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剛開始不久,相信很多人已經立下了今年的計劃。可我們不陌生的是,為何之前熱情滿滿定下的計劃,總是堅持不了幾天就被打臉、草草結束呢?
一起來直面真問題,探索問題的本質,再找到根本解,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第一,在長久的人生經歷中,每個人建立起了一套穩定的精神系統。我們以比較固定的方式看待世界、認識自己,並在這一系統的運作下應對每天的生活。
而這種穩定的方式,往往會讓生活陷入僵化的狀態。
比如年輕人想要戒掉遊戲,但往往沒幾天就管不住手;比如中年人想戒掉煙,同事一勸,馬上又打了臉。
《心理勇氣》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哲學教授丹尼爾·普特曼提到,這種狀態的產生,是因為人們害怕打破心理穩定感。
人類生來就是恐懼不穩定的。因為在這種狀態下,會感到恐懼、焦慮、缺乏安全感,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這種狀態下,像是感受到了“精神死亡”的威脅。
要堅持去做的事,大機率是是相比過往新鮮、刺激的,或是與習慣並不相符的行為。那麼心理穩定系統就會受到動搖,此時,我們會感受到一種源於內在的、劇烈的不穩定感。
觸犯到了人類心理的一種自然機制,沒有正確的干預,堅持不下去,似乎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是目標設定問題。沒想好目標背後的真實目的,就沒有約束力、沒有動力,目標只是一個立完那會講起來讓自己覺得很厲害的事項而已,就像吹牛一樣,說說就過去了。
比如說今年要減掉20斤,其實真正的目的,應該是希望形體變得更好看,或者體質變得更健康。
當目標只是定一個數字,而不是把內心最在乎的形體或者健康緊密關聯,很容易就會因為各種原因將它置之腦後。
試想一下,要是把目標改成為了今年能相親成功,或者是消除因肥胖帶來的疾病,要減掉20斤,動力就不一樣了。
第三,是完美主義在起負作用。心理學上認為完美主義,是一種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對失敗的失能性恐懼(即一種讓我們在面對問題時裹足不前的畏懼),尤其是在我們最在意的方面。
從A到B,完美主義者的行動路線是一條直線,他們不容許任何的彎路和錯誤,但這是違背自然的。
比如設定了計劃:每天要跑5公里。這樣堅持了兩週,有一天因為加班晚了,實在累得不行,就對自己說算了,明天再繼續。
然後第二天,下班後依舊很累,想著反正昨天也沒跑,那就再休息一天吧……
再然後,這個習慣就在“沒法完美堅持”的自我安慰中,逐漸被遺棄了。
第四,是過於追求結果。還是減肥的例子,你每天在鍛鍊前,就先告訴大腦還有減20斤的目標要去達成、有10組讓你大汗淋漓的運動要做……你會一直處於在這種精神壓力之下,這個過程對你來說肯定是痛苦的,雖然前期能堅持,但這是一種被迫的自律。
沒人願意生活在被迫的氛圍之下,那麼放棄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那應該怎麼辦?有什麼根本解?
首先,針對“害怕打破心理穩定感”這一點,解決的辦法其實也最好理解,我們平常鼓勵別人不要害怕啥啥啥,都會讓他們“不要怕,鼓起勇氣”,對,就是勇氣。
好像有點廢話,那先說說鼓起勇氣你會失去什麼,又會得到什麼。
你會失去什麼?你啥都不會失去,因為你本來就已經是處於一種陷入僵化的狀態。萬一鼓起了勇氣又沒什麼效果,最多還是處於原來那種狀態而已,不會更糟糕。
但你可能會得到什麼?鼓起勇氣,你會與現實更為接軌,因為能夠透過不斷更新認知,看到世界以及自己更真實的模樣。在這一前提下,你會更清楚地判斷出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未來想要獲得什麼,並制定出有效計劃。因此,更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過上一種有意義的、更好的生活。
其次,合理設定目標,明確目標底層最本質的需求是什麼。
可以試著給每一個需要堅持的目標,列出為何選定是它的2~3個最重要的理由。這會讓自己更深層次地理解堅持的意義所在,那麼動力也就上來了。
扎克伯格每年都會在Facebook上公佈自己的新年計劃,2014年的目標是學說普通話。
他說有三個原因,首先,他的妻子(普莉希拉·陳)是中國人,她的祖母只會說中文,當他用中文告訴祖母他將和普莉希拉結婚時,祖母會很震驚;第二個原因是他想學習中國的文化;第三個原因是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而他喜歡挑戰。”
2015年10月當小扎用普通話在清華大學做中文演講、接受中文采訪,並與同學們談笑風生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這就是合理目標的魅力。它背後的理由,就像一個穩固的三角架一樣,支撐著你的靈魂、你的軀體一步步往目標靠近。2~3個核心理由,某段時間某個理由處於頹勢狀態,其他兩個或者就會讓你重振旗鼓。
第三,要端正自己的心態。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而去堅持做正確的事,在這個事情上持完美主義,事實上這種心態就是不合理的。
我們的初衷是追求一個更好的自己,我們僅需對自己負責,這不像打造一件藝術品、一部優質電影一樣需要考慮觀眾的感覺而容不得馬虎。
中間有不足、有錯失,只要後面能夠補回來、糾正回來就可以了,沒有誰會給你下定論你失敗了,沒有人會對你產生任何不好的印象。
堅持下去,只要有一點點的變好,對自己來說就是賺到了。
重點在於:要讓堅持、讓習慣的養成成為一種享受,而非一種痛苦和折磨。
最後,分享一套具體的執行方案,來自於專注心理學、認知科學和心智成長的大V Lachel:
1、最小化步驟
要想培養成一個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最簡單、毫不費力的步驟開始,可以參考如下準則啟動:
1)每天至少1次,也只需要1次。
2)每次不超過30秒。
3)你可以毫不費力地開始它。
舉個例子:每天背 50 個單詞,可能是個很辛苦的事情,你需要下定決心才能去開始它。但如果是“每天看3個單詞”,甚至不需要背,是不是就毫無壓力了?
