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很抱歉,這個時間才坐下來和你相處。
本來我想以今天做了很多事,太累,現在很困為藉口,不和你說話。但我細想一下,與其帶著一肚子話睡覺,不如吐乾淨心情好了再睡。
“你想和我說什麼呢”
實際上我也沒有想好,只是我想告訴你我今天的一個感受,有某個瞬間,我發現自己每天過得像是打戰一樣很累,有種筋疲力竭的感覺。我就在想我這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值不值得?直至今天晚上在做催眠訓練時,我看見鏡子中的自己,才發現我有多久沒有認真仔細的看你,更多時候見你都好像總要說點什麼才可以,不說點什麼,就這樣待著我會覺得浪費時間。
“我感到你的疲憊了,然後呢”
我的累不是因為做了多少事情,而是我做這些事情都有一個深層的動機,總希望從那個在意的人那裡獲得一個積極的評價。我是如此的在意別人的評價,勝過在意事情帶給我的成就感。
“我聽著,你繼續”
這個我一開始沒有意識到,更準確地說是沒有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
直至今天經歷了一件事之後,我才意識到太過在意別人的評價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第一個、當自己期待的評價沒有出現時,正在做這件事的動力就會減弱,甚至會直接停止不再做。第二個、當別人評價了另一個人,而沒有評價自己的時候,心裡的情緒就會翻湧而出,其中嫉妒和憤怒的情緒會在心理持續發酵,直至崩盤。第三個、為了獲得一個可能性的好評價,就會慣性地刻意去討好對方,而失去了自己的主動性。
“這樣一想,這個問題看來得抓緊解決”
是的,今晚我就嘗試處理了一下。我找到自己十分在意別人評價的其中一個因素是我在意的是人,在意的是這個人和你之間是什麼關係,而為什麼如此在意這個關係,卻沒有想著朝增進關係的方面努力,而是做一些自己想當然的事來獲得對方的認同呢。最本質的是我在意關係,在意的是對方是否喜歡自己,如果不喜歡自己,我就可能會被拋棄,看。到這裡是不是就很明白了?
“你之所以在意別人的評價,本質是害怕被別人拋棄?”
是的,這就是一種嬰兒式的想法,所以我今晚提醒自己一句話“張楠,你不用去討好別人,不用怕被別人拋棄。你是一個成年人,而不是嬰兒。接下來,從此刻開始,你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自己願意做的,想做的,而不是應該或是討好別人做的。你可以選擇,只要去承擔選擇之後的後果就行。
“棒,我支援你這樣去做。”
好,我們一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