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已經過半,回首前兩年庸庸碌碌,在這個關鍵節點能夠意識到問題,自認為還不算晚。
初入大學,第一回感受到了無拘無束,沒有老師的約束,沒有周期性考試導致的提心吊膽,導致了我的放縱。課餘飯後,盡在王者峽谷,或是決戰於平安京,終日歡聲笑語。雖然常在深夜“網抑雲”,感受到自己的碌碌無為,立下無數個頻繁而又短暫的flag,但仍舊抵不住峽谷的誘惑。之後加入了社團,很溫馨,也很快樂。舉辦活動前的忙碌,結束後的自豪與喜悅,都讓我回味無窮。
五味雜陳
直到大二下,逐漸懂得了努力,在家裡學習反而比以前更加用心,績點提高了不少。日子平淡而重複,但卻出奇地充實。
回校已是大三,不時地以為自己還是個大二的學生,那半年似乎被偷走了似的。已經感受到了淡淡的緊迫感。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有很多事情沒做、我想做......心裡這樣想著。
我很喜歡思考,或者說是分析,分析自己的性格,或者是一些事情。回首往事,我們總會後悔:“當初為什麼不這樣,為什麼不努力?”但我認為,即使重來一次,結果也是這樣。
以下案例或許可以供各位家長做參考,希望對您教育孩子有些許幫助。
隔壁宿舍曾經有個朋友,初入大學卻十分自律,不愛玩遊戲,很喜歡讀書,對於課程也十分上心。或許有人會講:“不玩遊戲,讀死書。” 關鍵的不在遊戲與書,而在個人。遊戲說到底是一種工具,用來休閒、交友、放鬆。他覺得遊戲很無聊,喜歡讀專業周邊的書,也喜歡看電影寫作文,或許是家庭氛圍的薰陶導致。不管是轉專業前,還是之後,他都是一如既往的優秀。
還有一位哥們,我對他是十分敬佩的。這種敬佩源於他的自我約束力。不同於上文中的那位,這位朋友很喜歡遊戲,但學習中也一絲不苟。他可以整天玩遊戲到深夜,睡懶覺到下午,也可以很早起床學習一天(非考試周),對於遊戲到底有多熱愛,常常電腦吃雞,載入過程中打一局飛車,一旁的平板放著電視劇偶爾瞅兩眼,就這樣一直不停的玩。曾經去網咖一晚沒幹掉一個人的選手現在已經經常吃雞了。反觀他的生活習慣,並沒有宅男那般邋遢,很乾淨,整日干勁十足,學習能力很強,注意力也相當集中。狂熱的遊戲過後就是狂熱的學習。這種將遊戲與生活結合,又能與學習互不干擾的神奇現象,讓我歎為觀止。
不愛玩遊戲也就罷了,喜歡玩遊戲又該怎麼專心學習呢?我也曾問過這位哥們,他說:“想玩就玩,玩夠了就學。”仔細品品,確實很有道理。
但如果玩不夠怎麼辦?我認為那就需要去尋找方向、權衡利弊、探索意義、明白重要性。不同於傳統的說教,而是讓本人深刻意識到為何學習,結合未來人生的方向、目的,明白學習之意義,有動力、剋制力,自然能專心學習,適度遊戲。
聊了半天,還沒聊到正題上。篇幅有些長,不常寫作,可能句不達意,內容上也有些跳躍間斷,望各位海涵。暫且給標題加個字尾,在下一篇文章中詳細聊聊這半年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