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欲修身,先修心。

與身體操勞相伴隨的,是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正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心態失衡皆因心中太過在意。

讓生活迴歸簡單,那些令人身心疲累的負擔,實際上是人們不厭其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財富、地位與成就”而深陷此壁壘而無法逃脫。

浮世之中,許多人為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能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王陽明認為,人心就是天理,世界上哪還有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古人云:“相由心生。”意思是說人的心思會呈現在其外在表徵之中。人的言行、行為的等外在表徵,則多為其複雜內心反映。

就比如古代大戶人家選妻子要看面相“三庭五眼”是否有福相。現在富豪人家選妻子兒媳,都要找人看相。尤其看重富貴之相。王陽明所言,欲使人的言行舉止符合一定的規範或者達到至善的境界,則要從內心入手,而不是人心外的事物。

只有當內心達到了至善的境地,其外在的言行舉止才能表現出善的一面。一個人貪與不貪,本在於自己內心的修養,並不在於外在的條件。

做人若問心無愧,坦坦蕩蕩,對於每天裡遇到的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也能應對自如,而不會被其攪亂心情,也就不用帶著疲憊,焦慮生活。

心中所想會影響我們的行為,一顆平靜而寬容的心能夠令人體會到生活的快樂,而一顆躁動而沉重的心則令人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

只有修心為先,才能更通透地知曉世間的道理,才能更真切地把握為人處世之道。然而,對於身處紛繁複雜的世界當中,即便是知得理應如此,也並不容易做到,甚至用一生的時間去悟去琢磨。

只要我們能夠日日更新、時時自省、不斷淨化內心的汙垢,即便不能完全做到通曉世間所有的道理,至少我們能擺脫一些俗事的困擾。

忙碌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是,我們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

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閒,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

王陽明說:“世間萬物的變化本來就沒有瞬息的停止。然而有了主宰之後,變化就有所依據,有秩序可言,雖然千變萬化,但主宰卻是一成不變的,人因為有這個主宰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人世間生存。”

要做到“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便要有一顆不忙不亂、不焦不躁的“主宰”之心。

學會用一顆平靜的心去享受忙碌的價值。忙碌的生活雖然令人身心疲憊,但也可以充滿樂趣,成為一門令人身心愉悅的藝術。

學會放慢心的腳步,讓心鬆口氣。正如攀登高山,若一心只想登上頂峰,難免疲憊。若能靜下心來,不去操心什麼時候到達山頂,因為山頂有山頂的風光,山腰有山腰的風光,只要你不斷的成長,生命的本質不斷的成長,它就是一個愉快的旅行。

人的內心即是一方廣闊的天空,能夠包容世間的一切;也是一片寧靜的湖面,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縱然世間的紛紛擾擾難以平息,倘若能夠靜下來“修心”,以一顆閒靜淡泊之心,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豈不樂哉!

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心胸狹隘的人,只會將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空間裡,鬱鬱寡歡;而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會比別人更加開闊。

心胸狹隘的人,往往放不下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的怨恨。在生活中,很多人因為情感糾葛、誹謗中傷或競爭對手的打擊而深受傷害,心中的傷口久久不能癒合,耿耿於懷地痛恨著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

怨恨是一種極為被動的感情,不僅不能緩解心中的傷痛,大多數情況下也不能對對方造成影響,僅有的用處,便是傷害自己、折磨自己。

怨恨就像一個不斷擴大的腫瘤,擠壓生活中快樂的神經,使人們失去歡笑,整日愁容。更有甚者,因為放不下心中的怨恨,將報仇作為生存下去的唯一信念,最終只能香消玉損,為怨恨陪葬。

心胸狹隘之人,容不得別人比他好,猜忌心重,為芝麻綠豆的小事都能折騰好幾天,因為觸碰了他的利益。

與放不下心中怨恨的相比,這樣的人對自己傷害更大。因為他的心胸狹隘,身邊的人難以與之深交,基本的友好關係和信任感無法建立,除非靠強權壓迫或金錢利誘,否則得不到半點發展機會。

如何才能做到心胸寬廣,遇事不偏私抱怨呢?

