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矜,故長。”所謂“自矜”,指的是傲慢狂妄。一位世界級的人生學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
話,做人和處世是人一生中能確立自身根基的兩件事。縱觀古今中外,“高調處世,低調做人”是人
保全、發展併成就自我的真理。
常言道,“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盡人事而隨天命”,正是生動而準確地註解。我們能
從所有成功人士身上發現高調處世和低調做人的影子,高調處世是一種境界,低調做人則是一種
氣度。
低調做人的原則並非表面上的做事退縮,眼睜睜看著別人剝奪強佔自身利益,即使別人侮辱菲
薄了自己,也不予反抗,真正的低調絕不是這樣的,這只是懦弱的表現。所謂的做人低調就是指不
招搖,不炫耀自己的小能耐。
所謂的高調處事,也並不意味著用喇叭告訴所有人你的所作所為,而是一個人要對自己所做的
事情看得很透徹,把握其根源和關鍵,專心致志於自己胸有成竹的事,把事情順利地完成;假如做
事情沒有把握,就應該三思而後行,多聽別人的意見,多請教高手,如果還是無法取得較大的把握
,那就只能是邊做邊摸索,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問題。
擔心別人奪取自己勞動成果的心理憂慮是不應該的,有很多事情誰做誰不做大家都看在眼裡,
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是很清楚的。也不應該擔心背黑鍋,有很多事情都是有源頭的,該誰負責任
就誰負責,都無法逃脫,如果輪到你承擔,這也是你承擔能力足夠強的表現。
做人是做事的先決條件,做好事往往以做好人為前提。做人要低調謙虛,做事要高調有信心,
事情做好了,為人處世的水平才能登堂入室。
有這樣一個值得我們深刻體會的寓言故事。
有兩隻大雁和一隻青蛙成了朋友。秋天來了,要飛往南方過冬的大雁對青蛙說:“如果你
能和我們一起飛往南方過冬該多好啊!”青蛙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它把一條樹枝橫放在兩隻大
雁身上,然後自己用嘴叼在樹枝中間,這樣三個好朋友就一起飛上天了。那些地上的青蛙看到
後不由得絕口稱讚。說:“這兩隻大雁好有智慧啊!”在天上沒了,國後非常生氣,只怕到人不知道
自己的功勞,就趕快說:“這是我····.”只說了半句話就沒音了,因為它已落到了地上。
這則寓言告誡人們:做人要低調,吃虧往往是因為驕傲自負、過分張揚自己。
做人低調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是一種風度的體現,一種修養的體現,一種看天邊雲捲雲
舒要記住的超然胸襟,一種寵辱不驚的情懷。那些低調的人,總是不為外界浮華的世俗所紛擾,從
來都是用也就是說,兢兢業業、小心謹慎、謙遜和藹的心態為人處世,內心一直都認為自己只是個
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是人生高的小人物,做什麼事情都非常低調,不顯擺,不張揚,正確做人的標準
和藝術在他上面體現得淋提倡盡致。
在現在這個社會,張揚個性以及自我表現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倡。因此,當一個人與他人相處
有原則的時,一旦稍有不慎就會憑空添堵,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工作甚至職業生涯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完成好每低調影響。因此,與人相處,低調是我們應謹記於心的準則!
在富蘭克林成為美國開國元勳之前,那時候的他年輕氣盛,去拜訪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時,
雲散了。他昂首挺胸腳步急促地向一座低矮的小茅屋走去。只聽“嘭”的一聲,門框剛好撞到富蘭克
林的額頭,由於用力很猛,再加上他的注意力沒在門上,頭被磕青了好大一塊。和藹可親的老前輩
連忙出來迎接他:“很痛吧?你知道嗎?你這一磕是你今天來拜訪我的最大收穫。學會低頭是我們
洞察世事、為人處世的一個重要準則啊。”富蘭克林銘記了這一次人生經歷,並藉此取得了輝煌成
就。
低調做人,是一種謙遜的品格、一種豁達的胸襟、一種高深的智慧、一種全面的謀略,是做人
的最高境界。穩固的根基是枝繁葉茂和碩果累累的保證;枝殘葉稀、弱不禁風的樹木往往是因為根
基淺薄。在社會中不斷鞏固根基的一個好方法就是低調做人。低調做人,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有好
處的,既能保護自己,又不傷害別人,大家可以在一個相對和諧的環境下相處,使得事業在不知不
覺中得以成就。有些人會對“低調做人”有誤解,他們誤以為低調做人就是要放棄原則,這樣一來很
不划算啊?然而真正長遠的事實卻與此相反。
有位將軍在戰爭時負責斷後,保證軍隊安全撤離。軍隊回朝後,他的英勇善戰受到了人們廣泛
的讚揚。將軍卻說出了另一番讓人們震驚的話:“真正的原因不是我勇敢,而是馬不前進。”
將軍以馬走得太慢來替代自己斷後無畏的行為。實際上,這種低調的行事方式,是絕對不會讓
將軍的英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打折扣的。反過來,將軍謙遜低調的高貴品格受到了更多人的敬
仰。
一種可貴的行為理念以及高尚的人格蘊含在低調做人之中。
想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謙遜含蓄,不宜驕傲自滿。
低調做人,面對世間紛紛擾擾能抱有一顆平和淡泊的心,人生若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麼他就已經
不是一個普通人了。在他眼裡,達則接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處境不好,他也能安貧樂道;處境
好,他也不因一時的顯赫就表現得狂妄自大、趾高氣揚。
中國的一大傳統美德就是低調做人。東晉的五柳先生陶淵明,他怎麼就選擇回家種田了呢?是
因為沒有才華或是能力嗎?非也,他不願意在浮華的塵世之中磨滅自己的天性,不為五斗米折腰的
他選擇隱居山林,悠然採菊。他卓越的才能被斂藏起來,也讓自己的天性受到了保護,讓人生能安
然從容、平和祥寧地綻放。
低調做人既能讓我們保全生命,與他人和睦相處,又能幫助我們將無限的能量儲藏在自己的身
體裡,在適當的時候發揮光熱,豐功偉業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成就。
學會低調做人,一定要學會韜光養晦,深入淺出,如此一來既能斂藏能力也保護了自己。
三國鼎立時期,曹操的謀士楊修很是有才,大家一致認為他才華橫溢、能力卓著,然而,他的
結果卻是非常慘的,這是什麼原因?過於高調是楊修失敗的重要原因,四處炫耀自己的才華,下場
往往是害人害己。
要記住,不管何時何地,自己都是一粒微塵,被埋沒的痛苦往往產生於老把自己當作珍珠。這
也就是說,低姿態是某些時刻所必需的,那並非是懦弱和畏縮的表現,而是一種聰明的處世之道,
這是人生高深智慧和高遠境界的體現。
提倡低調做人,並不是讓你做“老好人”、“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
“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相反,那種懦弱中庸的“老好人”性格需要摒棄庸俗的作風,要成為一名
有原則的人!提倡低調做人,與消極低沉和墨守成規無關,而是要樂觀積極,求真務實,兢兢業業
地完成好每份工作。自信、自豪卻不自負、自滿,低調而不低沉,這才是正確的心態!
低調做人,高調處世,廣闊遼遠的天地因此而獲得,想要做出一番事業,關鍵就是要保持低
調,我們的生命也會因此變得蘊涵深重、充實多彩。這樣一來,我們做人的焦慮和處世的惶惑也就
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