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回想起這兩年來,我自己其實一直活的很恐慌和恐懼。因為這一路走來我遇到了太多的不確定性的東西。我面對過很多難熬的時光。然而還好的是自己一直很努力的去成長。即便在經歷那麼多不好的東西也依然會保持著努力。

有時候人的情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東西,那些能夠引起你恐慌,讓你恐懼的事情其實也在推著你成長。

  

我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我今年虛歲25歲了,這個年紀在職場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畢竟也已畢業兩年了,但是辦公室出現了零零後依然讓我感覺帶自己成了老人。至少漸漸的沒有人會覺得你很年輕了。

這兩年來自己其實一直都是看起來非常的任性。比如一份工作幹得不快樂那就離職。在工作中也會非常的任性。比如就是對領導不冷不熱。所以這兩年自己其實一直在兜兜轉轉和碰壁,到了現在自己都成了習慣了。   

在工作中也有人說我太天真,認為我還是太年輕,好好的妥協一下不就能夠好好過了嗎?然而難道我自己不知道妥協就能夠讓自己更舒服嗎?然而我為什麼能夠成長的那麼快,不就是有著一副不服輸的心氣嗎?如果這個失去了,那其實就是在想自己認輸。人最怕自己就這樣認命了。   

我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人,我知道你太努力一定會遭人嫉恨的。因為你的努力會造成內卷化,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在職場中努力拼搏,特別是升職加薪無望的時候,說打底大家很多人對自己的定位就是打工的,摸魚才是對職場最大的尊重。   

然而你還是去做了因為你實在無法像他們一樣摸魚摸到起飛,我才24歲,難道就這樣了嗎?我也確實無法說服自己相領導妥協。畢竟我對職場工作的定位是平等的。雙方只是合作關係,況且領導也是一個崗位。   

很多事情我難道不知道很多做法的後果嗎?當然知道,但是我還是這樣做了。我其實經歷了很多打壓,這些打壓讓我清楚的明白看這個世界越來越現實,我從來都不是什麼理想主義。稍微瞭解我一點點的人都知道我這種人怎麼可能是一個天真的人。目之所及,皆是現實。事實上很多東西我都想好了後果而且準備好了應對的方法。這才是我能夠保持從容淡定的重要原因。而是我在任何時候都有離開一個團體或者組織的能力。以及有著planB可以幫我兜底。

  

恐慌和恐懼驅動著我成長。   

很多時候我總在告訴自己,其實驅動我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的夢想。而是痛苦,是恐慌,是恐懼。   

2018年是我畢業的年份,那也是我剛來深圳的那一年,無記得自己剛入職一家小公司,當時的自己沒有什麼能力和錢,在公司裡小心翼翼,每次遇到新的任務我都如臨大敵。是的,那個時候的我非常的惶恐不安和恐懼。我記得那個時候的自己臉上的痘痘不停的往外冒,人也極其壓抑,我一度懷疑自己當初為什麼要來這個地方。   

然而就是每天在惶恐不安和恐懼當中,我非常努力的提升自己。我自己的崗位是偏技術的。但是大學期間連個office都要請同學裝的人,開始面對那些難以看懂的程式碼時和問題時,真的是頭大了。然而就是那種每天都恐慌和恐懼,讓我每天很早就起床,也能學習到很晚。就這樣不到一年,準確的說九個月我擁有了離開的能力。而且離開的時候老闆是挽留的。

很多時候,恐慌和恐懼是一種巨大的力量。這種人性本能力量是難以想象的。

  

恐慌和恐懼讓我強大。   

其實我一直覺得恐慌和恐懼其實也是一種人生修煉的方式。   

我們人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在與自己做鬥爭。其實現在的很多崗位都會要求是否擁有較強的抗壓能力。我們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恐慌和恐懼不就是壓力嗎?但是我們大多數時候我們還是要完成工作不是嗎?我們一邊承受著內心的煎熬,一邊好要面對著具體的工作。   

這就是人生啊,我們一邊面對著一個內在的自己,另一個才是面對外在的事物。我們的行為主旨其實就是在修煉自己的一個過程。

我們想想,那些工作中強大到不可想象的人,他們的人生裡,何嘗不是在無數次的恐慌和恐懼的煎熬中磨鍊出來的。有些東西你熬過來了你就不在是當初的那個自己了。

  

最後的話。   

恐慌和恐懼其實也是一種力量,這種人性本能的力量是難以想象的。   

6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某人,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