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02
做人要學會兩點:一個是自救,一個是破敵。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03
承認自己已知的卑微,是認知重塑的起點。
我們通常都以為,知識是在已知之外,我不懂的東西,才是我要學的東西。其實不然,知識就在已知的下面。良好的生活,其實用不到太多邊界之外的知識。我們缺的通常是對腳下的理解。
04
生活豐富,不在於物質高度,而在於精神層次。快樂的日子未必是事事盡如人意,而是時時內心充盈。
不苛求生活的人,生活也不會為難他。心在平處,生命的質量才在高處。
05
一個始終不欠人情的人,給人的印象不會壞。因為總有一天,這種人生態度,在他人的心底,會升騰為一種剋制的平衡,一種穩重的美感,一種嚴謹的人格力量。
清淡生雋永。不欠,方可廝守日月長。
06
雖然人早晚會死,但不知為何,我們懵懵懂懂地感到要珍惜生命。無論生活再怎麼勞苦,我們還是活著比較好。也許只要將活著當成第一要務,就沒有什麼可恐懼的了。
請珍惜為死而來的這輩子。
07
對一個小孩來說,一塊甜食也許抵得過全世界。對長大的我們來說,全世界也抵不過我們愛的人。
08
萬物皆有裂痕,這樣光才能照進來。如果擔心裂痕,逃避傷感與破碎,那我們心靈的光如何進來,靈魂的嫩芽如何快速成長?
09
人和人之間相處,不能一味地進、進、進,太過咄咄逼人,會讓對方感覺有壓力,不舒服;但也不能太過讓步,否則就會喪失原則,不講究是非善惡,更無法解決問題。
做人,該進時就得進,該退時就得退。人生諸事,懂得進退,做到進退有度,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10
我們平時總想用某種一致性的標準來評判人,這樣我們就彷彿覺得對世界更有掌控感。但是,這也導致我們看不到別人的長處。
我們常說要與人為善,其實這樣做不僅是因為人要善良,更是因為我們手中可以有更多的評判標準。
11
恨一個親近的人,比恨一個無關緊要的人更深重,也更刻毒。相守時間越久,恨的時候,綿延的時間也會越長。因為彼此融入得太多,分手時才撕裂得這麼痛苦。從本質上看,你對對方有多怨恨,就會覺得自己有多委屈。恨對方,其實是以相反的方式,心疼自己。
12
一種情感,一旦走到盡頭,是沒有回頭路的。即便彌合,裂痕也會在那裡,很容易在某一時刻被彼此拿出來說道。拿出來一次,就會再傷害一次。這樣,即使彼此真能將就到最後,也會逐漸寒了心。
寒心後的世界,可能只是一句話,就讓彼此再也回不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