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幾次困境,遇到困境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是自己命不好,運不好,而且總覺得自己遇到的困境是最難的。
困境有大小嗎?如果是自己看別人正在經歷的困境,可能會覺得那都不叫個事兒,但當自己遇到困境的時候,就會覺得是在渡人生中最難的劫。
這個世界上很難有感同身受,困境也是因人而異的,欠債10萬的人心裡的痛苦,未必就比欠債100萬的痛苦少。
所以,遇到困境沒必要渴望別人的同情與憐憫,更多的是要學會自渡。
那麼,首先就要弄清自己不能突破困境的原因是什麼?
總結起來,一個人不能突破困境,大多卡在了3個問題上,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看看是不是這樣的。
第一、思想的問題
人在處困境的時候,往往很難讓心靜下來。
要麼執著於過去,要麼期盼於未來。
對於過去總是抱怨,悔不該當初如何如何,
要知道現在是這個情況,當初就不該怎樣怎樣。
一味地沉湎於過去的痛苦之中,悔恨煩惱,這種消極的情緒,只會讓自己喪失對當下的有效思考和積極的行動力。
王陽明曾經說過: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過去既已過去,那就要學會放下,放下了才能給心減負,才能輕裝上陣面對當下。
對於未來,我們要有所謀劃,但不要為未來那些尚未發生的事情過分地擔憂和焦慮。
就比如,一些人有寫作天賦,但總擔心自己寫文章沒人看,擔心將來寫文章沒有出路。
所以在當下,也就不能專心去培養自己的寫作能力,因為他在懷疑自己,也是在擔心未來的結果。
對於我們來說,當下才是最真實的存在,當下的所思、所想、所做,皆是未來的因。
所以,要想突破困境,首先解決的就是思想上的問題,放下過去,立足當下,放眼未來。
第二、事的問題
在處困境的時候,我們做事就會有很多顧慮,因為我們輸不起。
一旦做事有顧慮,做什麼事情都不順,關鍵是到頭來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一件事情自己還沒做,就擔心自己是否能做好,做不好怎麼辦?我能不能堅持下去,做這件事能給我帶來什麼結果?
各種顧慮和擔憂,總結起來就是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去做,擔心做了沒結果,那就等於白做了,純粹是浪費時間。
一件事情,擔憂多了,就難以執行,即便執行了,也會畏畏縮縮,擔心這擔心那,不會用盡全力去做這件事,到頭來能把事情做成,那就是怪事了。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練功夫,才有益。
什麼意思?只有專注於自己做的事情,才對事情本身有益。想那麼多有的沒的,只會干擾我們做事。
在困境的時候,與其擔心問題和結果,不如用心去做事、去一個一個解決問題,這才能讓你突破困境。
第三、人的問題
人在遇到不公、不順、挫折的時候,也就是自己處在困境中的時候,就容易心生抱怨。
為什麼自己這麼倒黴?為什麼某某就那麼成功?為什麼上天那麼不公?
你總是盯著外在的人或物去看,他們能給你什麼迴應?你問上天為什麼不公,老天會會給你答案嗎?
佛家說:境由心造。你自己的心境出了問題,卻在外在的人與物上找答案,當然是於事無補。
這世間的一切都值得你擁有,但有舍才有得,你能夠拿出什麼來交換呢?
在沒有錢的時候,我們就要拿時間和能力去換。
在沒有愛的時候,我們就要拿真心和陪伴去換。
不想付出,又想著得到,哪有那麼好的事情呢?
與其在困境中抱怨,不如看看自己能拿出什麼來交換自己想要的。
以上三點就是卡住你突破不了困境的三個問題。
我們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就要回歸自身,從自己的思想上,從自己的事上,從自己這個人這顆心上去找答案。
有了答案,你才能沉靜下來,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很多事情,道理很簡單,但奈何浮雲遮望眼,看不透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