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酒桌上口無遮攔,是指朋友聚會當中,那些說話隨意,不加思索,只顧自己嘴吧痛快,無所顧忌他人感受的人。

酒桌上口無遮攔,極易在自己都沒有發覺的情況下傷及他人,使別人對你敬而遠之,還極可能給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帶來麻煩,遭人痛恨,甚至引來禍端。

我年青時好酒,曾接觸過許多好酒的朋友,參加過好多聚會,遇見過很多酒桌上口無遮攔的人。這些人酒桌上,口若懸河,誇誇其談,極力表現自我,歸納起來有以下三種:一是當眾暴露自己隱私,毀了自己人際關係的可悲之人。二是當眾揭露別人隱私,引起別人憎恨之人。三是當眾給別人扣高帽,給人帶來困擾,甚至在酒桌上引起爭吵的人。這些人,都是圖以自己痛快,讓別人難堪為事實。而我曾經遇到過的一個酒桌上口無遮攔之人,卻是自作自受,給自己帶來痛苦的人。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週末。心曠神怡的我,正在菜市場採購。突然有人喊我乳名,抬頭仔細一看,原來是二十多年未曾謀面的小學同學。分別多年,高興萬分,沒聊幾句話,同學直衝我提議何不把酒言歡。於是,我倆來到當街的一個小酒館。

小酒館不同於小飯館,賣的是酒菜,而不是飯菜。酒菜以炒果仁、煮花生,肉皮凍,拍黃瓜,小蔥拌豆腐,拌土豆絲,拌海帶絲等冷盤為主。也有素什錦、醬雜樣、醬牛肉、粉腸等醬貨,但都不是現炒現做,都是提前備好的冷盤。經營的品種除了一些小冷盤外,只有煮麵條之類的簡單主食。

小酒館雖然簡陋卻環境清靜,少了市井的喧鬧和震耳欲聾的嘈雜。

我倆要了幾個冷盤,一瓶白酒加兩碗麵條。頤坐在靠近窗戶的位置,一邊飲酒,一邊欣賞馬路過往行色匆匆的路人。

談笑中,時而微微耳語,時而笑語喧天。興奮之餘,老同學頻頻揭露我小學時“不光彩”往事。推杯換盞,觥籌交錯,感慨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如今我也是躊躇滿志,小有成就。不知不覺,一瓶白酒見了底。我提出再來一瓶,老同學笑而不答,於是繼續喝。漸漸,我感覺頭皮發麻,略顯酩酊,恍惚中,看老同學也是紅光滿面,舌頭打結,口齒不清。於是,我提議終止喝酒,步履踉蹌地送老同學離開了小酒館。

又一個週末,老同學電話告之要到家裡看看,言外之意就是找我喝酒。有了第一次的幸會,自知酒量難以抗衡,擔心老同學不盡興,就找了一個要好的朋友作陪。

主賓坐落,簡單寒暄後,開始喝酒。雖然多年未見,老同學一點也不生分,彷彿昨日分別,口若懸河,毫無遮攔,又開始”揭露”我學生時代的那些”醜事” 老同學講話好像不經大腦,讓我想起,弗洛伊德曾認為,人腦可以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說話不經大腦指的是有些話沒有經過有意識的部分,不經過思考,無意識地就說出來了。

從心理學上分析,說話不經腦子,屬於條件反射般的自然反映,即在很短的時間內,只是經過大腦簡單的加工,無意識地、很直白地、不假思索地就說出來了。你的反應和感覺還沒有達到腦子的有意識部分,還沒有進行較為深思熟慮的考慮就條件反射地說出來了。因此,我認為,老同學就是一種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隨心所欲的自然行為表現。於是,我和同事打著哈哈,繼續陪著老同學喝酒。

但接下來老同學抱怨我們第一次見面,就沒讓他喝夠酒的話,卻讓我有些不開心,甚至難堪。酒沒喝夠的潛臺詞就是摳門小氣,這讓一個大男人,受到這種抱怨,情何以堪。這讓我不經想起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在野戰軍一個連隊當兵的經歷。那年,我們在一個窮鄉僻壤的小山村施工。當時,遠離城市,條件艱苦,生活枯燥,缺少歡樂,就連戰友們弄點酒解悶都十分不易。酒水稀缺珍貴,可是戰友們一起喝酒,仍然最討厭,“酒不夠,不讓喝酒”這句話,大家聽到這樣說就彷彿像被侮辱一樣,怒火中燒。記得一次,八一建軍節地方到部隊慰問,酒席中一位地方官員說了類似酒不夠喝的話。結果,我們幾十人圍攻這個官員,直到他一邊吐,一邊無力地擺手說,喝夠了酒方才作罷。如今,聽到老同學這般言語,心裡自然十分不快,理智告訴我欲罷不能。但感情上又讓我不肯罷休。於是,暗暗決定要和這傢伙較上一勁。想到此,我給同事傳遞了個眼神,同事心領神會。於是,語言刺激,戴上高帽,左一杯,右兩杯,小杯不解氣,上碗喝。經過輪番攻擊,狂轟亂炸,我的老同學漸漸失去了抵抗力,不一會就頭重腳輕,臉色蒼白,口齒含混的說:“不喝了,不喝了”。我問:“你喝夠沒有,不夠接著喝”,老同學表示夠了,夠了,欲起身離開。見此情形,我不在勉強,趕忙安排車送行。可是,老同學表示要騎自己的腳踏車離開。我沒在意。可是,突然發現,老同學騎著腳踏車,有些飄飄欲仙的感覺。正在詫異之際,就見他猛然撞上了馬路牙子,頓時褲襠中的命根被腳踏車橫樑一硌,疼的大叫。同時,頭重腳輕的人就像炮彈出膛般的從腳踏車上飛起,接著頭衝下栽倒地下。頓時臉磕在地面上,血流滿面,門牙被磕掉兩顆。見此情況,我急忙把老同學送到門診診治。經過檢查,老同學除了皮肉之苦,並無大礙,一場虛驚到此為止。

常言道,酒品見人品,酒風見作風。酒桌上,有的人喝酒非常有分寸,不會讓自己喝多,即使是喝多也會盡量控制自己不要太失態。可是,有的人三杯酒下肚,就口無遮攔,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這會讓其他人覺得很沒有安全感。這樣的人生活中其實是不可深交的,說不定哪天他就會把你的事情說給別人了。

因此,在酒桌上,我們要認真觀察,仔細辨別口無遮攔的人,少和他們碰杯,儘量保持沉默。平時,迴避他們,儘量避免再次在酒桌碰面。對酒桌上口無遮攔之人,做到敬而遠之,其實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困擾他人,影響自己的人際交往。

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再見了,鄭爽!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