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談道德,善惡,是非,曲直,良知和忠恕。
何為,為何,私以為無為,有為,法天地,法自然,都講一個東西,哲學上叫真理,文學上叫人文關懷,科學上叫規律,社會學叫人性。
首先要明確一點,事物是聯絡的,發展的,變化的,也是相關的,都是基於人的一種考慮,生一,生二、生三,都是人生出來,自上古至今,雖說歷史週而復始,時間空間都夢幻泡影般波動,人性、人心,卻未曾改變,人心逐利,人性貪痴嗔慢疑五毒。
不孤立地講,說,和描述道、德,善,和良知。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規律,有規矩,有秩序,那麼公序良俗就是觀念中的道,德,善,和良知,包括幾方面,人需要裡子、面子、自尊和驕傲,同樣社會需要道德和倫理約束人性,即使技術手段可以讓人永生,那麼面臨的就是平等基礎的奔潰。
毫無疑問,道、德、善、和良知都是就人這個立場來判斷,做人要有原則和底線,要遵循社會公序良俗,要有一個平常心,清淨心,甚至是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同樣,如果人相對不變,那麼道、德、善、良知相對不變,如果人會變,那麼道、德、善,良知就會成為約束個人的桎梏和必然,不僅社會需要穩定,思想意識也需要認同,同樣民族也需要融合,並且形成凝聚力。
但是人性多變,人心難猜,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很多人是沒有道德水準的,在生存面前,道德似紙輕薄,但是道德觀念和行為確實評價強者段位的能量值,越是人群中耀眼的存在,對於道德、人設、甚至言行和舉止都有新的要求。
很多東西,自己心中有桿秤,說不出來,一說即錯,需要自己悟,每一個人的道都不一樣,德也不一樣,善和良知也不一樣。
人的自欺欺人的能力是無限的,很多東西講出來就變味了,所有人都可以解讀《道德經》《易經》《金剛經》能實事求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又有多少,太稀缺了,不止實事求是的人稀缺,連連貫徹落實實事求是精神也少,多少人在名利場中收割,又有多少人用啟迪智慧的幌子圈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麼江湖中的你我,就是這個龐大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三緘其口,沉默是金,連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概念還教別人,這其實是在害人,管殺不管埋。
在明明德,在同心同德,善良的人還是多,每個人做人做事都受到家庭環境、教育環境、個人追求的影響,就像《光輝歲月》作者Beyond樂隊的和平之歌,歌頌曼德拉對於非洲黑人尊嚴和權利的抗爭,沒有民族歧視,我們都是一樣的。
人性不僅是有弱點,黑暗,晦澀難懂。
高冷、睿智、冷血、冷靜的可怕陰謀、陽謀、詭計多端富有感性但雷厲風行,睚眥必報有霹靂手段但菩薩心腸不昧因果,如如不動他的心沒有一絲波瀾,面對死亡也好,面對性也好,就像一個行屍走肉,殭屍一樣,有軀體而沒有靈魂,不,還有一點特殊的氣息,陰森、冷血、甚至還有一絲狡黠,這怪物,竟然恐怖如斯!
但是更多的是人性的優點,母愛、慈悲、兄弟情、仁義,以及誠信,要相信社會和經濟,相信我們有能力為子孫後代留一片青山綠水,就像曾經的先賢那樣,為了我們的生存付出更努力和抗爭。
準確說馬克思研究的領域比較廣,哲學、經濟學、政治學、以及事物發展規律的認知和發現。首先作為思想家,馬克思實事求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邏輯是科學的方法論,比科學本身更有意義。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並沒有把社會主義和它對立統一起來,而是透過邏輯分析,推導,發現了經濟變化的規律,就是剩餘價值理論、唯物史觀,以及資本主義本質上的缺陷和侷限,同樣指出社會主義是一種新的社會形勢,而公有制度和文化是解決稀缺,以及經濟危機的重要解決方案。而且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受到政治鬥爭的影響,透過對立拉人頭造民主,顯然是違背規律的,但是,公私就像天道平衡的兩個立場,同樣資本主義的興衰成敗關乎全民族,全人類的命運。經濟危機決然不是某一個國家特有的危機,生物安全,資訊保安,人工智慧,以及生命價值,人文關懷,都是。
但是,我們不能有民族、文化、這些分別,全球的人都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同一個族群,同一個文明源頭而生的文明,無論是阿基米德,相對論,進化論、認識論、本體論、還是其他的啟蒙學說和自由探索。是全人類的共同的財富。
那麼道、德、善、良知,每個人都有,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基於一個底層設計的思維認知模型和對待自然事物的態度。
中國人講天人合一,抱殘守缺,歪果仁講人定勝天,日本人說沒有我們不能複製和copy的,印度人說煩惱都是心生的,要覺悟智慧才能不被煩惱,困擾所幹擾。
那麼道、德、善、良知,不可說,言語道斷一說即錯,毫無疑問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和踐行,都有自己一套衡量價值的尺度,同樣也對於真理理解的層次和高度不一樣,但這都無所謂,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人生畫上一個句號,都需要對自己生命救贖。
那麼無論道、德、善、良知到底表現形式如何,真相只有一個,真愛永恆,誠信無價,善不可沒有和泯滅,良知心安缺一不可,否則,亙古漫漫如黑夜,看不到一絲希望的光,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