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這麼一類人,唸書的時候按部就班,初中高中啥都不想,默默考了大學,可能考的也還不錯,選專業要麼聽父母,要麼是從眾,這也無所謂,但是對於未來一無所知,也沒想過。
接著大學依然按部就班,上課聽講下課作業,平時輕鬆考前惡補,沒想過拿獎,沒熱愛過專業,沒做過實習,沒主動去試著嘗試點專案,哪怕連最普通的自學都沒做過,就這麼稀裡糊塗的混了三四年。
快畢業覺得社會恐懼工作難找,於是又認為這是學歷還不夠高的問題,於是又去考了研,付出了微不足道的努力,就陷入到膚淺的自我感動中,人云亦云的認為這樣的成績能改善自己糟糕的現狀,卻不知道這不過是把別人的及格線當作自己的最高成績,等畢業後還是照樣傻眼,一樣屁也不是。
這些人還有幾個共同點:
喜歡錢,卻又不清楚自己的事業興趣點在哪。
想高層次,卻又缺乏對社會的基本認知。
想過好日子,可是連明確清楚的目標都沒有。
老實說,這種想法,對年輕人來說,都挺危險的。
接觸過不少這樣的人,有的背景好,有的背景差,共同點都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事兒,不知道自己能力匹配點在哪,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目標是哪個行業什麼公司,但是,我就是喜歡錢,就是想要個好日子。
這些人工作以後,有個最大的共性:容易苟且。
也就是說,其實他們自己並沒有自以為的那樣有毅力,也沒有自以為的對金錢和成功有足夠的渴望,哪怕是因為背景好,朦朦朧朧進了畢業生所推崇的什麼寶潔百威之類的高大上的公司,不出三年,工作成績職業前景保管爛的跟什麼一樣,和小夥伴們一比,差的天差地遠。
三個傻瓜裡面說過追求卓越,成功就會來追隨你,您還先別笑,起碼我個人是堅信不疑這點——大凡能做出點事情來的人,除非是運氣特別好的投機倒把的,大部分人不是說不愛金錢,而是說,他們的事業心,都特別具體而且清晰。
換言之,他們是很愛錢,但是他們都有很明確的事業追求,清楚的明白自己要做什麼事兒,做到什麼程度,達成什麼樣的影響力——隨便去看看國外什麼CEO的演講,如果沒有對自己事業的基本熱愛,他們不可能在工作中琢磨那麼多事兒,把自己工作打磨成精品,更不會在演講時候對自己工作侃侃而談,提出那麼多經驗心得。
只是特別喜歡錢的小朋友,那基本上工作一段時間後,工作的狀態就是苟且二字,原因很簡單——畢業生渴望錢沒錯,誰工作不是為了錢,可是這類人自己可能都沒想過,多少錢是所謂的高薪?剛畢業要拿到多少錢合適?畢業一年了多少錢合適?畢業三年了又多少是高薪?畢業5年了拿多少合適?甚至畢業10年後您覺得什麼樣收入才滿意?為了如此我需要做什麼準備,哪些能力需要鍛鍊,哪些機會會適合我?如此這般清楚的長期規劃,我覺得是“沒有事業目標可是特別想要進入上層階級喜歡錢”的畢業生不可能會有的。
另外,人都有好逸惡勞之本性,表面嚷著很愛錢的,等你月薪真過一萬或者兩萬了,也就會發現生活質量都差不多了,沒必要再去怎麼努力認真了,工作也定然不會像以前那麼認真,自然而然也就懈怠了,這幾乎是個必然規律,沒人能逃脫。
唯有強烈的事業心可沖淡好逸惡勞這一惡習。
我個人建議“愛錢、沒事業目標、對上流社會憧憬”的小朋友,選擇工作時候最好能實際一點,以求穩定為首要原則,公務員,老師,國企的普通員工是優選。真進了什麼什麼大公司,什麼什麼好企業,這種盲目的憧憬會非常要人命,除了當炮灰以外,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出了事兒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對於容易感覺迷茫,熱愛錢又缺乏明確事業目標的人。
進體制內是唯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