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這個“快樂”很快溜走了,你得不斷去找下一個榮譽、下一個目標、下一個笑話...

Photo by Constantinos Panagopoulos on Unsplash

1 世界上所有不快樂的人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世界上所有不快樂的人,都因為他們只想自己獲得快樂,世界上所有快樂的人,都因為他們想要別人獲得快樂。”

這句話來自古印度的寂天菩薩。

你說:“不是吧,自己都不能獲得快樂的人是怎麼讓別人獲得快樂的?如何透過讓別人快樂而達到自己快樂呢?”

這麼想起來,的確讓人有些困惑,就像是“我們怎麼能給予別人我們沒有的東西?”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先獲得快樂,那麼我們又怎麼能給予別人呢?

一般的經驗會告訴我們,“快樂”是一種感受,這種感受來自外在的某些刺激——比如一個笑話、一個出乎意料的幽默動作,比如某個期待被滿足了、某個目標被達成了,經由這些外在刺激事件,我們就可以獲得快樂。

所以,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尋找讓我們快樂的外在刺激,尋找讓我們快樂的人、事、物。

但你也會發現,這樣得來的快樂真的是“快”樂——太“快”了,它消失得很快,稍縱即逝。

你得到了一個榮譽,完成了一個目標,看到了一個笑話,你笑了,但很快這個“快樂”就溜走了,你得不斷去找下一個榮譽、下一個目標、下一個笑話。

而且,隨著每一次期待的滿足、每一次目標的達成,你的“快樂點”也越來越高。比如今年生日收到了一顆鑽石,你很快樂,一年之後你收到同樣一顆,好像就沒有去年那麼快樂了;今年這個人給你一個溫暖的微笑,你很快樂,幾年後你再看到同樣的微笑,你會說這人就知道傻笑,一點用也沒有。

你越來越不容易快樂了。

Photo by 烏實

當快樂逝去,我們會不斷的尋找和索求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本來追尋快樂,卻陷入了連綿不斷的痛苦。

你看這世界上,很多人擁有你期待的一切,但他們並不快樂,很多擁有成就、擁有金錢的人並不快樂,很多擁有伴侶、擁有保障的人並不快樂,很多健全的人還沒有一些身有殘缺的人懂得快樂。

但也有一些人,你覺得他們沒遇到什麼值得快樂的事,也沒什麼日新月異的外在刺激,他還是那麼充實快樂,甚至有一些人,你覺得他明明處境堪憂,他卻還可以擊缶而歌。

想一想,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想一想你人生中的某些階段,是不是也曾經是這樣的人呢?真正的愛、喜悅、寧靜以及快樂,都是無條件的。

真正的快樂是“無條件的快樂”,是自內向外、不依賴於外界刺激的。你生而快樂,你本身就是一個快樂的人。

然而隨著我們忽視內在的快樂,不斷將快樂定義為有條件的感受,我們的注意力就從關注內在快樂,轉向外在刺激、轉向追尋和索求,並且形成了“快樂需要獲取”的內在信念。

你的生活總是趨向於印證自己潛意識中的內在信念,當你內心中有一個“快樂需要獲取”的信念,你就會在生活中發現可以印證它的體驗——或者說你會吸引這樣的體驗,然後你心裡說,你看,快樂果然需要獲取吧!

如果你的信念是“快樂是無條件的”、“快樂就是我本身”,那你自然就會給予快樂,散發快樂。你每一次給予快樂,都是在印證“我天然就擁有快樂”這個信念。

Photo by Eric Muhr on Unsplash

2 天生快樂

回想你的童年,現在你懂得的比那時候多得多,擁有的比那時候多得多,為什麼你卻時常覺得童年時才是最快樂的時光呢?

