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今日的事情,盡心、盡意、盡力去做了,無論成績如何,都應該高高興興地上床恬睡。——三毛

1、

前不久,知乎上有個問答火了!

為什麼成年人總容易在零點之後崩潰?

對於成年人而言,白天的你是屬於生活的,你是領導、員工、妻子、父親,你需要帶領團隊、恪盡義務、成為榜樣;唯有到了深夜,你才是屬於自己的,那些在白天無處安放的委屈,那些不能被他人窺見的軟弱,那些瑣碎的情緒和遙遠的夢想,才敢湧上心頭!最重要的是,夜晚總能收留我們的眼淚、傷痛和無助。

是啊,這就是成年人的日常——白天,努力扮演好一個又一個的角色;只有到了深夜,才有時間停下來想想自己。

幾天前的一個夜晚,我寫完日記,已經零點了,朋友丹丹突然給我發來訊息:“睡了嗎?”

“沒有。”我說。

她發來一個哭笑的表情:“怎麼?是和我一樣心痛地睡不著嗎?”

我回給她兩個哭笑的表情。

丹丹和公婆住在一起,老公在外地打工,她一個人一邊帶孩子一邊開著母嬰店,本來進貨、補貨、整理庫存的工作就夠讓人勞心費力了。

又因為現在網購早已成了人們的購物習慣,在網上買東西既便宜又方便,所以她的實體店生意做得很艱難,來照顧她生意的大多都是熟人,還經常和她講價,這讓她倍感壓力。

工作讓她忙得焦頭爛額,孩子也不讓人省心,婆媳關係、夫妻感情也是各種小問題、小摩擦不斷,很多個夜晚,她躺在床上,睜著眼睛到天亮。

她說:不知怎的,很多個夜晚,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就開始隱隱作痛,白日裡積壓的情緒就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眼睛就像關不上的水龍頭,嘩啦啦的眼淚止也止不住地往下掉,把枕頭溼了一大片。

心就像是一個水晶球,被扔到了地上,碎片滾落了一地,胸膛裡黑乎乎的冒冷氣,我只能跪在地上,把碎片一片片的收集,把心慢慢地拼湊完整再塞回到胸膛裡,這才又活了過來。

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只能做一個忠實的聽眾,我們聊到兩三點,最後她說:“好了,心裡終於舒坦些了,我們都睡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托馬斯·卡萊爾說: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難以入眠的時刻,這樣的時刻經歷的多了就會發現:除了自我安慰、自我接納、自我調整,並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可以巧妙地規避內心的焦慮和痛苦。

但好在,天再黑,也有亮的時候,夜再長,也終會迎來黎明的萬丈光芒。不管怎麼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希望我們在睡前能夠原諒一切,醒來不念過往!

睡前,原諒一切,是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畢竟,星星偶爾也會被雲層遮住。醒來,不問過往,就像從沒摔倒過一樣奔跑,像從沒有失去過一樣...

2

周國平曾說:人應該有兩個覺悟:一是勇於從零開始,二是坦然於未完成。

年紀越大,經歷的越多,心裡擔負的也就越多,這時就越需要一種能力:清零的能力。

只有將往事清零了,才能心無掛礙,才能重新出發。

週末,和朋友一起吃飯聊天,大家忽然說起曾經的戀愛經歷。

朋友A說起了自己的一段感情經歷。

那是她大學畢業後的第三年,她過年回家,家裡給她安排了一個相親物件,對方是一個兵哥哥,她一見傾心。

兩個人一起逛街、看電影,很快就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決定第二年過年結婚。

過完年,兩個人一個回了部隊,一個回到了工作的城市,慢慢地A覺得哪裡不對,雖然她知道兵哥哥要上交手機,但兵哥哥手機發下來了也不怎麼聯絡她,每次都是她主動。

後來,她忍不住問兵哥哥這是怎麼回事,兵哥哥告訴她:“我曾經有個女朋友,後來分手了,已經好幾年了,我也挺喜歡你,但我發現我心裡還是忘不了她,對不起。”

A告訴兵哥哥:“如果你還喜歡她,那就去重新追求她,如果你們不可能了,就把她忘了吧,我們好好談戀愛。”

結果,兵哥哥說:“我忘不了。”

於是,A和兵哥哥分手了,到現在,兵哥哥依舊單身。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放不下過去。

