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2020年,也許是我目前為止,情緒、觀念、認知被打碎和重塑最多的一年。我知道,它只是一個真正的開始。

時代洪流

2020年,這個曾經課本上的年份,在它未到來時,我是期待的。畢竟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足夠讓人憧憬:以後會變得好一點點。

這些年,越覺得,個人生活與時代真的是息息相關,很多我們看來的生活瑣事,其實都是歷史巨輪在微觀維度上的縮影。

這句話,尤其在疫情中,人們的艱難體現地淋漓盡致。“時代的一粒沙,落到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社會狀態好一點,個體的日子也稍微好過一點,作為社會運轉的“肥料”也就被消耗的慢一點,社會的狀態較差,個體也會行之艱辛,加快消耗。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的便利、產業的風口紅利等,其實是享受了整體文明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伴隨這種大局的進步與發展,背後也必然要犧牲某些次要的東西,尤其要在二三十年走完別人一兩百年的路。

認知偏差

不要隨便評判、指點別人。

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但卻常常沒做好,並且在做的時候,甚至沒有意識,這是這幾年最大的感受之一。

這一點,首先想拿自己比較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來說。

我認識一個師姐,透過自己的努力,在翻譯這條路上,算是從0到1的困難,1到10的顛簸中邁出了不錯的開端。後來,她換了條發展道路,很多人對她的做法難以理解,並且語重心長告誡她:“不要忘記初心”。

我笑笑,心裡自我嘲諷一下,真厲害,還會讀心,知道我的初心是什麼呢。

“你要如何如何”,不知道大家是否也這樣被教做人過呢。

也許ta並不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是出於善意,但這也並不影響ta的出發點——試圖將自己的經驗和框架架在別人身上。

我自己也有遇到過。

我回想了下,那些對我說要如何如何的人,都沒有所提到的事情中有什麼建樹、或者對這個事情充分了解,或者經歷了其中的什麼而有深刻見解。

並且在他們的話語中,你可以感受到,他們不是在給建議,他們真的,說的是自己。

如果你說我是錯的,那一定請證明你是對的。

你不是我,就算同一件事,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也不會一定相同。你未曾經歷過我的世界,又怎麼能知道我為什麼這樣想這樣做。你的判定,也只是基於你的經驗和經歷。更何況,我們的經歷是不一樣的。

退一步說,你的判定是來自於你對我的認識瞭解,但是,你所看到的就是真相嗎,就是真相的全部嗎?

生活中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我們會看到大量的『相關』,但它不等於『因果』。

別人沒有義務要了解你的經歷你的原因,但是同樣也沒有權利隨便評判。

有句話說得很奧妙:

你和一個人的交談,實際上是六個人交談:你以為的你,真實的你,ta以為的你;ta以為的ta,真實的ta,你以為的ta。

我也在反思,這樣會不會變成太主張而陷入某種偏執中。

這種情況只能不斷認清自我,不是拒絕聽取別人的建議或意見,而是要練就一雙慧耳,辯證聽取別人建設性的話,不斷調整對自己、對身邊人事物的認知和行為。

原生家庭

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卻也不是決定性的,其中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選擇性。

比如父母脾氣暴躁,是習得父母暴力的溝通方式,以後也對自己的孩子粗暴溝通,還是因為經歷了那樣的環境,下定決心斬斷輪迴,不斷學習好的教育方法和自我成長,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情緒穩定、懂得理性溝通的父母。

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出現,也就出現在我身邊。

再比如,小時候父母少有時間、精神、意識陪伴孩子,長大後有人認為親子陪伴不重要,自己缺乏關愛也照樣長大了;有人因為經歷了那份缺乏父母關愛的童年,察覺到了其中的無助、孤獨,在今天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中給予關愛陪伴,構建和提升雙方的安全感、價值感和歸屬感。

會造成什麼影響,影響帶來什麼選擇,都是不確定的。

網上一些文章說“原生家庭決定你的什麼什麼”。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對一個人的影響,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不是單一的線性邏輯,不是決定性的一環扣一環,是多種組合方式的拼圖。

理解了這一點,才會有勇氣去直面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去察覺和修復自己的創傷,完成自我療愈和自我成長;同時不推卸責任,不歸咎外人。因為,能對自己負責的,只有自己。

代際溝通

昨天和我姐被窩裡聊天,心裡想,為什麼好像代際溝通那麼難跨越呢,在我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又有點明白了。

兩輩人的時代處境不同,壓力不一樣。上一輩在那個年代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努力在物資匱乏中生存下去。只是,而今他們還在用著過往的人生護城河經驗來看我們。

可是下一輩的時代處境和壓力已經完全變了。

而他們思想沒有改變、認知也難以理解。就像我外婆和我說當年拉扯我媽幾個小孩的艱辛生活時,我知道那個年代生活困難,可以共鳴,難以共情,畢竟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上一輩對下一輩的處境和壓力也無法感同身受。

以及,人是無法被說服的,只能被天啟。不要妄圖說服別人。

在我和長輩溝通中,我發現,我想要說服的,不是這個人,不是當下這一刻ta的觀點,而是ta幾十年形成的觀念。

我怎麼能用短短的幾句話,就說服ta改變觀念呢,這怕不是高估自己和小瞧別人。(這一點同樣適用於其他關係。)

但我依然希望自己老了,儘可能是一個接受著我那個年紀裡各種變化的老太太,不會因為拒絕觀念的打碎和重塑,而變得更頑固。

在這裡引用下哈佛作者塔拉在《你當像鳥飛向你的山》一書說道: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你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偏見變得傲慢。”

