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從小到大總會有個問題縈繞我們——幸福是什麼?有的人會說,幸福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幸福是跟喜歡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幸福是歲月靜好素時錦年,幸福是陽光明媚心情美美……每個人所理解的幸福都不一樣。

而《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指出:幸福的定義就是“貢獻感”,即為他人做貢獻—“他者貢獻”,透過幫助他人收穫幸福,而這本書,拓寬了我對幸福的認知,原來獲取幸福還可以這樣做。

那什麼是“他者貢獻”?為什麼說“他者貢獻”是通往幸福的秘訣呢?來看看以下四點吧。

一、他者貢獻不是自我犧牲

很多人都有這種誤區:做貢獻就是自我犧牲。比如家中任勞任怨的母親,為了家庭放棄自己的職業,為了照顧孩子省去為自己梳妝打扮的機會,拮据的生活節省自己的開支,忙碌的家務放棄自我成長的機會……

時間久了,因為自己的付出並沒有換來配偶和孩子的理解,透過別人的行為表現來判斷自己的價值,不成正比時反而會心生抱怨。因為“貢獻感”的前提是我對他人有用而不是犧牲‬自己‬貨或‬被他人認可。

而這種自我犧牲的方式並不是真正的“他者貢獻”,這是需要警示的,阿德勒把為他人犧牲自己人生的人稱作“過度適應社會的人”,而這樣只會迷失自我,體會不了自由也收穫不了多少幸福。

真正意義上的“他者貢獻”並不是捨棄“我”而為他人效勞,而是透過自己的付出對這個集體有用,並且從中發現自己的價值。這也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採取的一種手段。

二、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貢獻就是勞動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本的第一篇文章《幸福是什麼》,主要講述了三個牧童發現樹林裡一口老泉已經不湧泉水了,他們主動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這樣使附近的人和動植物都有了清冽甘美的泉水,這時智慧的女兒讚揚他們並祝他們幸福。

對於三個孩子來說,他們並不懂幸福是什麼?於是智慧的女兒跟他們約定十年後再在這邊見面,如果他們還不知道再告訴他們。

直到十年後他們又來到井邊,看到了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有了泉水,樹木茁壯成長,人畜可以隨時飲用。他們為此感到快樂。

十年裡的經歷也讓他們明白了幸福是什麼,三個人都有了不同的經歷:

第一個青年做了醫生,他說給病人治病,看到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第二個青年說他走了很多地方,經歷了很多事做過很多事。勤勤懇懇地工作,做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看到自己勞動沒有白費,所以他也感覺是幸福的。

最後一個青年是農民,他耕地看見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看見自己的勞動也沒有白費,也為此感到很幸福。

上面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透過勞動,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多為他人做貢獻,會收穫幸福。

三、轉換思維,迎來積極心態收穫幸福

如何在為他人做貢獻時收穫幸福,換位思考很重要。在為他人服務能夠體會到“我對別人有用”,不是認為犧牲自我、不是被別人評價說“很好”。

也就是說主觀上就能夠認為“我能夠對他人做出貢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更好的享受家庭的溫暖,在複雜人際關係中也得以遊刃有餘。

我們在工作中,如果只認為工作只是利己,工作只是為了賺錢,或者是為了他人的認可。這樣想的後果是會人的慾望會越來越大,時間久了會讓人心裡越來越不平衡,就地出現一邊抱怨操著賣白粉的心拿著買白菜的錢,一邊頻繁的跳槽,有的甚至會誤入歧途。

如果改變心態,將自己做工作的意義,上升到有哪些人受益,一點一滴付出他人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從中個人也有成長還有變現受益。

這種心態下,就會給我們不一樣的思維:首先思考自己能給予什麼,在考慮自己的收穫,這樣的換位思考會讓我們減少很多負面情緒。

在家裡做家務也是同樣,現在同事朋友們在一起聊天會聊到家裡家務誰做?飯菜誰準備?這好像象徵著家裡誰幹的少誰就是領導地位,誰幹的少誰就幸福。甚至還有朋友跟我說,你以後千萬別讓女兒學做飯,學會了以後就得做,就會很辛苦。

其實這種心態很不好,出於這種心態,那還是啥也別學天天躺床上讓人伺候不更好嗎?事實其實相反,而要換一種心態去想問題。

首先學會做飯是一種生活技能,多一種技能就是一種財富,也多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如果帶著抱怨的心態去勞動,計較與伴侶之間誰做的多誰做的少,這樣事情不僅自己做了,負面情緒還得自己處理,罵罵咧咧往往對方不感謝還會增加爭吵。

其次轉變思維方式:一邊做飯一邊想“我對家人有用”。一邊愉悅的心情哼著小曲兒一邊做家務,也許對方也很樂意去幫忙,或許營造出容易幫忙的氛圍。

最後改變心態人的幸福感強度和現實的狀況會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指出:在視他人為“敵人”的狀態下所作出的貢獻也許是偽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夥伴”,所有的貢獻也就不會是偽善了。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我能為他人做什麼,而不是他人為了我做什麼。並積極地加以實踐。只要擁有了這種奉獻精神,眼前的現實就會帶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四、透過貢獻他人實現自我價值

給我愛的人做頓飯,我付出了勞動,收穫了什麼?收穫了對方的愛還有廚藝,為對方飽腹一頓也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

有些富豪已經擁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鉅額財產,但他們中的多數人至今依然繼續忙碌工作著。為什麼要工作呢?是因為無底的慾望嗎?很多富豪他們除了自己的事業之外還有另一個事業—慈善事業。那麼為什麼他們要將慈善當成一項事業來做?

其實這樣為了能夠體會自我價值、確認“可以在這裡”的歸屬感而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活動。透過自己的行動來實現他者貢獻、參與共同體,體會“我對他人有用”,進而獲得自己的存在價值。這就是讓幫助別人獲益的同時,自己也是受益的。

五、結語

從上述可以看出,“他者貢獻”就是透過我們的行動做對他人有益的事,幫助別人。過程中也使自己變成“對別人有用的人”,從而也實現了自我價值。但也要調整好心態,需要想著“我為別人做了什麼”,而不是總想著“別人為我做了什麼”。

也就是說調整心態付諸於行動,會收穫更多的幸福感。

阿德勒心理學也指出:只要有“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為我們指路,我們的人生就不會迷路,我們會收穫朋友、收穫自由,更能收穫幸福。

5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世間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懂得讓自己屬於自己