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上篇文章我們講了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本書的緣由和思維框架,作者認為想要真正的高效和幸福,需要關注本質而非言行,從心改變,而非只是關注行為。

今天這篇文章,詳細講述3個能助你獲得積極人生的習慣

1.積極主動 (Be Proactive)

2.以終為始 (Begin with end in mind)

3.要事第一 (First thing first)

這三個習慣看起來簡單,但要真的掌握,就可以不輕易被他人、情緒等控制,而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主宰者。

習慣1:Be Proactive

積極主動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主動積極的人不會把自己的選擇歸咎於環境,外界條件或他人的影響,他們根據自己的價值觀,有意識的選擇待人接物的方式,不會因為外界或一時情緒衝動而行事。

而被動的人把每個外界的反饋都當真,最後變成了其他人的棋子,傷痕累累。

那只是因為被動的人把精力都放在了它們關注而無法影響的事,把責任都歸咎給外界。

事實上,人都有兩個圈:關注圈和影響圈。

關注圈就是你關心的所有東西,比如薪資、市場環境、別人的意見、家族的期待等等。影響圈就是你可以影響的東西。

▲ 關注圈和影響圈

影響圈又分2種:1.你可以直接控制的 2.你可以間接影響的。直接影響的就是你個人可以控制的,比如你的經驗、你怎麼分配時間、你投入到什麼事情上等等。間接影響的就是你必須透過影響其他人來影響的。前者靠個人勝利(習慣1、2、3),後者靠公眾勝利(習慣4、5、6)。

在關注圈和影響圈中間的空白就是你關注但你也影響不了的,比如別人家的事。

如果你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影響圈,影響圈就會越變越大。

但如果你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關注圈,你的影響圈反而會越來越小。

▲ 被動的人注意力集中在關注圈,主動的人關注影響圈。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漲薪

主動的人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如何能跟老闆溝通這件事上,她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被動的人關注老闆為什麼不給你漲薪而抱怨說三道四,反而會越來越消極灰暗,失去自己在職場上的地位。

主動積極的人關注自己的影響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公眾影響力,想辦法達到目標。

消極被動的人全神貫注於“關注圈”,緊盯他人弱點、環境問題以及超出個人能力範圍的事情不放,怨天尤人、自艾自憐。

你是一個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主動人格還是被動人格?聽聽你平時喜歡說什麼就知道了

被動的人喜歡說:

我也沒辦法啊我就是這樣沒法變了他氣死我了他們不同意我也沒辦法我不得不這麼做要是……就好了

主動的人喜歡說:

我們想想還有什麼辦法我們也許還有走另條路我會控制我的脾氣我會想辦法說服他我會用適當的方式的我選擇這麼做

怎麼做到從被動人格變主動人格?

1、從今天開始,反覆刻意練習,每當有人攻擊或刺激你的時候,你就記住它是一個刺激的輸入,你有自由去選擇不要對它做出反應,你說決定你人生的人,不是別人。

2、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影響的事上,集中注意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習慣2: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以終為始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意義的人,很容易就會被各種瑣事憂愁,發現自己很忙,卻忙著做錯的事。

以終為始,就是凡事做之前都已經想好了它最終的樣子。而這時候的創造,其實都是二次創造(All things are created twice)。事物其實早就在心裡被創造了第一次(Mental Creation),第二次才是實際的創造(Physical Creation)。

比如你要做創業公司,你就要想好你的公司的使命是什麼,你想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在心裡你已經有一張藍圖和你的信念了,而實際創造的公司,只不過是把你心中的藍圖真的造了出來而已。

那麼,你人生的使命和願景是什麼?

說起個人願景,很多人很容易把自己的人生重心放在一件事上。但其實無論重心放在哪件事上,都可能造成這個事的一些小變動而讓你的人生徹底翻船。

所以人的人生願景的重心需要建立在原則上、內在的品格上和多種社會關係上(家庭、自己、朋友、工作、情侶等等)

如何找到你的人生願景和目標?

現在閉上眼睛,用豐富的視覺想象力,想象一下,如果……明天是你的葬禮,你的孩子你的親人你的朋友都在討論你的一生,你有機會能夠漂浮在空中,聽別人是如何說起你的,你希望他們是怎麼說你?

你希望你的孩子說你是一個偉大的父親/母親?你希望你的朋友說你是一個仗義的人嗎?你希望世人怎麼說你?

