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一定會被人討厭?我覺得答案並不是肯定的。如果把問題換成,我們是否一定會被人喜歡?我覺得答案還是一樣的。人活在世上,必定會被喜歡和討厭,並且無論是喜歡你的人還是討厭你的人,都只是佔少數。世界上更多的是不認識你,並且也不在意你的人。其實你不必被喜歡你的人捧得太高,也不必被討厭你的人踩得太低,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到底在哪裡。被喜歡當然是開心的,被討厭當然是難受的。你始終會在意,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自由,那麼在開心之餘,你還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對於人生其實有太多問題了,要是靠自己不知道要何時才能看透一些問題,如果有人可以幫忙回答問題,那麼將會輕鬆很多。去年我接觸了一本書,名為《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的形式非常有趣,透過一個自卑且不幸福的青年與主張“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的哲人的對話來展開。而這個青年就是和哲人對著幹,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正好就符合了讀者的各種疑問。在一問一答中,就讓自己的問題也跟一併解決了。並且文章的內容循序漸進,跟著作者的思路走,很輕鬆,不會有一次性大量內容的堆積。
而這位哲人的思想,也就是這本書的思想,源於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阿德勒,全名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神經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雖然曾與弗洛伊德一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是後來他卻成為了反對弗洛伊德心理學體系的人。
他曾說“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所以從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來解釋,重點在我們的自己,這個世界所帶來的一切並不重要,重要是我們怎麼去看待,怎麼去對待,怎麼從這個世界中獲得我們想要的。
書的第一章就用一個害怕走出房間的人來作為案例展開,引入了目的論。因為我們弄清一個人行為的起因總是會用原因論來思考,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人要這樣做。我們總覺得只要找到了原因就可以改變,然而很多時候 我們就算找到了原因,我們也無能為力。但目的論是讓我們從一個人行為將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來思考。
一個人的不幸,一個人的經歷,到底是怎麼起作用的?都是取決於人怎麼去看待和對待。而人的不幸其實也是自己親手選擇。
第二章則為我們點明瞭煩惱都是源於人際關係。而人是不可能脫離人類社會生存的,所以這也就代表著煩惱不可能完全消失。所以直麵人際關係和直面煩惱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有很多方面可以切入。如果你都可以掌握,那麼肯定會在面對人際關係時如魚得水。
本書一共五章,一步步推進,但始終都圍繞著我們自己。一個個問題,作者都給出了答案和解釋,隨著問題的解決,我們也就豁然開朗了。只有我們把自己搞定了,才有能力、時間和精力去過好每一天,去尋得幸福,變得幸福。
不過始終人生並沒有那麼容易,或許你明明知道答案,但是你始終無法去解決。或許你知道了結果就是沒辦法去做。所以就像書中所說,關鍵還是在於你自己。我們可以透過其他方式,看書也好,聽人說也好,來為自己開導,但是始終做出決定和行動的人是你自己。希望看完這本書的你,會更輕鬆、更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