我們常常糾結於過去未完成的事、未珍惜的人、未實現的願望,甚至會在之後的某時某刻突然想起,仍心覺遺憾,責怪當初的不努力、不挽留、不爭取。

“如果當初再堅持一下,是不是早就職場順遂?如果當初足夠珍惜,是不是現在已經幸福縈繞?如果……”

可是,現實沒有如果。一味沉溺於自責情緒而無法自拔,結果只能在追悔莫及中蹉跎歲月。

也許,過去的經歷並不完美,但已經發生的事就是唯一會發生的事。

那些看似付出卻未得到結果的事,那份用心經營卻沒有結局的感情,教會了我們溫暖與成熟,也讓我們變得溫柔和理性,就是過往經歷對於人生的最大意義。

我們不能忘記過去,但也不能活在過去,人要學會往前看。

就像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流金歲月》中劉詩詩扮演的蔣南孫一樣。

從小被父母當成公主來養育的她,從來不為金錢而憂愁,但因為父親炒股,不僅把家底都賠了進去,還欠了一屁股債,父親也因為無法承擔這經濟的壓力,而跳樓身亡。

原本活在象牙塔中只顧著追求自己理想的蔣南孫,並沒有沉溺於過去,而是很快就接受了現實,她暫時放棄了夢想,努力地掙錢還債,終於憑著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獲得了幸福。

有時,結束亦是嶄新的開始,和往事揮手道別,才能用力追逐想要的幸福。

說到底,成長,就是一場與過往和解的旅途。接納自己,才能從容前行。放下過去,才能輕裝上陣。

3

心理學中有種心態叫“空杯的心態”。

原本指的是在心理諮詢、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我們要暫時放下自己的意見、情緒、情結、模式,全心全意地接納工作物件的一切。

後來逐漸演變為:讓心靈騰出空間,去接納當下,迎接新的開始。

看過一則頗富哲理的小故事:一個學者向禪師問禪。學者喋喋不休,禪師默默無語,只是以茶相待,茶水不斷地溢位杯子,流到桌面上。

禪師依然往杯子裡注入茶水。學者終於忍不住了,說:“茶水已經溢位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隻杯子。”禪師說:“裡面裝滿了自己的想法與看法。你不倒空你的杯子,叫我怎麼跟你講禪?”

舊茶不去,新茶無法注入。這是禪宗的灑脫;舊茶之曾經存在,豈能遺忘?這是凡人的執著。每個人的心,就像這個茶杯,裝滿了自以為重要的東西,便再難裝入更多的東西,自然也就談不上超越和進步。

一隻杯子,如果杯中倒入牛奶,人們說這是“一杯牛奶”,如果倒上果汁,人們稱它為“一杯果汁”。

同樣一個杯子,因為裝了不同的東西,便改變了它原有的性質。

人心也一樣,因為心裡裝了不同的情緒,便會成了不同的人性。同樣一顆心,裝著憤怒,人就開始糊塗;裝著傷心,人就開始頹廢;裝著驕傲,人就開始忘乎所以。

同樣一顆心,裝滿善良,人性都充滿光芒;裝著感恩,處處都懂得寬容;裝著夢想,人生便過得堅強。

生活錯綜複雜,無論是好是壞,都會不斷地向我們侵襲而來,經歷得越多,感觸也會越多,有時候痛苦,有時候執著,要想不被束縛,不斷提升自我,就要學會放下,放下過往,無論好壞;就要懂得放空,放空榮辱,無論喜厭。

空杯心態,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加廣闊的胸懷,

空杯心態,空的是無謂的爭吵,讓心靈迴歸寧靜,讓自己在波瀾不驚的情緒裡,日益精進;空的是慾念的遮擋,讓內心迴歸清醒,讓自己在不驕不躁的狀態下,不斷提升。

4

路遙說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

所謂覺醒,無非是看清來時的路,看懂腳下的路,也看明未來的路。

走在人生這條道上,我們揹負了太多的東西:各種負面的情緒,層出不窮的慾望,還有用力維繫的人際關係。

而這些,本不該成為我們的負擔。

懂得給自己做減法,讓人生及時清零,我們才能一身輕鬆,步履輕盈地繼續向前走。

人這一生,千百條道,該停下的時候得停下,該清零的時候得清零。

何為“清零”?

意為放下一切,重頭再來。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時代造就的一批批新型三無人員,95後的他們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