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我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了,越不說話越不會說話,越不會說話越害怕說話,越害怕說便越不想說,終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一天常常說不了幾句話。

這種情況大抵是從去年在救火中被重度燒傷,尤其是重度昏迷之後便患上了這種沉默症。開始大抵是因為火災對精神的打擊和因病致困所造成的,後來靜思沉默,不想說、懶得說、討厭說便成了一種習慣。沉默,少了矛盾,少了麻煩,使自己內向的性格更加內向,常常沉浸在回憶和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之中。

其實,沉默是一定年齡後的自然選擇。人老了便沒有了年輕時的張狂,沒有了壯年時的談笑風生,沒有炫耀的必要,沒有了讓人羨慕的花環,沒有了那麼激情和慾望,平淡便是生活的常態,多言倒容易引起他人的厭煩,於時便沉默了。沉默,是許多老年人的自然選擇,是老年人的一種生活狀態,是對生活淡泊從容閒適的外在表現。

其實,沉默不是沒有態度,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態度。在沒有民主的環境下,沉默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在說了等於白說、說了無益甚至說了不利大局、不利團結的語境下,沉默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在與“三觀”不合、境界不同、情趣不同,看法各異的人交談,在說話可能就引發爭執、而爭執又毫無意義的情況下,選擇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態度。表達欲是每個人的慾望之一。沉默,不是沉默者願意沉默,而是基於環境的考慮,基於趨利避害的考慮,採取的一種為人處事態度。

其實,健談有健談的資本,沉默有沉默的理由;但過度沉默無疑是自我封鎖心靈溝通管道的焦慮。人是社會人,交流是人的生理需求。思想在交流中豐盈,人之間在交流中瞭解信任,關係在交流中濃厚,而沉默是無法實現上述目的的。沉默,是不自信、是缺乏自尊的表現,是懦弱、過度自戀的表現,因為怕說錯了被他人嘲笑難堪,而採取閉口不言的消極沉默顯然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當談則談,談得恰到其時,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當閉口時沉默以對,洗耳恭聽;當爭論時,據理力爭,有理有據,實事求是;當自己錯了時,要謙誠恭敬,心悅誠服,虛心接受,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極致自律的人生必然開掛。管住嘴是自律的一個重要方面。沉默是一種態度,是一道風景,但沉默絕不是有話不說,有氣不出,委屈求全,憂鬱自己。

8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葳蕤軒: 我的寂寞,裹了一層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