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生命裡的一切發生,在更高一個層面都反射出完美的安排,指引我們去往一個迴歸無限的方向。

Photo by Clay Banks on Unsplash

1 你是如何找到平靜的?

有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去寺院靜修,靜修完成後,他感覺不錯,覺得自己比從前更加清晰了,內心也更有力量。但是他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於是他找到一位僧侶,問道:“你是如何找到平靜的?”

僧侶說:“我說‘是’,對於發生的任何事,我都說——‘是’。”

這個人從僧侶的話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並且在生活中不斷的運用,從而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平靜。

說“是”,如何能帶來平靜呢?

Photo by Mark Boss on Unsplash

2 基於牴觸的內在戰爭

想一想,說“是”的反面——說“不”,每一天在內心深處,我們會說多少次“不”呢?算上你意識不到的,也許數以千計。

當我們不得不去做一些必須要做的事時,當我們對一些事忽然失去了熱情時,當撞見一個總是批評我們的人時,當拖延手裡需要立即完成的工作時,當我們眼看能成功卻莫名其妙退縮時……我們內心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聲音在說:不、不、不……就不!

每當這些時候,也許我們會察覺到,我們內心不自覺升起一些微妙的“牴觸”,這些牴觸不知不覺讓我們處在一種內在對抗狀態。

我們可以透過類似這樣的例子觀察“牴觸”:你聽到有人在和你說“你應該……”、“你必須……”、“要不怎樣你就怎樣了”、“這都是為你好”等等——你一定可以瞬間聯想到這些場景,這時就算我們知道他說這些是“對”的,但也不會立即照他說的做,因為我們會自動處於某個牴觸的狀態。

我並不是說一定要聽話照做、唯命是從、不懂拒絕,而是我們可以藉由這些例子,觀察我們內在的牴觸。

Photo by 張笛

我們還會有這樣的觀察:很多類似“你應該”的聲音,是從我們內心響起的——內心中彷彿有兩個聲音,一個說“你應該”,另一個在說“不”。比如,“你應該起床了”,“不”;“你應該少吃點”,“不”;“你得趕緊複習功課”,“不”;“你必須再打個電話就成交了”,“不”……

所以我們在內心中每天都在上演無數個“不”,這種內在對抗的發生頻率,遠遠高於我們與外在環境的對抗,這無形中消耗了我們大量的精力和能量。

有意思的是,當我們看到這個牴觸時,我們就開始逐漸放下這個牴觸,當我們允許這個牴觸存在時,我們就放下了更多,當我們對這個牴觸說“是”的時候,這個牴觸產生的能量就越發消弱,我們也開始從內在不自覺的壓力和緊張中解脫出來,輕鬆了起來。

說“是”,並不是指妥協和聽話,我們可以對指令說“不”,但對現實說“是”。就像前面的故事中,僧人說,對“發生的任何事”說“是”。“牴觸”也是一個現實。

如果我們放下牴觸,那麼可以在不對抗的狀態下,做出基於獨立思考的清晰決定。

在這個基礎上的決定——無論是同意還是反對、拒絕,都是清明的、堅定的,都是自在的、舒服的。

無論做或不做、拒絕或同意,我們都是平靜的,沒有評判和情緒的困擾,我們能量的焦點聚焦在獨立思考上、聚焦在愛上,而不是落在內在的干擾、衝突和對抗上。

我們大部分的痛苦,來自於對現實的抗拒、對當下的抗拒,這種抗拒讓我們離開了當下,離開了真實,從而製造出更多的痛苦。

當我們說“是”的時候,也並不意味著放棄或失敗,我們說“是”之後,能量會迅速的聚焦於行動之中,反而讓我們更有力量。

我小時候就是一個愛說“不”的孩子,就算長大了,大家也總是覺得我比較“倔”,但我習慣了這個狀態,甚至對這種狀態有一種身份認同,似乎不特立獨行一下就不是我了。

但我逐漸發現,這個潛在的較勁狀態並不能讓我更自由自在,而放下這個狀態也並不意味著我不是“我”了,相反,這個“我”更真實了。

曾經我們透過“對抗”尋找自我的邊界,如今透過放下,卻能呈現出那個真正的“我”。

Photo by 烏實

3 不再認同於小我,而與更大的智慧相連

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得到,生命裡的一切發生,在更高一個層面都反射出完美的安排,沒有一片雪花會落在錯的地方。‌‌當你走到一定程度,回望過去的發生,也許也會有同樣的感悟。