很多做媽媽的朋友,也許會有這樣的經驗:在去做產檢的時候,醫生看著檢查的影象,會說:“你看這個寶貝很快樂啊,滿臉的愉悅,你看,她還笑呢,是聽見我說的話了麼。”

當時的這些快樂,是因為外在有什麼刺激性事件嗎?我們在胎兒時並不能清晰認知外在具體事件,不會聽得懂醫生的話,我們頂多是透過母親的感受而獲得感受。

在母親的子宮裡,你就享受著天然的快樂,你天然就是快樂的,你天然就擁有無條件的快樂,或者說,純粹的喜悅。

在出生後,我們開始經歷一系列分離的體驗,也經歷過各種創傷和挫折,我們的注意力會更多放在外在刺激性體驗上,而無意識地忽視了內在的喜悅。

我們那些不舒服的感受,與外界傳達的觀念、自己頭腦的想法相疊加,逐漸形成了一些內在信念,比如剛才提到的,“快樂是一個有外在原因到導致的結果”——這個信念讓你具有了一個自動化反應:是啊,唉,沒人逗我,我有什麼可以快樂、可以笑的呢。

對於頭腦來說,這個充滿二元對立的世界大部分是具有邏輯的、線性的物質存在。如果我們將當下的體驗和感受,代入到一種因果關係中,這個感受就會顯得合理那麼無論怎麼分享快樂,這個人生劇本就顯得真實。

頭腦需要一些因果關係去建立故事和劇情,並由此來證明那些關於“自我”的某些核心信念。

比如,沒有無原因的快樂,快樂就是一個結果,沒人給予我快樂我就不會快樂,沒人給予我幸福我就不會幸福,我不夠好,我不配得……

那麼,當我們置身於一個充滿因果關係的人生劇本里,我們的快樂究竟只是一個結果,還是它可以成為一個原因呢?

Photo by Mert Kahveci on Unsplash

3 快樂是結果,還是原因?

任何時候,你都可以“是”那些你天然就有的,比如快樂,或者說是喜悅。

如果你“是”那個快樂和喜悅,你就會讓更多人感受到那種天然的力量,就像人們處在大自然中就會變得平靜,看到野花朵朵就會感到美好,看到小貓小狗就會面露微笑,看到嬰兒心裡就充滿了愛和希望。

只是因為你“是”,你就可以以此服務到更多的人。

在人類的精神之旅中,我們所有意識進化的程序都會在服務中得以加深和完成。

服務,‌‌並不僅是我們為他人做了些‌‌什麼事,而是‌‌我們‌‌以內在頻率所引發的行動,‌‌帶給了世界相應的振頻。

你散發喜悅的振頻,你也擁有一個喜悅的世界,而與此同時,你也越發印證和滋養了你天然喜悅的心。

在這個意義上,快樂並不是一個結果, 快樂也不是某種意義上的原因,快樂就是你自己。

當你以“你是愛和喜悅”作為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方式時,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教育。

Photo by Noah Silliman on Unsplash

生命中重要的不是我們獲得了多少快樂,而是經由這個旅程,我們發現我們就是快樂本身,我們就是無條件的快樂,我們天然就擁有快樂。

有時候我們的頭腦不太容易理解這一點,因為我們現有的邏輯建立在舊有的信念上,只有舊的信念鬆動了,新的生活才會到來。

而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走入一個新的階段,接納我們遇到的“不快樂”,它們只是像鏡子一樣,提示我們回到內心中天然的樣子。

如果你的信念轉化到“你即是快樂本身,你即是一個無條件快樂的人”,那麼無論如何分享快樂,你的快樂都不會減少一點點。

當我們以“我是快樂的人”的方式生活和行動,他人自然因我們的生活和行動而感染到快樂。在這一付出的過程中,我們也體驗著、印證著“我是快樂的人”,那麼我們也自然會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此刻,也許你的胸腔也正在感受著快樂的澎湃,那是因為你回到了你天然的狀態。

快樂是那麼簡單,不是嗎?

Photo by 張笛

4 今日練習

找一個無人打擾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舒服的坐著,閉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

關注自己一吸一呼的感受,每次呼吸都像是可以獲得一個全新的感受。

感受一下頭腦裡的聲音,彷彿慢慢的停止,就像水中的雜質逐漸的下沉,趨於平靜。

你只在此時、此地,而不在任何其他的時間和空間。

你只享受此時、此地。試著讓自己停留在這個感受中。

如果你感到有些困難,你也可以試著回想那些你頭腦完全放鬆的時光,頭腦就像停止運轉,完全沉浸在感受中。比如某個旅行中沉浸的瞬間,比如某個遊樂場中的開心狀態,比如處於完全失去理智的愛情中等等。

只是處在這個感受中,錨定自己內在的感受。

在這個感受中做幾個深深地呼吸,讓每個細胞都沉浸在這個感受中。

當你覺得可以了的時候,可以結束這個練習。

5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現代詩隨筆:《誰能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