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以北,分享走心乾貨,成長生活
01.
可能你也是一個“低慾望社交”的人吧?
慢熱、敏感,偏冷淡,不過分輸出自己的本心,也不輕易向誰傾注熱情。
在一個陌生環境裡,會習慣性的隱藏,不主動,不爭搶,自願選擇去做那個默默無聲的傾聽者。
習慣於被動狀態的人,似乎總是這樣。
人群相處裡,她總是表現的“低慾望”:
比起在一群人面前熱絡展示自我,她寧願呆在舒適的角落。
比起聚會娛樂的熱鬧社交場面,她寧願宅家發呆睡懶覺。
一群人有一群人的磨合緩衝期,而一個人太簡單,所以樂得唯我自在。
但後來我知道,這樣“低慾望”的人兒,也許不只是因為她性子偏靜,不喜熱鬧。
也許啊,只是她太敏感於結果期望,怕合群後的無人應答,怕付出後無對等回饋,怕期望之後只剩下失望。
所以,在還沒開始前,就讓自己當了個“低慾望”應對的人。
不主動去認識誰,不主動去融入團體,好像這樣就可以輕鬆撤退,就可以避免內心尷尬矛盾的後續焦慮。
02.
但如果這時有人向她主動伸出援手,“低慾望”的人又可以從逃避心理的問題中掙脫。
就像是《凪的新生活》的小凪一樣,在不被同事真心接納的環境裡,她像一個局外人一樣,在合群中孤獨,在獨處時失望難過。
但後來她離開了那個讓自己被動的境遇後,她在偏遠的農村,遇到了向她主動伸出援手的鄰居,還遇到了契合的朋友,他們將她最後拉出了封閉的個人世界,讓她獲得了唯我之外的溫情享受。
如果在陌生的環境裡,在孤單又想逃離人群的扭捏時刻,有這樣一個包容理解你的人向你伸出援手,那一定是一件溫柔的事。
03.
以前我就是那個學不會主動,喜歡獨處還玻璃心的人。
如果要和一群不熟悉的人相處,我一定是那個躲在龜殼裡選擇靜靜隱身的人;
如果事先就能夠預料到一些不如意的結局,比如與人相處的誤會隔閡小別扭,要想逃避這些逆反感受,我可能一開始就選擇拒絕開場,當了個逃兵。
當然,習慣於用自以為是的"高質量獨處"來自我安慰,因為這樣就可以得到一些看似體面的理由,可以為自己的"低慾望社交行為"做藉口。
但是,當有一天,有一個朋友主動向我伸出援手的時候,我第一次覺得我也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愛好獨處。
太慢熱的人,在不熟悉的場合裡難免會有尷尬無所措的反應。
那天,本以為自己會在一大堆陌生的人群裡失去言語權,又會開始隱秘在自己的小天地裡,但是朋友卻細心地給了很多照顧和陪伴。
她主動將我介紹給周圍的人,不會讓我一開始就被動;
知道我的尷尬不自在,會將我挽在身邊,不會讓我覺得無助孤單;
在與其他人的對話裡,也會主動cue起我,避免讓我一個人脫離隊伍。
其實,都是很細節的一些行為,但也正是因為這些,讓我在一個不適應的環境裡卻很快的融入了進去,讓我感受到了一些獨處之外的愉快體驗。
04.
沒有誰會自願主動選擇一個人。
"低慾望社交"的行為,該是一種因為"不斷期望,又不斷失望"交替演變而來的被動選擇。
因為自己在那個獨處的氛圍裡養成了慣性,就被自己美化成"低慾望社交"也還好的認知。
但是,當有人向你主動伸出援手,自己能夠得到他人溫柔的對待,有時候那些溫暖善意,又可以治癒一些玻璃心,讓自己更清晰認識自我:
"其實,自己也不是不喜歡合群社交。因為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向我伸出援手,我也可以不那麼拘謹。"
05.
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趙南希因為中途進入實習而無法融入團隊時,梁春娟律師發現了她的情緒反常,主動開導她、帶她熟悉團體。
一個人在新環境裡能夠得到他人的主動照顧,可能是很多慢熱敏感女孩的期望心聲。
而能夠主動向他人伸出援手的人,也一定值得珍惜。
因為她理解,所以願意付出善意。因為她包容,所以不會輕易指出別人的侷限缺點。
能夠遇到一個主動向你伸出援手的人,是一件幸運的事。
很多人都在教你要掙脫枷鎖,擺脫"低慾望社交"的魔咒,但有一個人向你伸出了援手,不偏見、不責備,不世故,而是帶你一起走出低慾望,這是一種溫柔的相處方式。
不懂得主動開啟自我的人,
要珍惜那個向你伸出援手的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