但是現在,你可能並不以為然,你會覺得,很多事情本不應該如此。

我們背後都有一個希望,會希望外界改變以符合我們的要求,同時我們也不希望自己改變。我們會試圖用“小我”的力量去控制事情的發生和走向。

在這個過程裡,我們和外界之間會自然形成一個外殼,當這種控制——包括希望改變和不希望改變——變得強烈甚至帶有強迫性時,這個外殼會使我們封閉而不能夠開啟自己,我們的能量在此變得不平衡。

封閉,就像是我們在說:不。而開啟自己,則意味著我們在說:是。

Photo by Jwrgr on Unsplash

開啟自己,往往會經由一定的痛苦。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天然地用封閉‌‌來保護自己,‌‌保護我們認為脆弱而匱乏的部分。我們試圖用認同於外殼的方式,迴避自己的脆弱和匱乏。‌‌而敞開自己,就意味著我們首先要直面自己那些脆弱而匱乏的部分‌‌。

然而,只有我們直面這些脆弱而匱乏的部分時,我們才會穿越它們,讓真正的內在之光散發出來。當我們直面它,才會發現這些脆弱和匱乏,其實只是一個假象,它並不是我們的真相。

如果我們說“不”,我們就一直處於一個封閉、緊縮的狀態,‌‌我們不太能看到真相。‌‌

當然, 很多時候,我們並非主動地“開啟自己”,而是經過我們一次次碰壁。所謂不得已為之。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經歷,我看到很多夥伴們也有類似的經歷。

每個人都有自己那面南牆,等著我們不斷加速、不斷加速、不斷加速,然後撞上去,撞得粉碎,一次碎得不徹底,還會安排下一次,直到我們以破碎的方式重生。

值得注意的是,“開啟自己”完全不同於把自己的力量交給某個他人、某種依靠、某位權威、某個我們期盼的拯救者。相反,在開啟自己的過程中,我們從外面收回了自己的力量,我們為自己負責。

於是,這樣的說“是”,意味著我們認同於更高的智慧——我們認同於,在“小我”外殼之內,我們最深的內在即是那我們曾認為遙不可及的宇宙智慧。我們曾以為飄渺遙遠的宇宙之心,與我們的心,即是同一顆心。

開啟一扇封閉的窗,我們就可以對陽光和恩典說“是”。開啟一扇緊鎖的門,我們內在智慧的種子,就開出花來。

Photo by Amelie Niklas Ohlrogge on Unsplash

4 今日練習

回想一些你牴觸的話語、情景,或是你牴觸的某個人、某個東西,或是一些你不得不做的事情、應該做卻不想做的事情,感受你心中的牴觸和抗拒,感受因為牴觸和抗拒產生的緊張和壓力的能量。

你可以嘗試以下步驟:

1.允許這個牴觸和抗拒的到來,你可以對自己說:是,我允許這個牴觸存在,我允許這個抗拒存在。

2.問自己:保持這個抗拒和牴觸是我使用生命能量最好的方式嗎?什麼答案都可以。

3.問自己:我允許自己放下這個抗拒和牴觸嗎?什麼答案都可以。

4.問自己:我願不願意放下這個抗拒和牴觸?什麼答案都可以。

5.問自己:我能不能放下這個抗拒和牴觸?什麼答案都可以。

6.問自己:我打算什麼時候放下這個抗拒和牴觸?什麼答案都可以。

7.感受一些內在因為抗拒和牴觸產生的張力是否減輕了?那個緊張和壓力的能量是否被釋放了、減輕了?如果還存在一些的話,可以重複1到6步,直到這個能量完全釋放。

12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緣分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