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如果不能獲得某一方面的滿足和幸福,沒有人可以無怨無悔地幹一件事,一直幹下去。

必須認識到,當我們談論自我發展的時候,一定別忘了,把自己置身於人生階段這個大背景。

12-25歲之前青春期

對他們來說這個階段,最重要的課題是尋找身份認同。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全部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在意自己的形象、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其實,他們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只是關注自我的一種方式。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評價自己,只能透過他人的評價來拼湊自己的形象。當他們得到反饋,則很可能會努力成為他人評價中的樣子。

青少年對父母的叛逆,一方面是他們對自由的嚮往,另一方面也是群體強化的結果。他們集體對成年人的習慣、觀念和行為進行討伐,或者對自己所處的社會體系進行口誅筆伐,不滿足、看不慣、不理解?處處表現出與眾不同,個性十足,也只是群體認同的方式而已。

直至 ,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在哪一方面得到認可,並信心十足;同時還有一群和他價值觀一樣的小夥伴,併為他們的目標一起奮鬥的時候,他不再需要透過標新立異的形象或者另類誇張的言論引起他人注意。

寫到這兒,想到“擇鄰而處”,從這個角度出發也是有道理的,那麼當今的“擇校風”的理論依據難道也是心理學嗎?還有那些“精明”的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和這個玩,和那個保持良好關係,也是嗎?

那麼我們心理學上要求父母和子女保持“邊界感”又當如何理解。現實中,“精明”的父母總是不遺餘力加參與到孩子的世界中,指手劃腳,管東管西,唯恐孩子受半點委屈 。可現實是,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他們有自己的潛規則,這些規則也深深打上“成人世界”的烙印,學會與這些不那麼理想的世界相處,容納各種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父母該放手,則放手。

換個角度,強勢的父母介入孩子的世界,也只是緩解自己對教育的“焦慮”。聲稱為孩子付出,實則自己都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認同,將孩子的生命強行納入到自己的成長中來,或者利用孩子彌補自己人生的缺憾。這隻能說家長尚且生活在“關注自我 ,尋求認同”的階段 ,又如何實現家庭中和家庭外的“繁衍”功能?

25歲-35歲是青年時期

這個時期,我們已經建立起穩定的自我認知,完成了對自我的探索,可並不滿足於獨自一人,本能地需要一個他人與我們分享,這就是青年時期的“建立親密感”。

這時候,進入戀愛季,以前以自我為中心,從此我們的世界裡多了一個人,有了“別人”,同時也能學著開始關心他人、關愛他人、心疼他人。學著妥協自我,成全他人。也學會與他人分享我們的脆弱的時刻、遺憾的往事、自卑的情結,當這些曾經我們認為一輩子都不會說的小秘密吐露出來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過程既有療愈自我的功能,又有拉近我們與愛人距離的神奇效果。

你看,當我們建立起穩定的親密關係的時候,內心是平靜而又安全的,解決了我們向內探索的衝突。甚至我們還會感謝當初那個“前男友”,是他們成全了現在的你。

轉眼,我們來到了35-60歲

可說到了中年期,這是人生中的動盪時期,類似青春期,對感情又有了新的認知。這次動盪的原因不是成長,不是“ 荷爾蒙”,而是衰老,是“心理”的恐懼。

如果說青春期是對未知的迷茫,那麼中年確是對人生一眼萬年的恐懼。這個年齡的人開始近距離接觸人的生老病死,開始轉而尋找或者的意義。

因此,有的人在這個階段死守錢財、名聲,人變得俗不可耐、斤斤計較,成為了少年時期最不喜歡的人;有的人,到中年,反而世事洞察、思維開闊、變得成熟而富有魅力,反而活出了自我的新境界。

中年人對人愛、尊重、和安慰有需求,而年輕人有培養、照顧和教導的渴望。身處中年,如果能跳出小小的“自我”,利用自己的的優勢,如學識、經驗、觀念等培育、教導年輕人,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得到內心的寧靜,會得到來自年輕人的“尊重和愛”,這正是互惠互利的事情,而這也不僅僅是"奉獻",更是不斷成就自我,實現自我的過程。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認同這樣一句話“付出是剛需”,付出不僅充盈接受者, 也是滋養付出者。

人生最後煙消雲散,不會留下什麼痕跡,但在消失之前,我們要讓一切先發生。

------王小波

11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心靈和精神的空虛,是一種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