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生活中,每個人都要與外界接觸,以自身的言行舉止、行為坐派給人留下最直觀的印象。一般說來象的深淺、優劣、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第一次接觸。有的是循序漸進,逐漸加深;有的是“一錘定音”,終生難改;還有的話不投機,“道不同不相為謀”。要給人以深刻的良好印象,第一次見面顯得尤為重要。最好的辦法:是不卑不亢,有理有節,以誠相待,與人為善。

首先,與人相見,特別是初次見面,一定要避免過分的做作,表現出尊敬對方、尊重他人的面部表情。哲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善人者,人亦善之。”是古往今來最起碼的常識。如果表情各異或太多、太隨便、太無顧及,就容易使人產生一種虛偽、輕浮或不可捉摸的感覺;而過分的矜持或刻板,又會給人以高傲自大、目中無人的印象;倘若抱著目空一切、趾高氣揚的面部表情,就更容易引起對方的警覺與反感。其次,要掌握好一個“度”。既不能太隨便,放蕩不羈,拍拍打打自來熟,誇誇其談“過五關”,又切忌過於緊張,侷促不安,說話語無倫次,前言不搭後語。最好的辦法是不卑不亢,語言親和,舉止得體,平等相處,以誠待人。即便是同事、同學或朋友之間的交往,也應該得意不張狂,失意不自卑。在高人面前不諂媚、不猥褻,在低者面前不蔑視、不自傲。體現出一副堂堂正正的獨立人格、謙和達禮的優良品質。

與人第一次接觸,語言是交流的主要工具。聽對方談話,要專心傾聽,有適當反應,最好多聽少說。如果只顧自吹自擂、滔滔不絕,勢必給人留下“能吹善侃”的不良印象;如果不看場合,不擇物件,總是搶著說話,時時處處表現自己有學問、有高見,對別人品頭論足,肆意貶低,就會讓人產生逆煩心理,打心眼裡瞧不起。

人與人之間總會有諸多差異的,對比自己地位高、收入多、單位好、環境優越的人瞧不起,固非所宜,見人三分矮,自慚形穢,凡事過分自卑,唯他人馬首是瞻,也非所宜。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腰桿直朗朗,心底坦蕩蕩,有容人的氣量,有獨立的人格,坦誠待人,與人為善,不媚不俗,不卑不亢,任何時候都保持一種達觀向上、豁達開朗的心理情緒,方是為人處世、獲取良好形象的不二法則。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總有一些美好時刻值得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