只有保持自然平靜的心,心存善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對於怨恨等情緒,只要順其自然,心中不存一分在意,那麼心胸自然會寬廣無私,從而實現本體的中正平和了。

只有時刻保持寬廣的胸懷,心存一分豁達,才能放下恩怨,重拾笑顏;才能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共同進步。

只有敞開胸懷,才不會被世俗塵埃所擾,才能安心地關注當下,保證身心純淨。

只有做到待人處世不胡亂猜忌,面對摩擦和誤會能放下心中的憤恨,心胸寬廣坦蕩,不以世俗榮辱為念,不為世俗榮辱所累,不為凡塵瑣事所擾,不為痛苦煩悶所驚,才能包容萬物、容納太虛,才能活得輕鬆、舒心自在。

也許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心中的豁達就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豁達是一種修養,也是衡量一個人層次高低的標準。如果凡事都喜歡斤斤計較,終日錙銖必較,久而久之不但心胸變得狹窄,而且常常對別人產生嫉妒和怨恨,對於身心都是莫大的傷害。

只有讓生活迴歸簡單,去學習聖人追求“大道至簡”的學問,人活一生應該如此。

為什麼人們會不厭其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累的“負擔”呢?

皆因內心少了一份簡單,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我們都很渴望擁有簡單的生活,常常聽人說:“如果我們能迴歸孩童時代就好了,那時的我們,多單純,多快樂啊!”孩童時代內心尚未被世間身外之物所牽絆,擁有一顆單純的心。

真正的簡單是發自內心的,選擇簡單的生活就是要掙脫心靈的桎梏、迴歸真我。

簡單,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簡單的生活首先是外部生活環境的簡化。

所謂簡化生活,並非完全拋棄物慾,而是要將全副身心專注於身外浮華之上的注意力打散,從而求得一種身心的平衡,過一種和諧從容的生活,真正提升生活品質。

曾經試過斷舍離的生活,把家裡長時間用不著的東西全部清理掉。整理出來的衣服用郵政儲蓄大號袋子,裝了七袋,寄到了農村,好多衣服上面還有標籤掛在上面,一次沒有穿過。

一邊收拾一邊懊惱,心疼花費了金錢,浪費了時間,去購買一大堆無意義無價值的東西。

如果用買衣服的錢去買書,如果用買衣服的錢去旅遊,如果用買衣服的錢去孝敬老人,如果用買衣服的錢去山區做一次善事。那麼我的生活肯定比現在有意義。

整理的過程中深深感到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浪費自己的情感。疲憊不堪,焦慮不安就為了買這麼多實際沒有價值的東西。

從做過斷舍離後,一年四季買衣服的數量不超過十件。家裡看起來清爽,乾淨。虛榮心也逐漸降低,購買慾望越來越低。追求簡單生活,首先我認為從降低虛榮心開始,沒有了虛榮心也就沒有了攀比之心,沒有了攀比之心就能從容平和,心安。

迴歸簡單的生活

第一步、從斷舍離開始也是不錯的選擇,拋棄虛榮心,拋棄雜亂的生活環境,迴歸簡單。

第二步、從讀書讀國學經典,或者哲學開始,會讓心慢慢沉靜下來,學會思考,促使自己內在更加豐富。

第三步、從脫離原來固有的生活圈子開始,減少過度聚會,也就減少了內心被身外之物所牽絆的機率。

一個心安的人,一個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哪怕只是從做家務、帶孩子等平凡的生活細節也能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一個心安,一個會簡單生活的人,內在反而越來越豐富,事業越來越順暢,他會關注自己內在,他有更多的時間思考,他用學習來充盈閒暇時光,過著雲捲雲舒的生活。

8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不散的友情:雪中送炭,無言也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