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要能做到最後一句,真的是得道成佛了吧!我理解第一句講的是要把自己乾淨的內心與這個充滿汙穢塵埃的世界剝離開來才能得到佛法,第二句講的是要得到佛法,本來心裡就不應該有明鏡,有塵埃這些東西,就是要空無一物,何來所謂的要與塵世分開保持乾淨的內心。而第三句講的是不但不應該把什麼塵世,明鏡,乾淨的內心分開;進一步說是不應該有把塵埃,明鏡分開甚至空無一物的心理,而是任何念頭都不應該有,包括把萬事萬物都視為空無一物的心理。沒有一絲毫的起心動念,這才能生清淨心,無論你住的是什麼心,甚至是佛法,都是汙染的心,都不是清淨心。哇這種境界,就是所謂的空空了吧。換個說法,就是要得到真正的佛法,就連要得到佛法的這個心理和做法都不能有,要是你有一點點要得到佛法的心理和做法,那你就得不到真正的佛法。本來要得到佛法,就是一切皆空,但是要得到真正的佛法,就是連一切皆空這種想法的心理都不能有。那有的是啥?估計那就是佛法了吧!

2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怎樣才能把話說到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