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上的強大與渺小,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價值。
舉個例子,比如有些無所事事,喜歡到處炫耀家境的二代子弟,他們雖然手裡的錢比大多數人都多,也會讓一些人嫉妒他們,
但是,人們嫉妒的,是他的家庭,並不是他的能力和本事,
甚至很多人,特別看不起這種靠著家族,自己不努力卻得意洋洋的敗家仔。
反觀一些真正踏實努力的人,無論他們的家境是否優渥,無論他們的顏值高低,人們所肯定的,是他們百折不撓,去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精神,以及他們看待人生的積極態度。
這期間,對於強大與渺小的價值衡量,雖然不能在社會價值這張寫滿德義與觀念的巨幅字畫上,著墨幾筆,
但卻能夠在很多清醒的人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一縷青鋒。
自愛的力量,其實特別現實。
自愛兩個字,聽起來似乎有些“雞湯”,當然,關於自愛的話題,確實有不少文章在刻意強調著“愛的力量多偉大”這一話題的理想性與觀念性。
而事實上,自愛這種行為其實是很現實的,尤其是那些真正自愛的人,他們的成長之所以比別人更快更穩,就是因為自愛這件事讓他們很容易認清現實,
進一步看清自己。
首先,真正自愛的人,他會找到自愛的理由,
這就好比真正自信的人,不會整天嚷嚷自己有多自信,或者用一些投機取巧的方式去麻痺自己,去說服自己,
因為真正自信的人,都會做成一些事,用這些成事的“證據”,證明了自己的自信是有意義,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改善方案。
自愛,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真正自愛的人,他們會有意識的修正自己的行為,因為他們需要一個明確的理由,一個讓他們自己信服的證據,去支撐他們的自愛,不是自我麻痺,不是自我意yin的產物。
所以,真正自愛的人,特別注重改正缺點,最佳化自己的行為邏輯,這一切的核心目的,就是找到自己“值得自愛”的過程。
所以,有心的讀者會發現,自愛這個詞,聽起來確實很感性,
但是,執行起來,卻是一個非常理性的過程:
人活著,思與行,講究腳踏實地,
為什麼要腳踏實地?
因為只有走過的,才是路,路走的多,就知道自己該如何去走,
為什麼很多人叫嚷著迷茫,苦惱於無從選擇?
路有了,腳不敢邁下去,
怕錯就不走路了,如同因噎廢食,
有些話,說出來是笑話,
做起來,卻沒人笑得出來。
自負之所以使人渺小,並不是自負這個行為本身會讓人渺小,
而是那些又沒本事又自負的人,
會讓人找不到看得起他們的理由。
比如有些人,他們是行業頂尖,是龍頭精英,
他們可以是自負的,也可以是謙虛的,這些表現於性格的特點,
並不會改變他們實力本身的含金量,
誠然,謙虛使人進步是沒錯的,但是我們不會知道,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自負背後,
是不是那種“表面自負,背後謙虛”所營造出的假象呢?
有些事情的真相如何,只有本人才會知道。
因此,我們在分析自負使人渺小的前提,並不能夠以武斷的,絕對的眼光去審視他們的價值,
而是要撥開表象的迷霧,去看透事情的本質,
有些人沒有本事,他們既沒有自負的資本,他們不具備任何支撐他們自負的條件,
那麼他們的自負,就只能使他們渺小,
或者說,他們之所以渺小,就是因為自負所導致的結果,
自負,導致他們不思進取,只認為自己的固執與愚昧是絕對正確的存在,
他們不接受任何建議,不懂得該如何與他人溝通,去增加自己的見識和經驗,
他們故步自封,表面閉門造車,實際往往連車的真實樣子都不清楚,
他們的理論是狂妄且虛無縹緲的,他們的觀念是固執且毫無根據的,
他們在網路上,被稱之為槓精,而在現實,
這樣的人,往往沒有人看得起他們,
因為他們的自負,導致了他們沒有被人看得起的資本:
那些藏在心眼之中的小心思,
表面上是一個人給一群人表演,
實際上是一群人給一個人表演,
沒有人鼓掌,
卻有人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