身體健康

不得不說,近年感覺大家在“作”中也有了更多的健康意識。看健康保險的疾病種類的時候,足夠讓我觸目驚心。“人類怎麼能有如此多奇奇怪怪的疾病……”

有一件小事也挺感慨的是,當我還在冬天裡隨便喝冷的牛奶,空腹下隨便喝不同的品類奶,我好些個朋友已經失去了“牛奶自由”。2020年也有幾個身邊朋友出現了身體毛病,毛病雖小,影響卻大。

而我也在一些“自作”中察覺到了身體不好的一些變化。2021年到來後,想著今年一定要慢慢改掉。之前在北京看到那些老大爺和老太太中氣十足、體力很好,是很羞愧了。

每次生病,就在想,健康之於我們,就像呼吸的空氣,擁有時不覺得珍貴甚至會忽略,失去時一刻也不行。

健康真好啊,健康的每一分鐘都是好過一點的。所以啊,且不說為了愛的人,起碼為了自己的每一刻能舒暢一點,努力健康守住“財富”。

認知以外

2020年認識到了幾位年長我5—20歲的一些前輩,艱難迷茫的時候也是聽著前輩的分享過來的。他們來自不同城市,經歷各異且豐富,也在一些領域也小有成就,思維和見識遠在自己之上。

生活中少碰見這樣的前輩,就算碰見,也未必能接觸到,更別說聆聽一二,而且為什麼別人要無端告訴你ta用經驗換來的心得呢。

這個過程中,也明白了:免費的是最貴的。它缺乏針對性,也是點到為止的。這就需要你去甄別、篩選,一不小心你就因為”普適性“,發現最後並沒有得到什麼增量。

還有就是:

不要聽別人說了什麼,要看ta做了什麼。

我認為這句話也是如何練就慧耳、聽取別人建設性話語,很真實有用的一點。ta說再多,也不及身體的行動最誠實,做出的成果最有驗證性。

有一段話說的很對: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表面看是房子、車子、票子和顏值,實際上是人脈、資源和能力,本質上是思維、認知、價值和人品。根基非常重要,尤其是認知。

被重新整理認知的同時,也不由得感慨道:

做到最重要。但前提一定是看到、知到、想到。

如果有人可以告訴你或者你知道,就不會在無知中錯過什麼,或者減少無知的觸碰,甚至少走彎路。

我們看起來是活在同一個世界,但其實不是。不論是物理世界,還是認知世界,都不同。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大的侷限。

你學習、聽取更多的知識、見識、經驗、閱歷,然後你看到的就會比別人多,認知就會比較到位,想到的也更多,最終可以做到的更多。

人的行為,都是受見識、認知、想法指引的。那幾位前輩無一例外,都是經驗閱歷豐富,憑著自己的認知做出一些成就。

不過話說回來,想要提高自己一點點,最重要的是多讀好書+好好工作。我抱著學習的目的上網,後面發現,有幫助,但是沒有想象的那麼多。

最大的幫助是我明白了牛逼之人的優秀之道。我不會因為知道了就變強了。因為我缺乏的不是認知,是系統性的學習與高強度的訓練。

做不到也依然只是知道。

聽起來是不是很有“為什麼你聽過了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內味兒。

網路資訊

網路世界真的很豐富,也很繁雜。作為網民在享受網際網路便捷時,也需要有強大的甄別力。稍不留神,不僅被各種操作最大程度地搶佔注意力,還可能會無形中被輸入無用的、錯誤的資訊和觀念。

另一點上還有一個體驗,少即是多。有段時間發現自己看文字非常沒耐心,總想著快點看完,然後繼續下一章。最後發現,自己看是看完了,可是沒有過腦子,等於沒讀。

少即是多的感受還來自,對於網路資訊的輸出質量。認真深究就會發現,絕大多數內容都挺水,乍一看挺有道理,再一看是正確的廢話,很泛談也很空洞,並且重複同質現象嚴重。

疫情期間資訊的密集反轉,讓人有一種信任疲憊:絕大都多數資訊不可靠。“還是讓子彈多飛一會。”以及多看權威釋出。

2020年也是我對網際網路資訊、自媒體很多新感受的一年。

愈發覺得,媒體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強凹人設、粗製濫造、胡言亂語這些,容易讓看到的人跑偏。因為大眾都有盲從心理。現在的演算法推送機制讓作者和受眾都容易陷入到某種片面的思想無法自拔。

個人選擇

今年是包括自己,一大批人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上。不過準確說來,生活哪天不是在進行著選擇,小到今天吃什麼,穿什麼,無一不在選擇。只是此刻的選擇,可能影響比較大。

今年尤其是個人選擇上,受到的重塑是很多的,聲音很多,困惑很多,也在不斷自我調整。人生哪是能一二十年就能活明白的。

有些人很幸運,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興趣點、擅長點。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感興趣的、擅長的是什麼,可能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找。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多嘗試、多經歷。

就算還是找不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也可以瞭解自己不感興趣的,不擅長的是什麼。

畢業後看到了朋友同學的多種選擇。有身邊朋友透過多關努力,收穫了別人口中很好的工作,實踐中卻過得很痛苦,只想換個發展。慢慢體會到,無論在哪裡做什麼,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和感受,哪裡適合就去哪裡。

人生一場,不一定就一種活法。每個人對“好”的定義也不是一個標準。

還有就是,選擇上不可能“既要,又要,也要,還要”,你最不能忍受什麼,你可以捨棄什麼,想清楚了就承擔起結果。

寫在最後

2021已經到來,生活至此,人們總說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事,但事實上必須由我們自己做出那些改變。

這一年就努力跳出主觀情緒,多分析客觀事實,做一個“暗房心理守護者”;最後,先去做。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說到心坎裡的經典句子,睿智通透,看懂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