的自保能力,如果沒有隻能被他人吃定。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說話做事都要謹言慎行,遵守法律法規,說話做事都要對自己負責。

五,一個人的路,走的慢不要緊,主要是要走的穩,走的長久。
不可否認,流量時代,太多的人為了流量而譁眾取寵,做一些擦邊球的事。長此下去,這樣的路是走不久的。
同理,我們做人做事,在事業感情上,亦是如此,要走長遠之路,考慮長遠發展,能經受的住時間和現實的考驗。
六,注重修煉內功,有個人品牌意識,懂得打造自己的影響力。
在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沒有能力的人是會被社會淘汰的。光有學歷,沒有能力如今也是行不通的。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要有自己的個人品牌意識。哪怕你只是懂得做飯,把做飯的方法分享出去,也是一種輸出。
懂得輸出,懂得分享,懂得利他,這樣的人值得被他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