這樣做兩個好處,其一,最小化步驟並不要求你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目標,你只需要知道“我想往哪個方向發展”就行了。它的思維是:理清自己的現狀,找到不滿足的地方,基於這些“不滿足”,為自己設定微小的、毫不費力的“最小化步驟”。
它並不關注結果,而是關注過程。
其二,採用最小化步驟,能啟動“目標 - 成就感 - 獎賞回饋”模式。
每天看 3 個單詞、讀 2 頁書、寫 100 字這樣的“最小化步驟”,實現起來幾乎毫無難度,所以,你會非常容易從中獲得成就感,獲得反饋,啟動獎賞迴路。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始終是充滿愉悅感的—— 你會體驗到自己的自主性,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果。
正是這種愉悅感,使得習慣能夠真正建立起來,成為習慣。
2、設定觸發器
有時許多習慣之所以未能堅持下去,原因並不是因為懶,而單純是因為忘記了。
設定鬧鐘、日曆提醒可能是個好辦法。但存在一個問題:鬧鐘會打破專注模式。畢竟鬧鐘是每天固定的,你很難確保鬧鐘響起時,你恰好手頭沒有事情做。打斷注意力是小事,打斷心流就很麻煩了。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斯坦福說服力科技實驗室主任福格提議:把新習慣放在舊習慣的後面。
這樣有幾個好處:
1)舊的習慣可以起到“鉤子”的作用。你只需要記住“一……就……”這句話,當你完成舊習慣時,它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醒你:該行動了。
2)由於新習慣接續在舊習慣之後,所以你不用擔心被打破專注。
在最開始的時候,可以用一些輔助工具,比如便籤、紙條,來提醒自己,增強記憶。但一旦開始行動,你就非常容易把它內化成本能,儲存入肌肉記憶—— 這也是“最小化步驟”的好處。
3、製造環境
人是一種極其容易趨利避害的生物。一丁點阻力,都有可能導致我們裹足不前,哪怕我們明確地知道,它對我們是有益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每天讀半小時書,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自我提升方式,但大多數人堅持不了,為什麼呢?因為你需要走近書架—拿出一本書—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坐下來—移開旁邊的障礙物—開始看書。
這些動作可能只需要1分鐘,但已經足以讓很多人提不上勁導致沒實施。
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調整和製造環境,變環境的阻力為動力,呈現出推動你去行動的傾向。
以上面的情景為例:你可以把書本儘量廣泛地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茶几,沙發,餐桌,書桌……確保當你任何時候想看會書的時候,都能立刻拿起一本書;你甚至可以把家裡的電視機、ipad等裝置移開,減少接觸這些裝置導致殺時間的機率。
這些都是極其簡單的做法,但確實有效。
最後小結下,關於堅持:
1、不願意打破心理穩定感、目標設定不合理、完美主義、過於追求結果都是常見的導致人們很難堅持計劃的原因;
2、拿出勇氣,給目標配備支撐的理由,不追求完美、學會享受習慣,都是有助於堅持的辦法;
3、採用最小化步驟、設定觸發器、製造環境是行之有效的實操行為參考。
在此也推薦跟堅持相關的幾本書,供參考:
1、《自控力》,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先有一個小目標,一旦達成會大大增強你的信心。努力的過程中你的“自控肌肉”也變得更強。隨之而來的第二個、第三個小目標會讓你一天天變成自己期望的人;
2、《微習慣》,作者斯蒂芬·蓋斯。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因此成了極具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
3、《把時間當朋友》,作者李笑來。這本書從心智成長的角度來談時間管理,指出時間管理是成功的關鍵所在。作者引述自己從事的職業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訴我們:如何開啟心智,如何運用心智來和時間做朋友,如何理解時間管理的意義,在時間管理上取得突破,進而用心智開啟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祝願我們都能堅持每一項自己深思熟慮定下來的、正確的計劃,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