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不斷打破重建,打破再重建才會慢慢接近世界本來的樣子。

從生到死,中間這段時間不論在做什麼,是不斷冒險還是平靜地感受大自然,都是在向你所“看”到的和正在走向的世界靠近,或許最終所有人會走到一個地方,但每個人去的地方也可能只有自己一個人。

但並非剛出生就與世界相連,色身與靈魂從不是共同成長的,非要在色身上衡量靈魂的成長,那這個交集在就你知道“聖誕老人是假的”開始。

四五歲、五六歲、六七歲、八九歲,都有可能。

“聖誕老人是假的”是概論,它囊括了所有讓你覺得恍然大悟的事情,那時候的心理轉變是“原來世界不是父母告訴我的樣子,我要自己思考,自己感知。”

人出生是一張白紙,需要父母先上一遍底色。

所以在建立自己的認知世界的那幾年,還是孩子的我們會覺得父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超人,感嘆怎麼會有什麼都知道的人呢,可那時候,他們就是。

每年“鈴兒響叮噹”一開始傳唱,過不久,家裡就會放滿好吃的東西,大人忙活起來,孩子們也開始物色喜歡的漂亮衣服,人兒快樂的像天上的小鳥,在家裡飛來飛去。

年齡小,有什麼生活,過什麼生活,什麼都不會想。

直到知道“聖誕老人是假的”。

童話的破滅不亞於世界的毀滅,聖誕老人是假的,動畫片是假的,上學就不累了是假的,長大了就好了是假的,從毫不懷疑到全是假的,完全崩塌,第一次真實地感知到世界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

而父母是幫兇,他們幫助世界欺騙我們。

《奇葩說》曾辯論過一個話題“要不要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傅首爾以媽媽的身份告訴我們,不要告訴孩子,因為在她的童年,正因為相信童話,才度過了最難過的那段時間。

“如果你經歷過現實的種種磨礪,再看回童話,還會相信他是真的。什麼是真,我們的勇氣和愛來自哪裡,那就是最真實的存在。”

在不瞭解世界前,父母是造夢者,夢中會積攢許多美好和快樂,無形中給了我們在認知顛覆後的底氣。

總要經歷什麼才是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少,一次又一次,從無到有,從未知到已知,從懵懂到明白,從不確定到認定,我們從夢中的世界裡出來,與這個世界相連。

能確定的是,出來以後,我們的認知就在不斷被打破和重建,然後一點點築牢讓我們好好活著的安全防線。

不變的是死亡的結局。

既然必定要被打破,註定會重建,一定會死亡,那麼在法律和道德的邊框內,做什麼就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控的了。

這可沒有經驗和歷史,死去的不可能再回來告訴我們他們去過哪,去的是什麼地方,可能他們也不一定知道是什麼地方。

那些昏迷再醒的人描繪和繪畫出來的世界,也無法驗證真假,即,還是不知道未知世界的樣子。

在已知可掌控和未知不能掌控之間,沒得選擇。

既然結局不會改變,那麼就牢牢把握可掌控的部分,經歷的失戀還是一時困頓,都不要看得太重,沒有什麼,只是過程。

7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窗外的那彎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