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想要改變自己,不再拖延、不再內向、不再肥胖……,類似的想法可以列出一長串。按照這樣的想法去做,往往半途而廢,沒有什麼結果。因為想要什麼並不明確,不想要什麼卻很明顯,關注的焦點在不想要的東西上。

這樣的想法通常是在壓力下產生的,對社會的不適應使自己產生了壓力,有壓力就有改變的動力。可問題是,當你採取行動時,壓力就減輕了,甚至僅僅是有了改變的想法,也能減輕壓力。隨著改變的增加,壓力逐步減輕,直到沒有足夠的動力推動改變。

例如減肥: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和節食,體重減輕,壓力變小,堅持鍛鍊的動力也隨之變小,美食又重新充滿了誘惑。沒多久,體重就增加了,於是,又重新下決心繼續減肥……

這樣的改變,就像鐘擺一樣,會隨著力量的轉變而來回擺盪,終究會感到疲勞而放棄。

那要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呢?有一本書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最小阻力之路》,作者羅勃·弗利慈。

書中有一個觀點:生命就像一條河,你所走的人生道路都是由最小阻力決定的。也就是說,人生的這一條河,總是往阻力最小的地方流動,而哪個地方的阻力最小,是由結構決定的,就如河道與水流的關係。

我們每個人都有應對內心感覺和外部環境的方式,有慾望、信念和認知,也有害怕、恐懼和喜歡的東西,這些因素組合起來,就會形成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也就是書中所稱的結構。

前文中提到的示例減肥,就是一種結構,以解決問題為取向,遵循的內部邏輯是:當問題出現(肥胖),壓力增加,解決問題(減肥),壓力減小。這看起來挺好的,但是,以壓力作為動力源本身就有衝突。比如在減肥的例子中,就面臨多種壓力:肥胖的煩惱、鍛鍊的幸苦、美食的誘惑、休閒娛樂的誘惑,這些壓力此消彼長、相互抗衡,結果就像鐘擺一樣,被困在結構裡了。

這樣的結構是無解的,無法從內部進行突破,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新的結構——以創造為取向的結構。用新結構取代舊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選擇、同化和完成。

1.選擇,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解決問題”關注的是現在,“創造”關注的是未來,可以跳出當前的現狀,往前看,問問自己“想要什麼?”。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成果,且這個成果應該是理想化的,而不是因為當前的需要。

如果想要的是一個苗條的身材,那麼這就是可以創造的成果,跟畫家畫一幅畫、音樂家譜寫一首曲子、作家寫一本書沒什麼分別。在以創造為取向的結構裡,不再需要增加壓力來逼迫自己採取行動,想要達成目標的願望就是動力,目標(苗條)與現實(肥胖)之間的差距就是動力源。

2.同化,逐步執行,逐漸接受

明確了自己想要的,再來看現實的問題。比如肥胖引起的行動不便、健康不佳、他人的嘲諷等等,就不再是煩惱,因為這只是起點,還有美好的願望要實現。就如同登山,來到了山腳下,從這裡開始登上山頂。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想要的成果往往是遠的目標,在前進的路上遇到困難,動力就會減弱,甚至懷疑自己到底行不行。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採取小步子方法。

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每一步都要獲取反饋,都要找出其中的意義。拒絕一餐美食、堅持一次鍛鍊、顯現出來的一點效果,都是對自己的一份肯定。隨著次數的增加、效果的積累,就能增強“我能做到”的信念,目標和自我逐漸整合,在遇到挫折時就不會產生“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消極想法。

還可以把目標分成幾個階段,設定里程碑,達到了某個階段,就是一個新的里程碑,這樣非常正面的反饋,能極大地增強自信心,追求的目標將會更堅定。

3.完成,接受和認可創造的成果

願望不一定都能實現,創造的成果不一定都符合預期。努力減肥,覺的身材還不夠苗條;寫出來的文章,覺得不滿意;畫完的畫,覺得有瑕疵。在評價自己的成果時,很容易混入別人的看法,顧慮別人的評價,在內心不敢完全接受和認可。

這是一道坎,在某方面還沒有完成自我認同時,自然流露出的不自信。可以往回看看來時的路,看看創造成果的歷程,是不是一直在進步?再往前看看將來的路,是不是可以走得更遠?

只有內心接受和認可了創造的成果,才算真正地完成,自我才能成長,才能有信心創造更多的成果,實現更多的目標。

成長,才是最好的改變。

1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沒有所謂的玩笑,所有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