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昂納德科恩說過:遇見的都是天意,擁有的都是幸運,不完美又如何,萬事皆有遺憾。
遺憾自然是有的,喜歡自然也是有的,只是如今的生活也不順利,我開始慢慢活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生活就是一地雞毛,我們抖落的灰塵在陽光下緩緩墜落。是的,那些細碎如塵的歡喜和悲傷,我們都不在意。一個人就一個人吧,雖然內心酸澀,但好過去傷害另一個人。成年人的世界,一直以來,皆是如此。
假使我們在意了,你看,認真你就有忙不完的事兒,吵不完的架,還有那些無意的中傷和歡喜。後來的我們和生活抱頭痛哭,它埋怨我不能將它妥善經營,我埋怨它始終複雜,由不得我選擇。
我們都曾努力想要更好地,想要將某個人放在心尖尖上,妥善安放。只是說一地雞毛才是生活,諸事不順才是人生。
小風曾在某一篇文章裡寫過《時如女子》中的一句話:“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儲存。免我驚,免我苦,免我四下流離,免我無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會來。”
是的,我知,我深知,那個人她永不會來。生活的瑣碎讓浪漫不復,我們錯以為柴米醬醋只是搭夥過日子,不是愛。
雞飛狗跳的生活喲,那個曾經與我歲月靜好的姑娘氣鼓鼓地坐在沙發另一邊,也不說話,連流眼淚都變得悄然,我們爭吵怒罵,嬉戲打鬧,一不小心枕頭被扯破,又是一地雞毛的糟心事。
很久以後,等姑娘生氣的模樣都在腦海消弭殆盡的時候,這才發現,原來那個時候的
行為,其實已經不再是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而是每個家庭都正在經歷的問題。
只是家的含義對於年少時的我們而言,顯然太陌生也太籠統,以至於我們都以為對方不愛了,於是把家經營得很糟糕,把戀人的角色也扮演得不得體。
愛意通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乾淨而純粹的,不管是微笑,生活,還是對某人的喜歡,都很了不起。但其實,習慣就是愛。
一直,一直以來,我都是愛你的呀,你知道麼,你知道的呀。雖然多少年過去我才明白,原來一地雞毛的生活也算愛。
想起一句不太好聽的諺語,狗咬狗一嘴毛,我們相互嫌棄,相互適應,然後哭泣擁抱,相互告別,在漫漫長長的時光裡,慢慢熬,慢慢熬……
從習慣到不習慣,從不習慣再到習慣。沉默成了所有言語中最得體,最犀利,最惡毒,最善良的語言。
真喜歡那時候的自己,那個喜歡著你的自己。歡笑有時,悲傷有時,會大聲宣洩悲傷,會大口猛灌啤酒。踩箱子喝酒的人和傻得像個鐵憨憨的人都值得尊重,我對曾經致以崇高敬意。
我開始關心明天的白菜和豬肉的價格,會選擇在黃昏時候去採買稍顯便宜的蔬菜和放置許久的水果。開始試著節儉生活,開始試著學會生活,開始適應生活的瑣碎,開始學著剋制,不再與人爭論倉央嘉措與海子的區別,開始與人爭執與斤兩的多少,抹零時我是否賺到。
愛你喲,愛你喲,生活,狗*的青春,去TM的生活。工作還是那些工作,瑣碎而繁瑣。老闆看不到你的辛苦,就像你也不知道他為了發工資愁掉多少頭髮。
要不一起曬太陽吧,我喜歡古城溫暖的光,喜歡冬日暖陽,對了,還喜歡喝茶,嗯,你知道的,茶藝精湛,說話嘛,也就茶裡茶氣,別介意,我們還是朋友,那種不拒絕不負責的朋友。
愛你喲。愛你,麼麼噠。
只是如今不太樂意有人闖入我的生活了,具體臨床表現是聽不懂任何暗示,會推掉所有應酬,懶得客套,懶得認識新朋友,討厭孤獨卻享受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