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差不多是天生,代表我很天真,也代表我是個閒人,這差不多的人生。”
記得第一次聽到這首歌還是在2014年,當時聽歌,並不是在欣賞的狀態,總是同時在做其他的事情,只是習慣性的在做事情的時候帶上耳機,隔絕外部聲音,讓自己可以沉下心來做自己的事情。
所以,支援我聽下去的首先是歌曲的節奏,第一時間並沒有去在意歌詞的內容。認真去聽,去看歌詞,已經是後面第五、六遍的時候了。
現在聽著【差不多先生】,體會著它的歌詞,正好反應了自己最近不怎麼好的生活狀態。
雖然自己也經常思考自己的問題關鍵點,但總是無法想到出路。
時不時也會幻想著自己能遇到一個人生導師,引領自己走向人生巔峰。回過頭才發現,前行的道路上已沒有第二個人。
不過這也是自己的問題之一,不擅長和別人交流,不知如何向別人求助,經常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中。漸漸地,在別人眼中,自己就理所當然成為了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沒有哪個人會主動靠近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還有一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知為何,自己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想的事情別人會知道。
就在上個月底,有兩張即將過期的電影券,我的愛人對我說:“電影券還有3天就過期了,這幾天我們約個時間去看吧。”
對我來說,月底也是年底,正是最忙的時候,但是也不想破壞她的雅興。“今晚我估計得加班,可能安排不過來,明後天再看下”,我說。順便因為繁忙的工作嘆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2天晚上,雖然沒在公司加班,但到家吃完飯後,就坐在電腦前繼續沒完成的工作。我以為,我沒提前約她看電影,她應該就知道我沒空,而且我下班後在書桌前的忙碌,她應該也都看在眼裡。
到了最後一天,她突然對我說:“你知不知道我等這場電影等了你三天,就算真的忙,就不能提前說一下?”
我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有點小吃驚,後面想想,我又是犯了同樣的錯誤。我以為的並不是別人以為的,不說出來,別人理解成什麼樣都無可厚非。
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想當然了,總是以自己角度去揣摩別人的想法,卻沒有認真地思考對方的感知。
就像大學時期的某些課堂上,講臺上的老師顧著唸完自己的課件,下面的學生愛聽不聽,沒有互動,像是急著走個過場。
而自己就像是這個走過場的老師。
新週刊很早有一篇文章叫《橡皮人——無夢年代的無痛與無趣》。
裡面講的“橡皮人”,始於王朔1986年發表的小說,說的是一群自我迷失的都市年輕人,一個“行屍走肉、寡廉鮮恥、沒有血肉、沒有情感、喪失了精神生活”的群體。他們一如工藝品,“被高高在上的觀賞者輪流捏拿玩弄,被生活的泥匠用壓力捏成各種形態”。
文中還有句話:“橡皮人似乎就是你自己,也許亦是所有人。他患上了一種沒有夢想、丟失痛覺、不知趣味的病,和你的病一模一樣。”
我挺害怕自己會成為這樣一個“橡皮人”的,體會不到別人的情感,即使本應該是最親密的人。
漸漸地,生活變得無味,事事變得差不多。
現在我也在想如何去突破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尋求幫助看起來也不太現實了。
還是需要把視角從自己身上移開,離開自己打造的思想圍城,用第三視角重新審視自己。
需要把自己當作另外一個人對待,好好審視自己產生的每一個想法,防止疏忽而被自己的欺騙。
更重要的是,我不想成為差不多先生,不想自己的人生差不多。
我喜歡的是《爆裂鼓手》裡主人公那種到死不罷休的心態。
電影中有句我已收藏的話:“我寧願34歲就身無分文酗酒而死,但能成為別人在飯桌上的談資,也不要健康富有地活到90歲,卻沒人能記住我”。
碌碌而為其實是自己最不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但自己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人們都說三十而立,我還在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卻已經三十一了。
當然,抱怨再多也無濟於事,下定決心,從此刻開始改變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希望是一個好東西,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或許幾年以後,這一段生活也已經是不值得一提的往事。
最後,想借用周星馳電影的臺詞來做個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