想5分鐘然後寫下來,這才是你真正的人生目標。

這樣問自己,我寫下了我自己的人生願景,可以跟你分享:

Doris的人生願景:

做一個對他人有影響有意義幫助的人。自己也能快樂、成長、正能量。

Goal: I want to inspire people and help them live a better life. A happier life with positivity.

家庭:讓家人健康(健身、吃好喝好)、快樂(陪伴)、富足(教育、醫療、基本、住房、娛樂)。希望自己有愛、培養、信任、理解。

朋友:有5-6個死黨,互相信任。扶持、保持溝通、支援。好友(弱關係)滿天下

財務:財務自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讓我愛的人也是。

職場:擁有自己的品牌 (店、餐館、公司或任何)、有我的理念但也能賺錢,能給予別人正能量積極的意義。

我寫下來以後,很驚訝地發現,我平時在忙碌的許多事,似乎和我想成就的事並不相關。我當時恍然大悟,才想起人生短暫,而我要做的是有意義的事。

習慣3:First Thing First

要事第一

習慣1告訴我們,我們才是自己的主宰者。習慣2告訴我們,我們必須有自己的使命和目標。習慣3幫助我們基於目標,區分什麼事是重要且優先的,並怎麼有效率的完成它。

效率的完成分成三塊:

1、知道什麼事情重要,有優先順序

2、知道怎麼去分配時間

3、知道什麼事自己做,什麼事讓別人做

1、知道什麼事有優先順序

很多人都知道知名的時間四象限,並把優先順序放在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上。但是往往很多人容易忽略重要且不緊急的第二象限。

久而久之,很多人總是在做緊急又重要的事,所以每天就是在撲火,長期下去壓力加大,而不能長久。

▲ 時間四象限

長期有價值的東西往往來自於第二象限,那些對長期有意義,但是短期看起來不緊急的事。他們短期看起來毫無卵用,但長期累積點點滴滴會增加非常大的好處,例如:健身、寫自己的人生宣言、陪爸媽喝茶、培養友情等等。所以有句話說,多做沒用的事。

2、知道如何分配時間

除了分清優先順序,也需要有效率的完成。可制定每週每日形成的時間規劃表。你寫下的個人宣言,什麼是本週需要完成的目標,然後再拆分到每天需要做的事,最後到每天幾點做什麼。

3、知道如何該分配給別人

效率的提高僅僅在於什麼事要做,什麼事先做,也在於如何高效地讓別人去做。

不要什麼事都自己做,要把手中的活委任出去。

委任一般分成2種:

Gofer Delegation,手把手的教對方怎麼做的委任方式。這種委任並不長久,反而會讓自己更累。Steward Delegation,關注結果而非過程的委任方式。委任人只需要告訴對方他4個要素(RRAC),剩下的就交給他吧A.結果ResultsB.確認需要的資源ResourcesC.規定時間和標準AccountabilityD.並明確做的好和不好的後果Consequence

如何開始管理時間完成你的目標?

試著把你手上的所有活分類成這四個象限?

我自己做一個示範,例如

你有沒有發現你經常在無限拖延你的第二象限呢,而自己經常在撲火呢?

用時間表開始規劃每週你的優先順序和行程,刻意留時間給第二象限的事。

把對增加自己效率無幫助的事分配給別人,利用RRAC原則。

本章總結

最好的總結就是對比有這些習慣的人和沒有習慣的人的生活狀態:

主動的人 VS 被動的人主動的人選擇對自己人生負責,而不是歸咎於別人或外界因素,被動的人埋怨生活和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主動的人關注自己的影響圈,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被動的人注意力集中在擔憂的事情上,漸漸地影響力變小。以終為始的人VS渾渾噩噩的人知道自己人生意義的人以原則為基礎建立自己的目標,可以忍受一切的痛苦和刺激,平衡生活;渾渾噩噩的人迷失方向,將希望放在單一的一件事上,動不動就痛苦失望。要事第一的人VS沒有優先順序的人要事第一的人根據自己的目標,安排每週的優先順序和時間。將可以委任的部分委任出去,計劃時間來做那些重要而不緊急的事:陪伴父母、學習、健身。沒有優先順序的人整天在撲火,或是拖延症,又累又沒有結果,長期被人超過。

下集預告

這篇文章希望已經幫你獲得個人領域的勝利(自己和自己的戰爭),下一篇文章,我會給你講述剩下的4個習慣,幫助你獲得公眾領域的勝利(如何影響他人)。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越能做到這些,越是內心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